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伸手摘星胜过两腿泥泞,打造职场竞争力(1)
挣钱不如挣经验
“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没有工作,看你以后怎么办!”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很好的工作”,“工作是为了活下去”。
然而,当你在工作的时候,你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工作吗?工作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的确,要保住饭碗必须得工作,可是,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保住饭碗。
有的人工作是为了有口饭吃,有的人工作是为了吃口好的,有的人工作是为了将来不工作,有的人工作是为了干一番事业,实现抱负……不管怎么样,你应该明白,工作本身并不是奋斗目标,它只不过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
许多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从事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或者是经常发生工作变动,工作变动的原因可能是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抑或是家庭因素,这种经常性的变动都会对自己的职业持续发展产生阻碍。工作时间短,个人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而所花的时间、增长的年龄又成为职业提升的障碍。为了保证职业生涯朝着上升的方向发展,需要怎样保持自己的工作经验积累呢?
[案例一]张小姐目前就职于一家装饰公司,两年内已经有过三次工作变动,且从行业、职位上看都无关联。每次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因此工作经验的积累很有限。尽管有过多次尝试,张小姐还是觉得自己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两年的工作经历并没有让她得到提升,过于频繁的工作更换使她没有得到相关的能力提升。
赫敦职业顾问对张小姐的分析为,对自己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她不清楚究竟要从事什么工作。张小姐性格开朗、务实、有责任心,具有合作型的性格特点。赫敦顾问建议张小姐从事二线工作,如物流采购、计划员、HR员工关系方面、旅游代理等。从事这些职业,可以从助理等职位做起,并接受一些相关的培训,为自己的入岗提供铺垫。
[案例二]王先生有着不错的教育背景、突出的市场和销售经验,但毕业后他所就职的都是不同行业,工作经验的积累不在同一个点上,因此工作多年后他的职位等级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这让他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产生了困惑。
赫敦职业顾问对王先生的分析是,他对自己的工作状况、环境不满,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正确认知自己的工作。缺乏理工科类专业背景,适合的行业可能局限于快速消费品,也可在现在的电子行业谋求发展,或者从事市场策划工作。王先生需要花一定时间来对自己做好中长期的职业规划。王先生适合的目前是各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可以充分发挥他形象好、英文优秀、学历高的特长,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景发展。
在做好职业规划后,要稳健地一步一个脚印实行。当今社会略显浮躁,面对他人的事业成功、高薪诱惑,很多人从而失去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急于求成。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有针对的训练,将对你的个人定位以及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建议多多进行学习。职场新人要注意打好基础,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团队精神、人际交往、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一名普通员工,首要是做好管理自己,而随着职位增长,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就相应要求更多。
要有长时期坚持奋斗的觉悟。不管做的是哪一行,若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至少三五年的心理准备。足够的专业能力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培养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走向成功。否则,如果我们经常更换所在城市,更换我们从事的行业和从事的工作,那么随着我们变换工作,我们平时积累的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圈内的人际关系,到时可能都将付诸东流。
年轻人千万不要把工作和事业、理想混淆了。不要太看重目前工作给你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多年轻人通常对最初的几份工作都不太满意,“给我多少钱,我就干多少事。”“一个月拿那么少,还想让我加班,没门!”
