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把握好教育时机,三分钟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1)
品德决定成败,性格成就未来。品质的塑造与培养是教育一个优秀孩子的前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职场妈妈再忙也能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因为只要把握好教育时机,职场妈妈也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
爱心培育不费力,妈妈可以随机设计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但她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爱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孩子爱心的培养也是孩子成材的关键。因此,职场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爱心,这对塑造优秀孩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的职场妈妈觉得,孩子有爱心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似乎不需要知道怎样去培养孩子的爱心,他们关注最多的是对孩子智力上的开发,忽视对孩子爱心的培养。职场妈妈不知道一个孩子缺少爱心时,该会变成什么样子,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孩子因为缺乏爱心,会做出一些令妈妈心痛的事。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一所重点中学念书,成绩倒还不错,这令孩子的父母感到很宽慰。但同时使他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孩子一点也不会体贴人。
一次,父亲在厨房里切菜时,手指被刀切伤了,他向孩子发出求助时,正在看电视的孩子半天才起身过来帮父亲包扎,还发了一句“什么事都要找我”的牢骚。还有一次孩子看见母亲生病躺在床上,放学回家进家门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在躺着,那我晚上吃什么呀?”
看到妈妈遭遇这样的境况,孩子就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这怎能不让妈妈感到寒心。正是孩子爱心的缺乏,才是造成孩子这种状况的原因,因此,职场妈妈要学会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一个端午节的早晨,6岁的儿子小林正在客厅兴致勃勃地玩他的玩具。这时,在厨房的母亲把他叫到面前:
“小林,把这几个粽子送到对面的阿强家去。”
“为什么呀?”儿子不解地问。
“因为阿强的妈妈在住院,家里没有人包粽子呀。”妈妈回答,“阿强的妈妈不在家,一定感到很伤心,我们又是邻居,应该照顾他一下。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想你会把这几个粽子送到他家的。”
小林显得很高兴,拿过粽子就出门了。也没有几步路,不一会,就敲开了阿强家的门。
“什么事?”开门的正是和他年纪相仿的阿强。
“我妈妈说你妈妈在医院里养病,没有时间包粽子,叫我送几个给你吃。”小林说完,就把粽子递了过去。
阿强很高兴,热情地把小林拉到屋里,收下粽子后,马上拿出了很多玩具和小林一起玩。到小林临走的时候,阿强还让小林选一个喜欢的玩具送给他。回家后小林显得很开心。
第二天,小林从幼儿园回家就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们幼儿园里有好多小朋友都没有粽子吃,好可怜呀!明天,我多带一些分给他们,好吗?”
“那当然可以啦!”母亲高兴地回答。
在这个事例中,母亲在培养孩子的爱心时,并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去告诉孩子要“如何如何”去做,而是在生活中让孩子用实际行动去感知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这就是所谓的引导教育。
小林的妈妈随机设计了一个“送粽子”来培养小林的爱心。因为送粽子,使小林得到了阿强的“热情款待”,更使他感受到了自己爱心得到回报的那种快感和满足,这种体验使小林的爱心得以强化。孩子一旦有了爱心,他就会把爱心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第二天他就会注意到其他小朋友也需要粽子。所以,用实际行动来培养孩子的爱心,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职场妈妈在培养孩子爱心的时候,可以随机设计一些帮助人的小事情让孩子去完成。在生活中,这些小事的设计也许就是职场妈妈举手之劳的事。比如,在公交车上对孩子说:“你看那个老爷爷年纪大了,我们给他让个座。”或者在马路边上看到乞讨的残疾人,可以对孩子说:“看那个老奶奶多可怜,把这一块钱给他。”因此,对于孩子爱心的培养,职场妈妈要会利用身边的一些小事,让孩子去做,这样,在孩子的心里,就会慢慢地滋生出爱心来。
在你随机设计的这些事件中,孩子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成长,这样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一个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所以,在职场妈妈给予孩子无限爱的同时,也要随机设计一些生活环节,引导孩子拥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职场妈妈教子私房话
职场妈妈在培养孩子爱心的时候,可以随机设计一些帮助人的小事情让孩子去完成。在生活中,这些小事的设计也许就是职场妈妈举手之劳的事。
注意利用善行,上班也能打造孩子的善心
职场妈妈要及时利用孩子所做的一些事,用行动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做好事”是快乐的,这样的感受多了,孩子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善良的人了。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教育家卡尔·威特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善良,并且把孩子这种品行的培养,当做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来抓。卡尔·威特常给年幼的孩子讲一些行善人的故事,同时,只要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他总是在人多的时候表扬孩子一句:“这件事我儿子今天做得很不错。”由于卡尔·威特常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孩子们从小就立志要一辈子多做好事。
卡尔·威特很会把儿子向善良的路上“引”。一次,家里来了很多人,客人们在一起聊得很开心。这时,家里的一条狗跑到客厅里来了,儿子一时兴起,一下子抓住狗的尾巴,强行把狗拉到自己的身边。在通常情况下,一般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及时进行制止也就了事了,但卡尔·威特却不是这样,他走到孩子的跟前,伸手也拽住孩子的头发,儿子对父亲的这种举动感到很惊讶,更是吓得脸色通红。
卡尔·威特对孩子说:“你很喜欢人家拽你的头发吗?”
