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万事由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衣食住行篇(17)

“武术”一词20世纪初才在社会上普遍使用,青岛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当年,即1911年就有了“中华武术会”的组织;1917年北京有“武术教传会”;1919年由山东教育界创办了“武术传习所”;同年8月,由吴志清发起,王一亭、谢强公参与筹备组织了“上海中华武术会”,“武术”开始为社会公众所认可。

拳击的由来

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迹”的记载。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一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183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

我国现代拳击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最初称之为“西洋拳”。先有人翻译了一本《西洋拳术》。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国术(武术)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将拳击列为主课之一。

篮球的由来

16世纪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的球类,是篮球的前身。当实心橡皮球投入挂在运动场一边高处的石圈里面,赢队的球员就有资格获得全场观众的衣服;而输队的队长则要被砍头。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运动,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球篮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一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

体育的由来

“体育”一词,据世界体育资料记载,最早是法国人于1760年在法国的报刊上论述儿童身体教育问题的论文中首先起用的,现在国际上普遍用“Physical Eduation”泛指“体育”。它的本意是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Sport”一词一般认为源于拉丁“Disport”,它的本意是指离开工作去游戏、玩耍、进行娱乐活动等。后来逐渐形成具有新含义的一个概念,即竞技运动(竞技体育)。

我国是近百年来才从国外传入“体育”一词的,体育史界一般认为最早是留学生从日本传入的。当时还有从德国传入的“体操”一词。新中国成立后,都用“体育”和“体育运动”这些词作为体育的总概念或第一位概念。

“体育”有广义和狭义的体育,体育理论界对它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目前比较普遍且较有群众基础的观点是:它是指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依据人体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形成和机体机能提高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全部财富。

体操的由来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体育项目。“体操”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其意为“裸体技艺”,因为他们当时都是赤身裸体进行操练的,后被欧美国家采用。我国则称为“体操”。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体操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体育场馆是文化活动的中心。人们聚集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进行体育运动,而且也是来了解艺术、音乐和哲学。

体操在我国古代叫做徒手导引。导引的原意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就是指呼吸结合身体运动的体操,这是我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养生方法。后来道家扩大了导引的概念,将各种养生方法都称之为导引了。

我国在西周初年开始有了养生观念。殷末遗民箕子所写的《洪范》一书中,提到了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其中的寿命长、没有祸害和残病、终老在家里,都是和养生联系的。在西周的颂歌里,已有了“万寿无疆”“如南山之寿”等颂词。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部分篇章撰写于战国时期,书中说:“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不亦晚乎!”作为一部医书,不仅提到预防的重要性,而且还提出许多预防的措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这说明当时社会对养生科学已经有了相当正确的认识。

《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人体也需要运动。人体的外部运动能促进人体内部精、气的流动,从而增进健康。正是在这种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推动下,战国时期才有了专门研究养生的“导引之士”。他们通过研究和观察,模仿生物活动,创造了熊攀树、鸟伸翅的象形动作,以操练身体;并且有了“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的散步消食健胃法。

现代体操项目传入我国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太极拳的由来

明清两代养生学发展最大的成就是创编了《太极拳》,并开展了太极拳运动。关于《太极拳》创编的年代,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般人认为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的。《温县志》载陈王廷的《遗词》,其中有这样一段:“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太极拳取名来源于宋代哲学的《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明代的内家拳主练气,以静为主;外家拳主练力,以动为主。太极拳吸取内外家拳术的精华,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所以称之为太极拳。

现在太极拳运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经过养生科学家的分析鉴定,认为太极拳是世界上一种最好的健身运动。它具有锻炼身体的多种功能,内功和外功结合,使呼吸、意念与运动三者和谐统一,“以意导气,运动四肢,气遍全身”。它的动作和缓而又连绵不断,“行同乎流水,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各种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从事锻炼。

“马拉松”的由来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为什么不是整数呢?

这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斐迪皮德斯的士兵回去报信。斐迪皮德斯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由于战前送信没得休息,这次又跑得这么快,身体受到了损伤。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上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斐迪皮德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铅球的由来

铅球的重量为什么是7.257公斤,又为什么要保留三位小数呢?这得从铅球的来历说起。

1340年在欧洲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批炮兵,用的是火药炮。炮弹是用铁铸成的,样子像个圆球。一个炮弹的重量是16磅,合7.257公斤。士兵们在休息时,用炮弹推来推去玩耍,逐渐地发展成为锻炼身体的方法,后来被列入了田径运动项目。但有人觉得铁铸的圆球体积太大,使用起来不方便,就改为铁壳里灌铅,成为铅球,重量仍为7.257公斤。由于铅的比重大于铁的比重,在重量不变的条件下,铅球体积比铁球大大缩小,用起来可就方便多了。不过现在7.257公斤(四舍五入为7.26公斤)的铅球,只限于男子比赛时使用。女子比赛的铅球为5公斤,却不再保留小数。

奥运圣火的由来

奥运会期间在主体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圣火,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古希腊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到阿波罗太阳神偷取火种,带到人间,火到人间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规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须向他祭祀。于是古奥运会开幕前必须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克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三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谕停止一切战争,开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后,1912年顾拜旦提出了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建议,1928年开始实施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仪式。

运动会中进行“火炬接力”活动,是从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德国长跑运动员到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火炬,然后一个接一个把火炬传到柏林的运动场。我国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首次举行了“火炬接力”活动。

奥林匹克格言的由来

“更快、更高、更强”(Citius,Altius,Fortius),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迪东是顾拜旦的好友。189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1920年在第6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构成部分的决定,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顾拜旦本人在推崇“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又大力主张把“团结、友谊、和平、进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现今已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世界体坛的宗旨,而且还成了全人类所需要、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标。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是奥林匹克的信念。这是顾拜旦于1908年7月24日,在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所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所引用的在圣保罗组织的运动员颁发仪式上宾夕法尼亚主教的一段话:“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还作了精辟的解释:“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

“参与”的可贵之处在于“参与者”有着高尚的品质、真诚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理想的追求,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名次和奖牌。在参与中,运动员们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才能在更快、更高、更强之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参与”意识正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绝大多数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支柱。

奥运五环的由来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1914年6月15—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