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学教育
第一节 发展历程
一、清朝至民国时期(1757~1949)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清朝灭亡,市境教育发展较为缓慢,长达154年之内,政府办学堂仅有18所。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平罗知县宋维孜在平罗县城西南角官地,建讲堂1座,宿舍若干,遂延师招生开学(现平罗城关第一小学的前身)。同时,将平罗县的孔庙、关帝庙的庙产铺面房5间的岁收租金10余串文、灵沙堡学田8顷及清水堡(现属贺兰县)学田2顷的岁收粮四五十石,作为办学经费。当时为市境内最早的官办学堂。
之后,平罗历任知县李鸣熏、王世治、王楚堂、张梯、任懋、王之臣等人,又陆续筹措经费,王楚堂、张梯、俞德渊(该学馆毕业的学生,在清道光年间任朝廷翰林院的翰林)相继捐献银两,热心公益人士姚逢春等人向社会劝捐,筹得资金,为办办停停的该学馆购置房屋院落,增建、修缮、翻建校舍,使该学馆得以维持下来。学馆先后改名为兴平书院、又新书院、本城高等小学堂、本城高等小学校、本城高级小学。后因时局混乱,民不聊生而被迫停办。
清道光四年(1824年),平罗人士徐保字见此学校久废,贫寒子弟无读书之所,又动员社会捐资购买城南处房屋数间,自费聘请教员,恢复招生,取名为平罗义学。
清道光八年(1828年),石嘴山镇在财神庙创办义学1所。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平罗县城创办汉民义学、回民义学各1所,后者为市境内第一所回民小学。头闸、黄渠桥、石嘴山、虞祥堡各创办义学1所。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科举、兴学堂,朝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提倡办新学,限制私塾。市境内私塾均改为小学堂。
清宣统元年(1909年),石嘴山镇创办义学改为蒙小学堂,又称初小学堂。之后,大磑口(现大武口乡)设小学堂1所。清朝灭亡时,市境内有小学堂18所。
这一时期,农村多为私塾,设于庙堂内,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多属启蒙性质。
民国时期,市境按国民政府要求,以“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民生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为宗旨,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民国元年(1912年),小学校数增加较快,市境内小学校从清朝末年的18所发展为76所。民国中后期,由于教育制度、措施多次变更改动,教育经费匮乏,以至民国后期马鸿逵无休止地横征暴敛,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小学校数量时增时减,教育质量受到影响。
民国初期,遵照民国元年(1912年)“九月革命”临时政府教育部的规定,市境内小学学制实行六年四二分段制:一至四年级设置的学校为初级小学(初小),一至六年级设置的学校为高级小学(高小)。小学不进行招生考试。
民国2年(1913年),马福祥先后任宁夏镇总兵、宁夏护军使期间,在宁夏创立一大批清真小学。其中市境内有宝丰、石嘴山、洪广营公办高级小学三所;石嘴山、宝丰清真高级小学两所;在黄渠桥、南长渠、北长渠、平罗城老户等地办起清真初级小学14所。清真小学的创办为市境内回族孩子上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民国7年(1918年),市境共新创办小学47所,小学校发展到65所。石嘴山镇初小学堂原址扩建,更名为石嘴山高级小学校。
民国11年(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审定出版小学教科书,市境内小学开始使用。
民国13年(1924年),当地富绅郑万福斥资建房27间,将石嘴山镇初小学堂迁入新址,自任校董。
民国19年(1930年),平罗县教育局长李冲和为了革除旧习俗,创办平罗女子小学1所,招收女生100人左右,开创了市境内女子学校的先例。是年,陶乐的私塾龙王庙学堂停办,迁址杨柜村建起杨柜小学,有学生50多人,校舍18间,学制四年,为陶乐第一所公办小学校。民国26年(1937年),该校迁址高仁镇,更名高仁镇中心小学,有学生100多人,学制改为六年,初小四年,高小六年。
民国20年(1931年),石嘴山镇初小学堂改称石嘴山完小。
民国22年(1933年),市境内实行裁局设科,推行基层辅导,将私塾逐步改为公办初级小学校,市境内的5所高级小学改为完全小学。
这一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小学陆续停办。市境小学减至26所。其中完小5所,初小21所,共计44个班级,在校学生1180人,教职工总计53人。小学设董事会,校董事长由当地绅民担任。由于受经费限制,农村小学极其简陋,大多设在庙宇内,课桌凳残缺不全,多以泥桌凳作补充。
民国25年(1936年),市境改初等小学为国民小学,学制为四年;改高等小学为中心小学,学制为两年。
民国26年(1937年),市境实行中心学区制。
民国27年(1938年),市境39所小学一律改为国民小学,均实行二部制,即上午、下午轮流上课。
民国28年(1939年)第一学期,市境又试办中心小学,另行划分辅导区,选择优良的完全小学为中心小学。
民国29年(1940年),市境奉令实施国民教育,将原有完小一律改为中心小学,初小、短期小学一律改为国民小学。石嘴山镇已有宁夏省回民初小1所,后改称为石嘴山回民小学。市境内有小学共计64所,比民国27年增加了25所,学生总数6433人,增加了4217人,班级133个,增加了74个,教职工153人,增加了89人。
民国30年(1941年),市境内分设惠农县、陶乐县。陶乐县建起查汉埂小学。当时,因物价飞涨,教职工待遇微薄,师资物色极为困难,所有小学只能按现有师资分配设置。
民国31年(1942年)后,惠农县增设永屏、上保闸、静安寺、渠中、礼和堂、二闸、乐土岭、庙台、西永润9所国民小学;合并南长渠回民小学,设立高庄中心小学。改宝丰短小为回民女子小学,后又撤销,设平罗县城云亭小学。撤销宝丰完小和黄渠桥短小。
这一时期,市境一些热心教育的志士仁人自发组建了教育会,义务为市境内的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辛勤工作,对市境内小学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1944年,惠农县成立教育会,共有会员115人。
民国时期,市境小学教学以上课为主,实行课堂讲授法。初期,使用共和国新国文和新算术等教科书。
1948年,撤销永屏、乐土岭国民小学,设立黄渠拐子国民小学。
解放前夕,市境内中心小学、完小、初小、短小发展为76所,在校学生5210人,教职员159人。其中,平罗县36所,在校生2624人;惠农县34所,在校生2380人;陶乐县6所,在校生206人。按当时的人口计算,每千人有小学生41人,儿童入学率18%,女学生占小学生总数的15%,回族小学生占18%。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