儿子紧张地说:“不喜欢。”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家的狗也不会喜欢的,他会感到很痛的,你对它不应该这样做。”卡尔·威特对他的孩子说。
尽管孩子对待的只是一条狗,卡尔·威特也没有纵容孩子的“恶行”,他要孩子亲自感受到“恶行”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痛苦,这样从反面来让孩子感到善行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优秀的孩子,应该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职场妈妈在对孩子智力和身体培育的同时,更要用赞赏孩子善行的方式来锻造出孩子善心——这对孩子来说,引导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赞赏孩子的善行,使孩子做好事的行为及时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那么孩子就会一如继往地这样去做。因此,只要是自己的孩子帮了别人一点点忙,妈妈都要赞赏孩子的举动。有时,孩子为了帮助他人,可能会给自己或家庭带来一些损失,这时的妈妈一定不要因此责怪他,相反更要赞扬孩子这种无私的举动。如果妈妈因此而责骂孩子的善举,这就会打击孩子继续行善的信心,对孩子善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或许在下次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孩子善行的热情就会大大地减弱,甚至于有可能会对他人的难处作壁上观,因为他怕自己的善行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损失,又会受到妈妈的批评。而孩子善行的减少,他的善心也会渐渐地消退。
当然,由于孩子的生活相对简单一些,可能在生活中没有太多的“善事”可做。因此,职场妈妈还要常为孩子创造孩子善行的机会。可以来一次“节外生枝”:
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七岁的儿子从集市上购物回来,孩子走在前面,蹦蹦跳跳地一边走一边吃着冰淇淋,在后面的妈妈两手提着沉重的手提袋,累得气喘吁吁。这时,母亲突然“哎呀”一声——一不小心崴了脚。
儿子折回头,看着蹲在地上的妈妈不知所措。
妈妈对他的儿子说:“我的脚崴了,手里的东西又太重,我们走不了了。”看到儿子关切的眼神,这位年轻的妈妈又说:“如果你能够帮我提一些东西,我可能会忍着走回去。”
“那好吧,我替你拎一些东西。”儿子爽快地回答。
年轻的妈妈把一些东西分到一个手提袋里,当她感到有足够分量的时候,她把东西递到了孩子的手上。这样,与先前的状况不同了,前面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孩子,迈着踉踉跄跄的脚步,后面是年轻的母亲迈着轻快的步子,脸上还流露一丝诡秘的笑。
回到家里,孩子已经满头大汗了,小手也被手提袋勒红了。母亲放下东西,就把孩子搂在了怀里说:“今天要不是你,妈妈还真回不来呢!”