其实,这个时候的工作应该是能让你增加经验、处世方法、技术能力和机遇等有利于你长期职业发展的东西。与它们比起来,薪水恰恰是最不重要的。这仿佛就是一个关于“鱼”与“渔”的选择。在一个荒岛上,有两个小伙子碰到了一个钓鱼的老头。其中一个小伙子向老头要了很多的鱼,另一个小伙子没有要鱼,而是求老头教会了他钓鱼的技术。你应该能很容易判断这两个小伙子哪个更聪明一点。
那个要“鱼”的小伙子虽然暂时免了垂钓之苦,但鱼总有一天会被吃完,到那时他该怎么办呢?而那个要“渔”的小伙子虽然垂钓辛苦一点,可是他一辈子都不愁没鱼吃。
年轻人,正是求“渔”的好时机,不要满眼都是“鱼”,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等学会了“渔”,还怕将来没有“鱼”吗?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钓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摸索和判断哪些地方“鱼”多,与其他“钓鱼者”如何处理关系,如果能遇到抛掉鱼竿,用网捕鱼的机遇就再好不过了。在这个过程中,渐渐独当一面,摆脱“工作”的束缚,直奔自己的事业,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在工作中不要在乎付出了什么,而应该在乎你实际得到了什么,当然,我说的“得到”并不是金钱上的收益,这个你应该知道。
从“获得职位”到“赢得尊敬”
任何一位愿意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人,都应该懂得如何在工作中使自己能够脱颖而出,并且不让自己的努力悄无声音。
任何一位员工都不能使自己的努力显得可有可无。虽然有一些出色的上司会发现我们的努力,并给予我们相应的回报,但是,如果我们消极地等待公平的到来,那么,我们就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我们必须让别人明白:我在努力地工作,而且做得很好。
甚至有人说,一定要让人们知道你为他们做了多少事情,否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
这听起来很残酷,不是吗?不幸的是,在多数情况下这就是事实。很多人默默无闻地为公司做了许多事,而且干得都不错,但是,当公司面临危机需要裁员时,他们往往又首当其冲。
这很不公平。但单纯的事后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往往会成为被赞扬的对象。这并没有错,因为任何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不能使自己的努力显得可有可无。
此外,我们还必须知道,职位的升迁除了需要埋头苦干之外,我们还必须成为一个对公司和同事都非常有价值的人,即不断扩大个人的影响力。
一直勤勤恳恳但却抓不住升迁机会?很有可能是你“印象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管理心理学家们发现,只努力工作而不会表现的话,付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有调查发现,决定属下谁该升迁时,“印象”的重要性仅次于“相处时间”。那么,怎样行之有效地表现呢?有7个方面是你必须做到的。
1.穿着专业得体
外表决定了我们给人的第一印象,慢慢发掘每个人的“心里美”不可能,还是准备几套与你职业相称的养眼装备吧。
2.充满自信愉快
只会打扮只能给人“绣花枕头”之感,一定要抬头挺胸、目光坚定、神情愉快,这样才能传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风采。
3.办公桌井然有序
有位禅学大师说过:“一个人的房间有多乱,就表示他的心有多乱。”主管们往往认为,整齐有次序的办公室代表的是高效率及高掌控力。
4.谈论提高工作效率
叽里呱啦大谈自己的成绩只会讨人厌,相反,讨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同事帮助,可以表现出你对工作有多在乎,由此引出“高成就动机”的正面印象。
5.乐于助人
管理学研究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人”的人;因此,除了恪尽职守之外,常关心同事及主管的工作需要,主动给予协助,时时鼓励并在情绪上支持工作伙伴,会让你成为受欢迎的“拉拉队长”。
6.在压力下表现冷静
许多主管都表示,压力是最好的试金石,如果在困境中还能沉着应战,这样的属下是优先升迁的人选。
7.懂得倾听的艺术
心无旁骛倾听的同时,更要传达对对方的重视。所以,在不肯定别人已说完时别插嘴,用点头、微笑等积极回应对方,甚至动笔记下要点。
在很多人看来,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有高起点、高平台,如果岗位一般、环境不佳,那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在岗位上,我们应该用自己踏踏实实的行动为自己树立一个好的名声。这个名声不是自己吹出来的,而是由你的服务口碑所决定的。
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完美地服务,才能为自己、为企业、为顾客开创多赢的局面。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要想得到人们的赞誉,获得他人的认可,赢得良好的行业口碑,唯一的方法便是把服务对象的事情放在自己的心上。对于任何人而言,唯有“明星”式服务才能为自己赢得客户,赢得发展空间。
不要让自己的光芒盖过上司
你还未爬到足够高的位子时,哪怕你有昭耀世人的光芒,也只能以荧虫之亮示之于人。
永远让你的上司感到比你优越。在取悦他们或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不要过分显露你的才华,否则会适得其反——引发他的恐惧和不安。始终让你的上司显得英明聪慧,你就可以在上司的关照下,达到权力的巅峰。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到——不要和上司一般见识。
其一是取其字面意思。即作为下属,你的重要性不在于你总是与上司的意见一致,恰恰相反,你看问题若能与上司角度不同,甚至面对新问题你得出的推理与上司完全相反,从而促成上司作出更为正确的决策,你才堪为上司的好帮手;
其二是人们一般用此语的意思。即作为下属也不要对上司求全责备,同样需要多一份宽容,多一点耐心,不要计较上司对自己一时一事的误解。上司也是人,犯错误的时候也很多,不过他所犯错误可能在你有所不知的层面上而已。他前后不同的要求,多半是他对事态的了解逐渐深入所致,并非他生就不守信用。
为什么不能从容面对你的上司?
