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间词话经典鉴赏
更新时间:2020-11-17 11:45:56
最新章节:《人间词》乙稿序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间词话经典鉴赏》的赏析部分,是编者对《人间词话》的一家之见,其中难免有不足或不对的地方,但其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引起读者自身对《人间词话》的思考和理解,希望对广大读者朋友有所补益。
上架时间:2013-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
本书在对“土司子弟入学”制度进行宏观考察的基础上,以“考”、“论”结合的方式,从对象补考、交往情况、交往特征、交往的影响及意义四个方面首次系统地对容美土司家族的文学交往史进行了历时性梳理,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这个家族文学传统承续数百年的原因。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充实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同时,容美土司文学交往作为中华民族内部文化交流的经典范例,对其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文学29.5万字 - 会员
精解世说新语(新修版)
如果你想要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那一定能在《世说新语》的故事里找到共鸣。痛饮/狂歌/服食/躺平,不被定义的人生超级精彩,魏晋人早就试过了,人有千千万万种可以成为的样子,想来想去还是只愿意成为自己。?《精解世说新语》这本书来自骆玉明教授在复旦大学传授20年的《世说新语》解读课程,浅易而不浅薄,分13个专题讲解《世说新语》魏晋时代士人对尊严、德性、智慧和美的理解与热爱,涉及魏晋南北朝所有热门话题:英雄与文学13.5万字 - 会员
梦演红楼:《红楼梦》之梦的神话原型研究
《红楼梦》的梦是神话原型式的梦,《红楼梦》的人物命运既是对他们梦境的重复也是对神话原型的重复。红楼女性悲剧命运重演了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和林黛玉等人的梦,其实就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原型的重演。曹雪芹在西方理论家揭示梦和神话原型秘密之前,就运用梦和神话原型创作了《红楼梦》,这无疑显示了曹雪芹的超前与伟大。文学22.3万字 - 会员
李白诗解
本书对20世纪及本世介容简内纪前10年,重点是1978年以来诸家著述中涉及李白诗歌实证性研究(包括诗篇所涉史实的考订、诗人事迹的考订、诗歌文本的校订、诗中语词的训释等)以及立足于实证性研究的诗旨阐释的成果作了尽可能全面的检视,广泛汲取各家原创性成果,并融汇自己的研究所得,对所涉及的李白诗歌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新解读。全书选入李白诗歌298题484首,约为李白诗歌总数的一半。文学22.5万字 - 会员
风骨兴寄:唐宋散文十二讲
唐宋时期散文名家名作迭出,呈现出极为繁荣的创作局面。本书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通过对诸多唐宋著名散文作家作品进行讲解与赏析,介绍该时期散文发展脉络、作家的创作情况,以及各流派之间的继承关系和独特风格。本书撰写秉持求真与务实两大原则,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以时代和人物为线索,分为十二讲,每讲下设若干小节。各讲之间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合理的结构体系,既具有贴合专业特点的优势,又能文学20.1万字 - 会员
新世纪诗歌批评文选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变化及诗歌在社会文化中位置的迁变,诗歌批评中形成了一种抵制诗歌“技术主义”、要求诗歌关注当下现实的呼声和一种“为诗辩护”、维护诗歌之“特殊性”与独立性的表述的冲突。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这一延续了传统写实主义观念与先锋文学之对垒格局的冲突,加入了不少看似新鲜的元素和议题,如“底层写作”“打工诗歌”及“草根性”“新乡土”等。这引发了关于诗歌与伦理或诗歌自身伦理的讨文学31.3万字 - 会员
玄韵流芳:《世说新语》的审美精神
本书从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切入,着力挖掘魏晋美学产生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根源,引领读者通过《世说新语》中汉末三国两晋士人极具个性的言谈举止和特色鲜明的遗闻轶事,感悟和领略魏晋美学的生命之美,体悟和把握魏晋六朝文学艺术的审美精神,以及对后世中国人审美精神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哲理与悟思相结合,理论阐释的深入与文字表述的灵动相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文学15.8万字 - 会员
当代长篇小说的桂冠:莫言长篇小说研究
本书对莫言的11部(全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研究,包括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两部分:总体研究把莫言的11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从内容、美学特征、主题、艺术表现、传承、意义和价值等方面对之进行了研究;个案研究对每一部小说分别从其内容梗概、人物形象、主题、艺术表现、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既有研究者的个人心得,又有对小说文本以及学界专家真知灼见的引述……因此,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既是对莫言全部长篇小文学49.6万字 九诗心:暗夜里的文学启明
古诗,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生活处境吗?或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九诗心”,指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的处境和生命之问,每一个后疫情时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通过诗歌,我们得以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转化生命的痛苦,获得个体的从容和内心的稳定;也得以看见,对于人生的根本处境,人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作者以女文学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