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圣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恰到好处,不说过头话--说话细节经(3)

自己的秘密不要轻易示人,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行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话虽有偏颇,但却有些道理。尤其是同事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可能你觉得这样做过于圆滑,但现实生活就会告诉你这样的道理,孔子说过:“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

与同事说话,要分人、分场合、分时间。你所说的话,对方是不是爱听,说你自己的事,同事必须关心吗?说同事的事,你的说法正确吗?不分场合地讲你的事情或同事的事情,他们会不会反感?不管同事的心情好坏、时间松紧,唠唠叨叨,同事不厌烦吗?这些都是你要考虑的,要“三思而后言”。过多的暴露,会让人觉得你肤浅;过分的热情,会让人产生讨好的印象。因此,与同事说话,要因人而异,否则物极必反。

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同事当作知心朋友,动辄一吐心曲,更是需要小心的。特别是与同事相交甚欢或话语投机之时,更要把住口舌关。当别人对自己倾诉知心话,自己要以诚相待时,仍要特别注意,不可毫无遮拦。因为人际关系是经常变化的,今天的知心人或许就是明天的对手,你的知心话就会成为明天握在对方手中的把柄。给自己留一点余地,留一条后路,总会让人觉得安全、踏实。

逢人只说三分话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要说的话不要说。善于处世的人,说话圆滑而保守,是不必说、不应该说的缘故,绝不是他不诚实,更不是狡猾。

说话本来就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地,三是时。非其人不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不是说话的地方,仍是不必说。

不是说话的人,你说三分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的话,不妨选个地方仔细谈谈,这才是通达明智的做法。

有时你只说三分话,正是你的职业道德。做医生的人,普通病人或者可以对人提起;如果是绝症的人,你就只字不能对别人提及。这是医生的职业道德。经办银行业务的人,业务大概情形或者可以对人提及,对于存款人的姓名与存款额,你是绝对不可提起的。这是银行人员的职业道德。这些例子还多得很。有时你因为不能遵守只说三分话的戒条,酿成大祸,往往使你的精神倍感痛苦,甚至蒙受更大的损失。

如果你从事的是机密工作,或者特殊的行业,对人只说三分话,还要在重要话题之外。重要话题是一字都说不得的。你说的三分话,应该是风花雪月,应该是柴米油盐,应该是上天下地。总而言之,应该是无关紧要的材料。无关紧要的材料,虽是说得头头是道,说得兴味淋漓,说得皆大欢喜,其实是言之无物,不会引来什么苦恼。

不碰触别人的痛处

想和上司、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记住:保持适当距离,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谈之间不要说到别人的痛处。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愉快的事。

不碰触别人的痛处,不但是说话待人的分寸,更是左右逢源的关键。

有修养的人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是涵养不够的人,被激怒了,往往就会面露凶貌、口出恶言,甚至随手拿起手边的东西往地上摔。

某些人暴跳如雷的时候,还会口不择言,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别人最敏感的隐私,这是相当不智的行为。

一旦你攻击他人的痛处,修养好的人虽不至于当场发作,与你破口对骂,但心中的疙瘩和怨恨往往难以抹平,如果不幸他是你的上司或客户的话,你就会变成被“封杀”的对象。

在公司里,“封杀”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封杀”就代表着对方拒绝继续与你往来,或是“冻结彼此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所谓“逆鳞”的说法,强调即使面对富有智慧的气度的蛟龙,也不可掉以轻心。

传说中,龙的咽喉下方约一尺的部位,长着几片“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是逆向生长的,万一不小心触摸到这些逆鳞,必定会被暴怒的龙吞噬。至于其他部位,不论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太大关系,只有这几片逆鳞,无论如何也触摸不得,即使轻轻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几片“逆鳞”存在,即使是人格高尚伟大的人也不例外。唯有小心观察,不触及对方的“逆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才能保持圆融的人际关系。

谁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谁都不愿意别人发现自己的失误。很多人最大的本事就是通过宣扬别人的错误来显示自己的聪明,而这恰恰触到了别人的心病。所以有意无意地张扬别人的错误,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或隐私,在他过去的工作或生活历程中,他也许曾犯下错误,甚至做过不光彩的事情。如果你知道内情,在你的下属、同事或朋友犯错误或和你有不同意见而出言顶撞的时候,你将会怎么办呢?是揭人隐私,还只是就事论事?

