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外社会科学》精粹(1978-2018)·国外中国学卷
赖海榕 高媛主编更新时间:2021-01-05 16:24:0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国外社会科学》创刊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还比较封闭,国内多数学者的外文水平较低,获得国外信息的渠道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社会科学》的主旨就是介绍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的学术理论、学术议题、学科进展、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反映的信息非常强调一个“新”字,即新理论、新思潮、新流派、新方法、新成果等。这适应了当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急需,受到学界极大的欢迎,甚至一时“洛阳纸贵”。创刊40年来,可以说《国外社会科学》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方面取得了学界公认的骄人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办刊经验。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赖海榕 高媛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走在祖国大地上:北大选调生的乡村振兴实践(上册)
本书讲述了多位北大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的所见、所为、所思和所悟。全书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实践”主题,以“党建引领、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各篇文章的作者以自己所在基层单位乡村振兴实践为案例,悉心观察,深入思考,结合理论知识和政策文件,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经验思考及存在的问题。社科11.6万字 - 会员
何谓智库:我的智库生涯
本书是作者在考察世界各国智库并亲身经历了若干智库的组建及其活动基础之上写成的。它以自传体的写作方式,用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告诉读者何谓真正的智库,如何建设这样的智库,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及放眼世界的鲜明特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在文化上与中国有诸多共性的日本,其智库建设的得失也会给我们诸多启示,帮助我们在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理想智库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妥。社科12.7万字 - 会员
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实验
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社科27.8万字 - 会员
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收入分配效应与调控政策
本书以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收入分配效应与调控政策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和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相互作用机理,实证检验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收入分配效应,揭示了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如何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水平及其作用强度,进而提出了收入分配合理化视角下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化的调控机制及相应的政策建议。社科13.3万字 - 会员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评价方法与应用
本书聚焦村镇生态空间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应用。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调查、自然地理和水文气象等多源数据,研发了村镇社区生态要素分类识别与提取、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技术,并在村域和镇域两个尺度上开展了案例应用。社科10.6万字 - 会员
哈佛中国学:政治与历史卷
本套书是中国中青年学者对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系列专访,分“政治与历史篇”、“经济与社会篇”、“文化与学术篇”三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专家们分别就中国政治改革、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学术发展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深入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受访学者或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有所了解,或甚至有过亲身的见证和体验。他们的观点和思考值得中国的读者了解社科25.9万字 - 会员
西方城市管理思想与流变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较于广袤的乡村,城市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成为各色人寻梦的天堂。“城市化”成为人类活动空间变迁的主旋律。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的浪潮愈加凶猛,见证了复兴,也带来了诸多困境和难题。本书希望通过梳理西方城市管理的相关思想和观念,探索通向美好城市的各种路径和可能性。社科18.5万字 - 会员
技能形成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四个国家的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历程、利益冲突、制度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各个技能形成制度的优势及优势形成与维持所需的制度保障;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发现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劣势及所需完善的制度保障;最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构建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政策建议。社科17.2万字 - 会员
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
本书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体现新时代特征的思想与精神——对话理论与马克思交往理论相结合,系统研究交往、对话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原政府、市场、社会、法治、道德与文明之间的内在本然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互动生成机制,找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人际等方面的和谐路径,提出构建对话型社会的构想,揭示出当代人类社会从交往到对话再到社会和谐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机理,指示和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社科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