解放初期,市境内小学沿用民国时期的初小、高小四二分段制。初小升入高小,要由高级小学命题,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这一时期,小学招生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因学校稀少,不便于就近上学,小学招收的新生大都在8至13周岁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市境内小学以农村社队集体办小学,城市厂矿、企业办小学,半耕(工)半读小学(班、点)为主,办学形式有全日制、半日制、二部制、复式制。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市境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的精神,恢复整顿教育工作。惠农、平罗、陶乐三县政府接管国民政府遗留下来的各小学。
1950年3月,根据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惠农、平罗、陶乐三县政府,加强领导,逐步整顿,恢复学校秩序。各小学优先招收工农子弟入学,并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补助。随着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和生产合作化运动及城市工商业改造运动的开展,教育事业有所发展。市境内整顿压缩了4所小学,增加了招生人数。惠农县整顿原有小学,恢复永屏、乐土岭初小,将安家庙私塾改为公办安家庙初小。
1951年,为了避免新文盲的产生,解决国家办学在经费、师资等方面的困难,市境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始创办小学。陶乐县办起社办小学(农业生产合作社办)1所,为市境内最早创办的社办小学。之后,平罗县办起社办小学15所,有学生1399人。惠农县新建公办吴家湾回民初小、新村初小、新民初小、新华初小。
1952年,市境内小学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课程教学实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结合儿童生活和社会自然实际,有计划地完成教学计划。
1953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政府提出“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市境内遵照贯彻执行,控制学校基数,规定招生指标。惠农县的宝丰、石嘴山、西河桥三所完小实行五年一贯制试验,至1955年停试,恢复四二分段制。
1954年,《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的问题》的社论。此后,市境内各级政府向中小学生提出“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号召,小学生毕业后,一部分上初中,一部分回乡务农。1955年,市境内有小学83所,在校生8853人,教职工有28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50%。
1956年,农村实现了农业生产合作化。根据中共中央“乡村小学基本上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办理”的精神,市境内将部分公立初小下交给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下交的学校约占全市小学总数的40%。惠农县办起社办小学27所,占全县小学校总数的44.2%;平罗县办起社办小学17所,占全县小学校总数的29.3%;陶乐县办起社办小学3所,占全县小学校总数的33.3%。
是年,国家决定建设贺兰山北部煤炭基地,大批建设者从四面八方前来支援宁夏建设。为了解决他们子女的上学问题,工矿企业、农场开始创办小学。宁夏煤炭基本建设局筹建处、惠农简泉农场各办起职工子弟小学1所。至此,市境内小学发展到115所,在校生12194人,教职工34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增长为50%,比1949年增长了32个百分点。
1957年,市境内依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革命广泛开展。农村小学生到人民公社的田地里深翻土地,种高产试验田。规模大的小学办起校办农场,规模小的小学分得一些农田,教学之余,师生种粮种菜。在城市,学生到工厂车间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学校办起了校办农场或工厂。在工农业生产劳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工农的思想感情和锻炼生产劳动的技能,为学校创造了收入,缓解了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
1958年,市境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市境内贯彻国家“民办公助”和“公办民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原则,全党全民大办教育,小学的发展也进入“大跃进”。一年之内,惠农县社队办小学由1957年的27所迅速发展为63所,占全县小学总数的63%;在校生发展为4395人,占全县小学在校生总数的40.1%;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为84%。陶乐县又办起社办小学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为95%。平罗县公办、民办小学发展为102所,比1956年增加了45所。城市区,宁夏钢厂、石嘴山电厂、惠农国营劳改农场、简泉国营劳改农场、石嘴山市煤炭基建局等相继筹办职工子弟小学5所,有38个教学班,在校生1596人。市境内小学发展到220所,比“大跃进”前的1956年增加了近一倍;在校生17989人,增加了5795人;教职工达596人。
“大跃进”期间,由于经济发展跟不上,市境内小学盲目发展,出现了一批师资、设备、条件均不合格的小学。同时,学校出现了大批超龄生,有的甚至父子同堂读书,减少了农业生产劳动力,加重了农民经济负担。
1959年,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市境内对农村集体办小学进行调整、压缩、精简,并纠正“大跃进”中盲目大办快上的倾向。这一年,仅平罗县就撤销公办、社办小学22所。
五十年代末,初小升入高小改由县教育部门统一命题,高小组织考试和录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
1960年,撤销惠农县,设立石嘴山市。市境内开展“反坏人坏事”的“双反”运动,不少教师挨了批斗,甚至入狱,教育发展又一次受到影响。石嘴山电厂、石嘴山铁路、宁夏钢厂等企业也相继办起小学。与此同时,市境内开始纠正盲目大办教育的偏向,对小学校进行调整、精简、压缩。市境内有小学156所,比1958年减少了64所;在校生28851人,增加了10862人;教职工8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53%。由于生活贫困,影响着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通知》,市境内小学均暂停体育课、早操和生产劳动。