上述道理知易行难。做不到,工作就不顺。事实上,经理人的苦闷很少源于工作本身,更多的是源于不能从容面对自己的上司。从自身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
自身局限
作为下属,一般相对上司来说资历较浅,再加上位低、权轻,信息渠道不比上司广泛通畅,因此难免见识不如上司。但上司也有其局限,且往往他之局限正是你之优势。你的“愚者一得”也许恰好能弥补他的“智者一失”。明白此点,你就应该多从上司的局限处着眼,而不是蜷缩于他之优势和己之局限构成的困境而不能突围。
面子问题
说错了怕上司责怪伤自己面子,与上司看法相左又怕伤了上司面子。其实,有智慧的上司(至少在内心)更看不上唯唯诺诺之辈。孟子有“说大人,则藐之”,其实就讲上下沟通要抛开“级别”的顾虑。提不同看法伤小面子,促成正确决策维护大面子,这个账要算明白。
不了解上司
虽然自己也是某个层面的上司,但要客观了解这个角色,仍需要磨练,包括接受多个风格迥异上司的领导及必要的自我剖析。
比如,上司有时反应过度,他可能只是迁怒,这本属人之常情。某上司有一次对手下说:“我骂你是迁怒啊!”手下顿时涕零。迁怒是人面对过大压力或在别处遭遇挫折时的情感释放,下属若知晓此点就不必太放心上(而有涕零之屈),因为通常上司所经受的压力会更大。相反,若条件反射,立马血脉贲张,则不免智力下降,越辩越错。职业“痛苦指数”就会直线上升。
其次,上司所说并非全是刚性指令,很多时候他只不过是在和你探讨。由于双方有位势落差,下属很容易将上司的所有话语当做一言九鼎的决定,而在执行中缺乏应有的权变。事实上,工作中极少决定是“覆水难收”的,大多数决定都有随机调整的可能和必要。了解并扣紧工作背后的目的,主动性、灵活性及工作效果就会大为提升。
为谁工作
可以有很多有道理的答案。但作为下属,我们常常滑向为上司而工作,甚至“以避免上司责骂为工作底线”会成为我们的下意识。其实,最划算的答案是为自己工作——为提高自信心、增加工作经验、获取克服困难的喜悦、丰富阅历等,总之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含金量及使工作更加开心最为要紧。上司是我们必然遭遇的诸多相对不可控因素之一,而自己的心态及职业收获的可控性相对较高。因此,不尽理想的上司不足以成为我们懈怠的理由。退一步想,即便只为每天下班后的好心情,理顺手头工作也是很值得的。
要做一个从容的管理者,就要学会不要和你的上司一般见识。天空中的群星,只能有一个太阳,永远不要遮住太阳的光芒或与太阳争辉。淡出天幕中,设法突出和增强主星的光芒。天上的群星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它们也许和太阳有关系,而且和太阳一样会闪耀,但它们绝不会和太阳同时出现。
把握时机,勇于向领导“秀”出自己
在职场中,很多员工总是埋怨自己没有遇到伯乐,埋怨自己怀才不遇。但是反过来想想,你是否主动让伯乐看到了你这匹“千里马”呢?千里马若不放歌长嘶,也难能引起伯乐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