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景观书写与身份构建:谢默斯·希尼诗歌研究
和耀荣更新时间:2025-04-28 20:25:01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希尼诗歌中,通过记忆、历史和语言呈现的景观确立了希尼爱尔兰人、爱尔兰诗人、爱尔兰天主教徒、英语诗人等多元身份标识,同时为在北爱尔兰的现实矛盾中处理身份问题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开启了一个有益于交流和讨论的空间。诗人也试图以历史的融合性打开政治的边界,呈现一种既能回应北爱尔兰的现实矛盾又能体现诗歌艺术审美价值的新的写作范式,致力于在文学作品中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想象世界。同时,诗歌中多元身份的建构创造了一个超越民族和宗教二元对立的,包含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不同意识形态的空间,促进了诗人的艺术创作,为世界上承受文化分裂的文学创作者的写作提供了新的范式。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和耀荣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女性的天空: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诠释
文学经典包罗万象、洞幽烛微,却坚持给人留存希望、带来人性的温暖、品察生命的本真。本书从女性主义视域出发,精选19世纪以来的若干中外文学经典详加分析,基于换位思考和回归常识的立场,以“美学的、历史的”尺度重新诠释这些经典名作。女性的天空,曾经是低的;仰望天空的女人,始终向往着自由飞翔。关注、体察女性作为人类群体的“另一半”的现实困境与精抻需求,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程度切实提高的标志。文学19万字 - 会员
“文学中国”的域外生成:德国的中国文学研究的系统演化
本书由卢曼的系统论出发,考察德国汉学家自19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演化情形。德国的中国文学研究相当于一个自主的功能系统,按照自身程序生产所需要的全部要素,也将“文学中国”建构成一个共同演化的意义世界。文学39.5万字 - 会员
西方文学中的创伤书写研究
本书以创伤理论、新历史主义理论、后殖民理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康拉德、莎士比亚、阿特·斯皮格曼、艾丽丝·沃克、海明威、梅尔维尔、卡夫卡等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西方文学中的殖民之伤、种族之伤、女性之伤、生态之伤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之伤,重点探讨了殖民创伤的历史真实与文本再现,黑人奴隶与犹太人的创伤叙事,女性创伤与殖民、种族、男性话语、帝国意识之间的密切关联,海洋生态与荒岛生态以文学22.3万字 - 会员
古代小说与小说家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家的论文选集。共分四卷,卷一从各种角度探讨章回小说名著的特点与价值。卷二重点研究话本小说的文体特征与演变规律。卷三主要论述古代小说家的思想观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考证小说的作者与版本。卷四分别评述儿位研究古代小说的著名学者的学术贡献与研究个性。文学29万字 - 会员
中国当代文学的城市叙述(1949—1966)
本书以“文学中的城市”为主题,展开“十七年”(1949—1966)文学的城市表述研究。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考察“社会主义文学”与“城市”这个资本主义“场域”之间冲突、顺应、分野的意识形态聚合过程,进而探求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的文学表述。尽管在这种表述背后,暗藏着“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矛盾性和内在焦虑,却是从中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遗产和教训的绝佳视角。文学17.2万字 - 会员
美国汉学家海陶玮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美国汉学家詹姆斯·罗伯特·海陶玮(JamesRobertHightower,1915—2006),曾长期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汉学特别是美国中国文学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本书以海陶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汉学成果为研究对象,基于原始档案和文献,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对海陶玮汉学做一个基础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揭示其在美国汉学乃至世界汉学中的贡献、地位和影响。文学26.7万字 - 会员
文化、现代性与审美救赎: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
学界普遍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美学思想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的延续与发展,但在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史上,齐美尔的名宁不能忽略。齐美尔的影响使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延伸到社会学、美学、文化和艺术领域。基于文学理论、社会学、美学、艺术理论等多学科交融的视角,本书在现代性的视域下,从文化诊断、现代性碎片、现代人形象、现代艺术审美之维和审美救赎的角度对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学27万字 - 会员
奈保尔文学创作研究
奈保尔作为印度裔英国作家,曾获布克奖、毛姆奖、诺贝尔文学奖等,出生于拉丁美洲殖民地的边缘身份对他进入英国文学的主流地位造成种种障碍。本书从常人与作家、历史与文学、社会与自我等方面论述奈保尔的文学创作。与国内外已有的有关奈保尔的研究著作相比,本书侧重于对奈保尔与印度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了作者独到的学术眼光。文学19.6万字 - 会员
新维多利亚小说幽灵叙事研究
本书在幽灵批评的理论视域下,从四个方面阐释当代英国新维多利亚小说的叙事特征。首先,在语言上,新维多利亚小说采用腹语术,挪用维多利亚时代的词与物,在与前辈幽灵的对话与磋商中努力再现历史真相。其次,在文本上,新维多利亚小说打破线性叙事,使文本成为幽灵游荡的空间性场所,以表征幽灵超越在场与缺场的悖论。再次,在主题上,新维多利亚小说着重再现“另一类维多利亚人”的创伤,揭示这些创伤如何以幽灵的形式对后代造成文学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