1961年,按照小学六年级学生年龄不得超过17周岁的规定,市境内动员未考上初中的71名高小毕业生和119名小学超龄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1962年,市境内农村学区中心小学和城市小学实行六年制,取消四二分段制。农村其他小学为四年制初小。市境内又陆续撤销民办小学7所,精简公办小学教职工74人,精简民办教师19人,精简扫盲专干15人。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属平罗县的石炭井镇和大武口公社的新联、简泉两个生产大队划归石嘴山市,原属石嘴山市的黄渠桥、宝丰两个公社划归平罗县。上述地区的学校也随之划拨。市境内小学压缩到136所,比1960年减少了20所,有小学生20673人,教职工791人。同时,市境内一部分被错误打成“右派”分子的教师受到甄别平反,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年,教育部再度决定试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市境内各小学遵照执行。
1964年,根据刘少奇“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市境内兴起大办半耕半读、半工半读学校(班)的高潮。从1964年9月份开始,分两批先后在8个公社、30个大队、117个生产队创办各种形式的小学耕读班46个。其中,公办32个,社队集体办14个;在班学生1168人,其中,男生413人,女生755人。与此同时,市属小学、厂矿企业小学也纷纷办起半工半读、半耕半读班。
196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文教厅下发《关于半工(农)半读教育经费管理方面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市境内半耕半读、半工半读小学的办学经费有了必要保证。是年,农村耕读班调整为42个,在班学生1039人。同时,城市区厂矿小学附设半耕半读班8个,在班学生181人。
这一时期,市境内小学增加到173所,在校生增加到29144人,教职工944人。与没有创办半耕半读、半工半读小学的1963年相比,小学校增加了37所,在校生增加了847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6.12%。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期间,市境内小学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许多校长被当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教师中的一些教学业务尖子,被当做走“白专”道路的典型而押上大批判会场挨批斗。少先队组织被“红小兵”组织代替,大字报小字报贴满校园,“革命”传单随处发放。师生分为好几派,唇枪舌剑开展大辩论。学校与学校之间“大串连”,一些庙宇校舍被“红卫兵”当做“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而砸烂。学校管理瘫痪,陷于极端混乱之中。
这一时期,市境内城市区、厂矿、企业小学,工人阶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在农村,贫下中农代表进驻学校。学校建起以党支部、工宣队或贫管会(贫下中农代表管理学校委员会)负责人、革命师生代表组成的三结合领导班子,规模大的学校称之为“革命委员会”,规模小的称之为“革命领导小组”,领导学校各项工作,主抓“革命大批判”、“学工、学农、学军”,走开门办学道路。同时,高小招生不再实行考试制度,上完初小直接进入高小就读。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中,市境内半耕半读、半工半读小学(班)陆续停办。1967年3月,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精神,市境内小学陆续复课。复课后,阶级斗争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课,学工、学农、学军,开展革命大批判活动,上军事体育课等。1968年,市政府接管石嘴山矿务局系统的小学。
1968~1971年,受“四人帮”迫害,一些教师又被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打成“阶级异己分子”,清理出教师队伍,送往五七农场或遣返原籍农村。1970年,市境内小学减至149所,在校生增至45402人,教职工增至1771人。
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出:“普及小学教育是一项大政。”根据这一指示,市境一边大搞“斗、批、改”,一边继续创办小学。
1972~1973年,陆续为“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迫害的一些教师平反,使他们重返学校,全市各小学恢复了教学秩序和考试制度,一边上课一边搞“斗、批、改”。然而,由于学工、学农活动和大批判占用了很多时间,常常完不成教学任务。
1974年,“四人帮”煽动起“反击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运动,又利用全国“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运动,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石嘴山市刚刚恢复的教学秩序又被打乱。各小学又开始“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批林,批孔,评法批儒”,一些教师又被批斗。
1975年,市境内小学发展为229所,小学在校生发展为83285人,教职工发展为2917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4.4%。
“文化大革命”后期,市境内城乡许多小学附设了初中班,将小学的一些教学骨干抽调到初中班或中学任教,削弱了小学教学力量,挤占了小学的校舍和设备,小学教育受到影响。
四、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5)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各行各业开始拨乱反正。科技、教育工作被提到振兴中华民族、振兴经济的高度。在拨乱反正、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机遇下,石嘴山市的小学教育步入平稳发展阶段。
1977年,石嘴山小学教育恢复升留级制度。