有些人虽然不会把别人的隐私抖出,却常常把它当作筹码来压制他人。比如,在盛怒的时候会说:“你少跟我斗,你过去的黑资料还在我手中呢!”那个可怜的人会因为的确有污点掌握在别人手中,只好忍气吞声,但他心里却是非常气愤,于是,这种心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互相攻击对方隐私的情况。彼此都把对方的隐私抖出来,结果弄得两败俱伤,除了引来一大堆人的围观,对谁也没有好处。因此,你要清楚,揭人疮疤是最没必要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并不是喜欢揭他的疮疤,但他的态度实在是太恶劣,我才忍不住的。”这话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只说明了自己的胸襟太窄。

在同事或同学之中,有的人总希望能有机会显示自己的能耐,一旦发现别人的失误,就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胜利,绝对不会忘记大肆地宣扬出去。如果朋友破天荒地办了件蠢事,你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在背后逢人便讲,这是一大陋习。有些企业领导也有此陋习。某单位召开职工大会,厂长很神秘地宣布,“据可靠消息,某兄弟厂今年亏损300万元,下岗200人。某兄弟厂今年亏损400万元,下岗150人。”完了,还要附加一句“这是内部消息,外面不要乱张扬”,其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巴不得大家好好宣扬。这似乎就是表彰他自己的功绩,其实他自己亏损多少,可能他连算都不敢算。这种东方式的竞争,很多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也有人由于心直口快,无意中把别人的失误给当面指出来,直到别人脸红脖子粗,才意识到这样似乎不大妥当。很安静的办公室里,你发现同事文件上的一个字写错了,你是好心好意地来到他面前,声音不算很响地告诉他“你把‘狠’写成‘狼’了”,其他人可能没听到,但他却会感觉很难堪,并以为所有人都听到了,如果有人偷偷地笑一声,那就更让他几天都会感觉脸上无光,他也因此可能恨你几天。

宣扬别人的失误必然会让对方难堪、尴尬、伤了自尊。如果对方能较好地看待,或者说你这人本质还不错,那么可能结果会好些。万一对方是个很要面子的人,或者你人缘本来就一般,那就可能对你很不利了,你得小心着万一哪天就会有人报复你。如果你树敌还不止一个,那就更麻烦了!

避开矛盾的焦点

每个人都有一些难以启齿的避讳,人人都讨厌自己的忌讳受到别人的冲撞。同事之间相互沟通时,要千万注意,不能忽视了这些问题。

一次几位同事在一起喝酒。小李为了表达对小张取得成绩的钦佩之情,他举杯倡议道:“我建议为小张的成功干杯!总结小张的曲折经历,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须具备三证!”众人很惊异地问道:“哪三证?”小李提高嗓门喊道:“第一,是大学毕业证;第二,是监狱释放证;第三,是离婚证!”他的话音刚落,众皆哗然,小张硬撑着喝下了那杯苦涩的酒。

这三证中的两证无疑是小张的忌讳,而小李却没遮拦地把它们说出来了。小张不想让别人知道,小李是和他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小李却把它们捅出来。这件事警示我们,在激励自己的同事,即使是非常要好的同事的时候,千万要避开那些焦点问题。人心隔肚皮,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自留地,我们必须尊重他们,不能开那些残酷的玩笑。

如果你能巧妙地避开焦点,那将是另一番光景,别人会因为你识大体、顾大局而欣然接受你;反之,正如约翰·莫非在《你的生活》杂志上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小看别人,自己也会变得渺小。”

美国俄亥俄州黛唐市的国立现金收入记录公司有着全国最杰出的销售势力。这个公司的销售训练部主任拉尔夫·奈格里告诉我:“保证推销员工作符合要求的秘密在于,不是向他们讲公司的意图,而是给他们一个把推销工作做得更好的刺激。”

拉尔夫从来不说:“如果你想在这里工作,你就必须干大量的跑腿的活儿。”相反,他更可能会说这样的一些话:“如果你强迫自己出去多做一些访问和请示,你就会大大地增加自己的收入。”

这是圆通的说法。推销员的工作本来就是跑腿的,但你直率地说出这个字眼来,那就使他们感到你对他们的鄙夷,从而干不出很好的业绩。但是换一种说法,就可避开了这个令他们生厌的忌讳,让他们放心地去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