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电子媒介时代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更新时间:2021-01-06 18:59:19
最新章节:三 当代小说中的地方性文化空间建构模式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电子媒介时代小说叙事理论研究》是一部结合电子媒介时代特点对小说叙事理论进行研究的学术专著。论著结合相关叙事学理论,结合当代优秀作家在小说叙事上敏感的探索,结合电子媒介时代特质,从小说主题、小说中的时间等角度对电子媒介时代的小说叙事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综论(上册)
本书初步对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进行了一次综合检阅,探讨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生发机制、群体概貌、美学价值,尤其是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对华文微型小说进行了初步的把脉定位,视野宏阔,放眼全球,有利于促进微型小说文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华文微型小说在世界范围内“使得华人恢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并使微型小说不但成为推动整个华文文学的一股力量,而且成为超越国境实现中华文化向心力的文学51.3万字 - 会员
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
本书依据鲁迅创作实际与鲁迅研究学术史,将“黑暗”作为一个能集中揭示鲁迅人生、思想、审美观念与艺术个性的核心概念,对其精神结构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研究。文学25.2万字 - 会员
广义修辞学视域中的《人民文学》话语研究
本书运用广义修辞学理论范式和逻辑框架,分析1949—1999年间《人民文学》的“话语世界→文本世界→人的精神世界”。将关键词句微观分析与契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把握相结合,展示文学期刊研究与修辞研究跨界场域,探索当代文学期刊研究新思路。文学24.1万字 - 会员
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研究
本书立足于连接“文学”与“地理”的“文学空间”,从“文学空间”的“外层空间”进入“内层空间”最后到文学史意义,研究清末民初小说中的京沪文学空间,重点探讨了空间与小说家都市体验、空间与小说中的文本空间、空间与小说空间叙事等内容。文学27.4万字 - 会员
《老子》英译研究
《老子》英译的悠久历史和众多译本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本书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选取理雅各、韦利、刘殿爵、韩禄伯和米切尔这五位译者的《老子》英译为研究对象,采取“社会历史语境+译者/译作+译文读者”的综合研究路径,描述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译本的特点,并将译者和译本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尝试发现和解释社会历史语境与译者、译本及读者之间的关联。文学17万字 - 会员
怀安诗社研究
本书从中国古典诗学视角出发,对延安时期创作旧体诗词的怀安诗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是学界第一部关于怀安诗社的专著。在界定怀安诗概念的基础上,本书对怀安诗社的研究现状、社会背景与文化语境、成员组成与活动历程、诗论主张与创作实绩、地位影响与得失成败等问题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析,还重点讨论了李木庵、谢觉哉两位怀安诗人的创作成就以及《游南泥湾》、《延安颂》与《红云曲》等三类怀安诗名篇。总之,怀安诗社文学19.7万字 - 会员
清初计东文学活动与文坛生态
计东(1624—1676),字甫草,号改亭,江苏吴江人,清初诗人,古文家。七岁能文,年十五补诸生,文誉日高,尝以王猛、马周自比。甲申之变(1644),著《不共书·筹南五论》上史可法陈说南都攻守之策,“可法奇之,弗能用也”。南明亡后,不愿应举,闭门苦读经史。入清后因贫无以养,于顺治八年(1651)开始参加科举考试。顺治十二年(1655),贡入太学。顺治十四年(1657),举顺天乡试,名动京师。顺治十文学32.7万字 - 会员
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研究
本著引论部分介绍了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的越地现代文学理论著作。主体部分从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赏评论、发展论五个方面考察越地现代文学理论。余论部分从审美与启蒙两个方面论述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全书系统地展现了夏丐尊、许钦文、范寿康、徐懋庸的文学理论研究成就,以及章锡琛、范文澜分别对国外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注释、翻译,既谈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也谈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两方面互相结合文学25万字 - 会员
诗歌结构学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结构主义诗歌的著作。首先阐述了诗歌的内结构和外结构的特征,提出了诗歌是一种能够自我调节、有中心、有层次,而且具有普遍永恒性的文学门类。其次,重点分析了诗歌结构的十四种形态,提出了在结构作用下,每一首诗都成为一个完整自足的艺术整体的观点。本书认为,诗人情感的变化是构成诗歌内结构的主要元素,因为诗人的自我审美情感作为一种“媒介”,将诗歌语言的审美信息传达给读者。此外,该书把诗歌创作的文学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