1978年,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时期教育战线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相适应”的要求,全市小学揭批“四人帮”集团制造的否定新中国成立17年教育成果、否定党对教师培养教育成果的“两个估计”,排除“文化大革命”中极“左”路线对教育的影响,按照党中央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思想上分清是与非,恢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开齐小学课程,恢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对小学进行整顿,从思想上及学校各项工作方面拨乱反正。同时,停办小学“戴帽”初中班,将初中班学生按原小学所在地片划归中学,初中班教师重返小学讲坛。
是年,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市、县(区)各级教育部门在发展和办好全日制小学的同时,举办一些半日制、隔日制、巡回制的简易小学,或早午晚班、复式班、农闲班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班,凡在学龄期的儿童均可入学。简易小学(班)的课程设4门,政治、语文、算术、体育,主要课程是语文、算术。
197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普及小学教育,要求农村抓好五年教育”的部署。对一些学校人数少、不具备办学条件的社队办小学进行就近合并。其中,郊区合并小学17所。
这一时期,本市小学办成了3种规格,实行3种要求:简易小学执行宁夏《简易小学教学计划的通知》,力求扫除文盲;全日制小学执行教育部《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育计划(修正草案)》,开齐小学各科课程,抓教学质量的提高;重点小学,发挥提高德、智、体教育质量的示范作用,为中学输送优秀学生。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此种形式不利于培养全体学生,于1982年撤销。
1982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在市第二小学、第六小学先行实施六年制试验。1983年起,全市城市区小学、县城小学和各乡(镇)中心小学实行六年制,农村其他小学实行五年制。8月,各县城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及全市城市区小学开始招收六年制一年级学生,统一使用六年制教材。
1985年,全市城乡小学入学年龄均规定为7周岁以上。是年,全市有小学231所,在校生91342人,有专任教师319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1%。
五、实施素质教育以来(1986~200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和实施义务教育,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偏离教育方针的应试教育倾向,以学校升学率为标准,片面追求文化成绩的提高,轻视德育、体育、艺术工作,轻视培养学生能力。石嘴山市小学教育也不例外。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全市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石嘴山市实施义务教育规划》及配套措施,决定从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全市实施义务教育分为三类地区,按规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一类地区:市区,即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和平罗县城、陶乐县城,在1988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二类地区:三县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在1990年普及。三类地区:三县经济条件较差的乡和边远矿区,在1995年普及。社队集体办小学的行政管理,改由市、县(区)、乡三级政府管理,乡(镇)政府负主要责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律免收学费。是年,全市小学在校学生达历史最高峰,为93604人。之后,因计划生育的成效,逐年减少。
1987年秋季开始,全市城市区小学、县城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部过渡为六年制,村小学仍为五年一贯制。全市范围内仍然是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两套教科书并用。3个城市区(石嘴山区、大武口区、石炭井区)普及了初等教育。
1988年,社队集体办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由所办公社教育专干和所属县文教局两级管理转为全部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
1989年,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及时把初等教育的重点放在巩固和提高方面,向着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方面发展。市教育局制定了《石嘴山市实施义务教育具体方案》。各县(区)对小学生实行校籍统一管理,定班额,编学号,严禁插班,废除多年来的留级制度等。全市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市有小学校249所,在校学生79244,适龄儿童入学率市区达100%,农村达到99%。
1992年起,全市小学开设劳动课。逐渐提高了全市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1993年,市政府制定印发《石嘴山市实施义务教育办法》《石嘴山市实施义务教育补充规定》,明确了全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原则、目标、任务及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公民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与此同时,全市各县区政府也相继制定《实施普及初等教育的决定》,各县区教育部门相继制定《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实施细则》及《检查验收工作细则》等配套措施。由此,全市实施义务教育工作被纳入法制化硬性管理之中。
1994年7月,按照《石嘴山市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市区为6岁半,农村为7岁;经批准休学的,复学后需相应延长在校的年龄,小学阶段不超过15周岁,初中阶段不超过18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不得超过18周岁。
