荒原狼
(德)赫尔曼·黑塞更新时间:2017-03-16 14:00:17
最新章节:第28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8折购 >
《荒原狼》是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有家不回、永远在路上、追求流浪“乐趣”的哈里·哈勒尔,与现代社会,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总是紧张地追寻经典、追寻终极真理,在极度的疲乏中精神分裂,变成了狼和人的共同体,屡次想要自杀。哈勒尔在最终下定决心自杀的那天晚上邂逅了美女赫尔米娜,由此发生了命运的奇异转折。在与舞女赫尔米娜、舞厅音乐家帕伯罗、妓女玛丽亚等几个重要人物之间的相互交往中逐渐领悟了生活和艺术的真谛,消除了精神的紧张和绝望;最终得以将平凡甚至庸俗的生活与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的崇高思想进行不可思议的贯通,在魔幻剧院中领会了生活的真谛、艺术的真谛。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王滨滨
上架时间:2015-05-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赫尔曼·黑塞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泽诺的自白
《泽诺的自白》是一本心理学和文学交织的小说。意大利作者伊塔洛·斯维沃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主人公泽诺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人的幻想、错觉、印象、思维、意识和行为,揭示了外表可靠性掩藏下的危机和骚扰人的生存的焦虑不安。小说的结构颇为精巧,作家假托一位心理医生的口吻在序里公布他的病人泽诺的隐私。因为衰老的泽诺不再遵照医嘱继续写下回忆录,使得医生对此作出的心理分析被迫停止。为了施行报复,医生披露了泽诺的病历档案小说28.4万字 - 会员
士官老苏的婚事儿
来自山村的农家娃苏进城,肩负着保卫祖国和改变个人命运的双重使命参军入伍。在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努力打拼力争进军城市生活历程中,他坚持做人底线,经历了一系列情感考验和喜怒哀乐,最后经过千锤百炼般的艰辛,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真爱……小说10.7万字 - 会员
午后的空旷:仲宫镇童年
《午后的空旷——仲宫镇童年》是当代知名女诗人、作家,2011年、2021年人民文学奖、2022年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路也的最新力作。全书约17万字,分为“酿酒厂”“石头大院”“核桃树小学”“南河滩”四个章节。书中,她代入一位小女孩的视角,穿越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某省城南部山区的仲宫镇,回忆改革开放前后城乡接合部似水年华,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特色。在这部作品中,路也以介乎散文和小说的笔调回小说13.4万字 - 会员
蕉鹿
一九八九年,一群青年紧追下海潮,叩响了特区的窗扇。三十多年来,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用自己的脚丈量出了各自的人生。当钟声敲响,林中出现了两条“寻找”之路:一为舞剧系教授保健兰的寻找真相之路。姐姐保健青离奇自杀,保健兰苦苦寻找姐姐死亡的真相,汉剧《金莲》幕后,檀香盒里的金莲鞋迷失在欲望之中,于是棋路在不知不觉间错误地狂飙,最终流于倾覆;二为青年舞蹈家阮行的寻找自我之路。阮行曾因一出舞剧《洛神赋》年少成名小说12.5万字 - 会员
海潮吞噬白沙
人在快死去的时候,眼前会出现生前所见吗?她好像是快死了。眼睛痛,鼻腔痛,胸口痛,脑后发热。身体被沉沉地往下拖,往下拽,被死死地压住。咸得发苦的水从鼻子、嘴巴和耳朵灌入,一点点地侵蚀躯壳、吞噬皮肉。这一切就如活着的时候那般痛苦。危险,原来离自己那么近,让人无法防备。没有人愿意相信。是谁将她推向这里?那些是带她一起来这里的人,哪些又是将她推向这里的人。所有的罪恶,都有迹可循。小说14.2万字 - 会员
天下胡辣汤(全2册)
这是一部书写河南胡辣汤题材的长篇小说,是方言文学的代表作家王少华的又一力作。小说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收尾至21世纪初期,介绍了胡辣汤的缘起,讲述了“中原苦难地”祥符城里,胡辣汤三大流派由分歧、对立到融合、发展,最后合力把胡辣汤端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餐桌上、使穷人饭登上了大雅之堂的故事。一碗胡辣汤,道尽了河南人对家乡热土的爱恨情仇,绘出了中原人野蛮生长、不屈不挠的文化底色。小说38.7万字 齿生有缘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华西医科大学原校长曹泽毅,华西口腔医学院学术院长周学东作序作跋倾情推荐。《齿生有缘》是一本温暖生命、温暖人心、温暖社会的治愈系读物。《齿生有缘》描述了医生与各类牙病患者相识结缘的绝妙故事,为社会呈现了一种亲切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形象地宣传了口腔保健和治疗专业知识,引导人们建立科学刷牙、定期洁牙、及时治疗的健康生活观。《齿生有缘》将科学与文学融合,可读性与知识性兼小说23.1万字- 会员
祠堂记:巡抚王来任的来与去
本书由中国作协会员、宝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郭海鸿创作,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塑造广东沿海,尤其是深港两地人民所敬仰、纪念的历史人物——康熙初年广东巡抚王来任这个清正廉洁、爱民勤政的典型形象。小说9万字 - 会员
磨铁经典第8辑:春之死
关于权力,乔治·奥威尔写《1984》,罗多雷达写《春之死》。在她用文学搭建的村庄里,残酷的习俗与惯性的苦难循环往复,将万物复苏的春天拖入终将枯萎的轮回。罗多雷达敏感的笔触把佛朗哥政权与纳粹主义那压抑、晦暗的底色融进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意中,但镇压并不意味着屈从,它换来的是更微小、更有力的反叛。小说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