这时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喜悦,他感到了帮妈妈以后那种愉快的感觉。吃饭的时候,年轻的妈妈一边夹菜给儿子一边说:“儿子知道关心别人了,真是妈妈的好儿子。”孩子显得更加高兴了。
其实,在这个故事中,年轻的妈妈并没有崴了脚,她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善行的机会。所以,用善行来塑造孩子的善良,并不需要孩子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职场妈妈忙,并不能妨碍对孩子善心的培养,只要会利用平时的一些小事,注意从中培育孩子就可以了,因为目的是塑造孩子有一颗善心,事情的大小无关紧要,这就是教育引导的技巧。
职场妈妈教子私房话
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从小就注意善良品行的培养。可是,孩子的善良,不仅仅要职场妈妈言语的教导,更多的是需要在行动中来培养孩子。
营造感恩的环境,让孩子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也是一个孩子善良的表现。一个人千万不要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过我任何东西!”这种人无论是多么有才华,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很自私的,这样的人更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在西方有一个感恩节,西方人在这一天都要赶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吃火鸡等食品,以此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著名的仁爱教育研究所的教育专家周澜,从美国留学回来深有感触地说:“美国人的生活,并不全都是随意、开放的,在某些方面,他们显得很保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人的感恩文化。”在美国的一些集体活动,不论规模大小,他们都会举行一个短暂的感恩仪式,这种仪式通常是参会者与仪式的主持者一起朗诵感恩辞,这时的每个人都是感恩者和被感恩者。不难看出,西方的感恩文化,实际上是对人们善良品质的一种集体引导。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往往是崇尚“施恩不图报”,仿佛这样才是“君子”的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会使中国的孩子忽视应有的感恩教育。面对孩子的冷漠,妈妈常常伤心地感叹:是谁偷走了他们的爱心?
其实,在仔细观察和深刻反思之后,我们惊愕地发现:爱心的杀手正是教育者自己,他们使孩子只知道享受温馨和幸福,却不懂得对获得的东西感恩和回报——因此,对孩子感恩之情的培养,我们就不会有很好的社会环境了,这种教育大部分就落到了家庭中,具体来说就是落到了职场妈妈的肩上。
对孩子任何一种品质的培养都需要妈妈花一定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职场妈妈一定会没有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只要在平时稍加注意,哪怕上班再忙,那些聪明的妈妈也会有时间做好家教。所以,就要职场妈妈善于培育孩子的感恩情怀。有这样一个故事:
妈妈给孩子买来一篮苹果,孩子拿了一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时爸爸走过来逗孩子:“这么多好吃的,让爸爸也尝尝。”孩子不愿意父亲分享自己的东西,急得大哭。这时,妈妈连忙跑过来说:“孩子别哭了,妈妈买的苹果,也不是给你一个人的,谁都可以吃。爸爸工作很辛苦,你一定要知道心疼爸爸,给他吃一口。”随后,爸爸在孩子递来的苹果上轻轻咬了一口说:“宝宝知道心疼爸爸啦……”这时的孩子破涕为笑。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妈妈忙不忙没有多大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那些最常见的事,不让孩子形成了“好的应该由我独享”的习惯就行了,否则,就会滋长孩子自私、贪婪和非人性的意识。所以,职场妈妈要善于营造感恩的环境,孩子生活在充满爱心和亲情的环境里,他才能从最初的行为模仿到慢慢地强化,最终塑造出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冷漠,每个孩子生来都有潜在的爱心,许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懂得爱父母,而是职场妈妈不善于引导出孩子的感恩之心。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多数职场妈妈热衷于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忽视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会使孩子滋生非人性意识的思想,孩子因此认为:妈妈的爱是天经地义的,父母的付出也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孩子甚至变得无情无义、蛮横自私、冷漠残忍。如果妈妈在向孩子施爱的同时,注意引导孩子理解真爱,理解父母挚爱后面的艰辛,理解父母期望中的深情,这更会激发出孩子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
因此,要教会孩子以爱回报父母,就要引导孩子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比如给刚下班的父母递上一杯热茶,为劳累一天的父母捶捶腰腿,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等。也许父母和帮助我们的人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但感恩教育不可缺少,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感恩,会使爱在孩子的心中流动起来,能有效促使孩子不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形成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感恩是情感的回馈,会在不经意之中增加孩子优秀的因子;感恩更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能使孩子出类拔萃;感恩使孩子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它可以改善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如用感恩的心去度过每一天,孩子的心灵将得到净化,自己的人生更会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