1995年,全市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城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率均达到98%。11月,3个城市区(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在全自治区率先提前五年达到“两基”标准(即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年,市区内部分小学出现大班额现象,主要原因是城市区人口增加较快,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择校生越来越多。小学招生实行凭户籍就近报名入学。部分小学通过集资方式购置微机,建立计算机教室,在三至六年级开设计算机课程。此为本市小学教育开设计算机课程开端,标志着现代教育技术以课程形式落实到课堂。从此,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小学校逐年增加。到2003年,计算机课程教育普及了全市城乡小学。为了减轻厂矿、企业的经济负担,返还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用于补助厂矿企业中小学。同时,从党政机关开始,动员全社会各界、各单位的集体、个人捐资助学,帮助企业解决办学困难。随着一些特困企业、破产企业的关、停、并、转,石嘴山市的部分厂矿、企业小学也被逐渐撤并。
1996年,市教委制定《石嘴山市“九五”期间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方案》,全面部署实施素质教育工作。1996~1997年,为实施素质教育第一阶段。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抑制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等工作,全市初步建立了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教师培训工作逐步推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入学校听课评课,具体指导。这一时期,全市开展目标教学实验的小学有139所,占全市小学的60%。运用这一方法教学的小学教师达1080名。1997年,为了探索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市教委组织开展全市小学目标教学优质课、优质教案的评比活动。
1998~1999年,为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市教委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汇报交流会;开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课题研究;召开全市目标教学第二阶段总结表彰及研讨会,评选表彰目标教学先进集体、“十佳”课题组、目标教学“十佳”个人。
1999年,依据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当前企业办中小学工作的几点意见》精神,市政府开始接收厂矿、企业小学。接收的步骤从经济效益最差的企业开始。是年,全市市区小学全部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也基本达到规定标准。
1996~2001年,市委、市政府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市教委印发《关于“九五”期间校长培训工作的安排意见》《石嘴山市中小学目标教学常规》《石嘴山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引进目标教学,推行教学领域整体改革实验课题计划》《石嘴山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评价细则》《石嘴山市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
2000~2001年,开展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广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活动。召开全市“九五”目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表彰会,表彰全市目标教学课题研究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73名,受表彰的单位代表和个人代表在会上交流经验。目标教学改革实验的实施,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六、新课程改革以后(2001~2010)
2001年,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启动。市教委组织召开“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评价研讨会,确定“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试点学校。秋季,全市小学全部实行六年制,统一使用六年制教材。
2002年,大武口区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制定实施方案,统一选择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开始实施新课程。是年,城市区部分小学按规定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2003年5月,全市各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引导教师参与校本教科研。市教委组织11名教研员深入各小学开展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培训,对大武口区和石嘴山区课改实验区的教师进行指导。在惠农区举办全市“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观摩研讨会,18名小学教师做课,全市520多名教师参加了观摩和互动式评课。是年,市区小学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市教委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对小学信息化工程的抽查验收,并颁发信息化工程合格证书。对部分县区、厂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专项检查。组织全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竞赛活动。
2004年,为了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教师和名教师,全面提高全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开展小学教改能手评选工作,共评选出市级教改能手24人。是年,市政府接收宁煤太西集团七小等9所小学。陶乐县制撤销,全市下辖两区一县,共有小学175所,其中大武口区26所,平罗县115所,惠农区34所。在校生654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98%,教职工3877人。
2005年起,全市组织实施中小学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同时,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保证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正常上学,市政府决定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户口所在地的学生同等对待。
2006年,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多次派教研员到小学进行课程改革的培训和指导,举办各种新课程改革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究学习和讨论活动。教师通过培训,领会课程改革的深层涵义,转变教学观念,为教师大胆开展课程改革实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积极帮助。各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并开展“课堂质量工程”的讲、听、评课活动,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007年,全市农村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在隆湖五站小学举行。各县区选派参评教师达200多名。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此项活动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机会,促进了全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年,为了方便惠农区塌陷区居民子女上学和解决惠农区小学校大班额现状,在静安三区新建静安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3平方米,有教师63名,24个教学班,在校生1110人。2008年,在大武口区锦林小区新建锦林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20平方米,有教师38名,18个教学班,在校生863人。
2009年6月~11月,在全市各小学进行学生学习能力抽测。主要通过听、说、读、动手、合作研讨等有效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9月,全市共招聘107名小学特岗教师,并对聘用特岗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教师教学技能、教学中注意的事项以及教师人文素养等,指导特岗教师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范,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在大武口区长庆街新建第十九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9729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有教师32名,12个教学班,在校生671人。是年,改革招生办法,采用“阳光招生”的办法划片招生,努力解决城乡学校择校和大班额问题;选派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支教、交流,培养农村小学骨干教师队伍,解决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开展全市小学语文和数学教材解读和教法培训、以英特尔课堂教学理念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探究模式培训、“福特项目”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明德小学”项目小学数学和英语学科教师培训等,提高小学教师的教材解析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2010年5月,开展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教师达标复核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教师达标复核,引导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提高实效上,以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举办小学语文、综合实践等部分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分批开展小学校长、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研修学习以及到苏州、上海等相关名校学习考察活动等。全市小学普遍定期开展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党员教师与群众教师、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间“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定期开展读书沙龙,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环境;选派部分小学农村教师到城市区市十五小等学校进行“影子培训”、各学校定期组织名师服务团送课下乡、城乡教师轮岗等活动,努力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年,进一步对全市城乡小学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年底,经整合和撤并,全市小学由1995年的243所减少到89所,共减少了154所。
石嘴山市部分年份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注:1.1960~1962年,市区为现惠农县;1963~1969年,市区还包括石炭井;1970~1981年,市区又包括大武口镇;1981~2003年,市区包括石嘴山区、石炭井区、大武口区;2004~2005年,市区为大武口区;2006~2009年,全市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
2.1985年后的教职工人数为专任教师数
2010年大武口区小学一览表(不含九年制学校)
2010年惠农区小学一览表(不含九年制学校)
2010年平罗县小学一览表(不含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