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确目标:方向正确才能用好时间(3)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两位女士写信给我,说她们读了一些成功书籍之后,便开始运用其中的原理和原则。她们在信中表示,我为她们找到了可能的新境界,使她们尝试了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计划。
她们知道了行事的限制,于是又谋划了事业发展的范围,因此,她们得以自由自在地去从事下列的事情:
写一本儿童读物;
写一部剧本;
写一部神秘小说;
筹组一个公司;
想了两个新的游戏,准备投给杂志。
所有这一切,她们仅仅花了一年时间。
“我们两个都有全天上班的工作。”她们还说,“请不要叫我们慢慢来,我们在享受我们人生的乐趣……如果遭遇阻碍,我们会想办法——办法自会出来……我们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感谢你……”
她们自己设定目标后,克服了她们一直无法克服的实际障碍,大大地感到了使她们向前迈进的价值,最后又让她们的成功机运在她们的创造能力范围之内发生了作用。
你也许不必像她们那样设定那么多的目标,也没有必要像她们那样雄心勃勃,不过,你和她们一样拥有成功的潜力,你要把它发挥出来,而不要阻塞它。
上天让你生存于世上,并非叫你郁郁寡欢;上天给了你获得成功的能力,你必须加以运用。
假如你有困难,假如你遭遇了障碍,那只说明你和大多数人一样。海伦·凯勒一生的故事应该是人尽皆知的,她克服了机能上的障碍,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你也许不知道著名的护士南丁格尔,她原先患了很重的忧郁症,但她的慈善服务使她相信:她并不是在垂死之中。
只要你相信自己,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你的成就将会使你自己感到惊奇。
你觉得人们有趣吗?或者,你觉得他们讨厌吗?你是否愿和别人交往?或者,你是否避免与人打交道?
你和别人的关系,也是你要着重注意的。这些关系相当复杂,许多人低估了它们的复杂性。我们的友谊极有改善的必要。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挡住真正友谊之道的问题很多:矛盾冲突、禁忌、毫无理由的怒气、缺乏聆听的能耐、自我中心的态度、多年的宿怨、不能容忍个别的差异……如果把妨碍人们彼此友好交往的要素编列起来,将可以编成一本目录。
但是,真理永远不会被遮掩住。在人类关系中,假如我曾看到什么的话,就是我们的倾向摩擦——往往非常委婉。这里面有你我潜在的内伤、隐晦的误解、预想的胡闹,其间有难以治愈的情感创伤——如果可以治愈的话。我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对别人发生误解,我也犯过不少错误。
当你觉得受到伤害时,绝不可避不见人。不仅如此,你应该积极地去想办法改进与他人的关系。你只要这样去做,就会获得极大的快乐。人类交友的能量与快乐的能量,具有极大的关系,都是可以开展的。
你可以使这种交友的艺术,成为你人生的最大目标之一。实际说来,你应该把它视作你人生中最大的目标才是。
目标越具体明确越好
志向远大,是要使自己的目标保持在一个高尚的层面。崇高的目标表现在:吸引巨大财富,不排斥财富。但这种目标必须以不破坏社会的法律、社会公德以及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标准。否则,你的成功不会被人们承认不说,还将遭到唾弃和正义的惩罚。
事实上,许多真正凭借强大愿望而获取巨大财富的佼佼者,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是常常乐于与别人分享成功的愉悦,或者把精神财富如创造财富意识、理论、思想传授给别人,或者把物质财富无私地回报给社会的。
他们称这叫“壮丽的着迷”,许多值得人们敬仰的百万富翁都是如此,足见创造财富是多么纯洁与崇高。
目标具体,也就是说,你必须确定你所要求财富的数字,不能空泛而论,如:我这一生决心要赚很多钱。一定要明确,不能只停留在“我想拥有许多许多的钱”上。
在半个世纪前,洛杉矶郊区有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才15岁,他拟了个题为《一生的志愿》的表格,表上列出:
“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谱;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
他把每一项都编了号,共有127个目标。
当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行。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佐治亚洲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洛莱兹探险。他按计划逐个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49岁时,他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
这个美国人叫约翰·戈达德,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一切荣誉。
你如能像他一样明确目标,有一天,你也会发现自己是那个走得最远的人!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支柱。
爱因斯坦为什么年仅26岁时就在物理学的几个领域做出第一流的贡献?美国波士顿大学生化教授阿西莫夫为什么能够令人难以置信地写出两百余部科普著作?达·芬奇为什么能成为“全才”?仅仅是由于他们的天赋吗?试想,当时爱因斯坦二十多岁,学习物理学的时间不算长,作为一个业余研究者,他的时间更是极为有限。而物理学的知识浩如烟海,如果他不是运用直接目标法,就不可能在物理学的三个领域都取得第一流的成就。他在《自述》中说:
“我把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噬短暂的一生……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
爱因斯坦的做法有哪些好处呢?
其一是可以早出成果,快出成果。
其二是有利于高效率地学习,有利于建立自己独特的最佳知识结构,并据此发挥自己过去未发挥的优点,使独创性的思想产生。
这种方法还可以使大胆的“外行人”毅然闯入某一领域并得以取得成就。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发现就是有力的例证: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者是沃森和克里克,两人当时都很年轻(沃森当时仅25岁),而且都是半路出家。他们从认识到合作,从决定着手研究到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历时仅仅一年半。可以说,如果沃森他们不是直逼目标,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的。
对准创造目标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知识也可以进入创造状态,而是指只有在阶段时间内集中精力掌握某一领域所具备的知识,才能较快地取得成果。
当有令你朝思暮想渴望得到的东西时,你应该怎么办呢?
“罗马不是一天之内建成的!”你一定听过这句话,一定从这句话中很清楚地知道了凡是杰出的成就都是历尽多年努力才能获得的道理。
一切有志者都想成功,憧憬着“一步登天”。但要把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尚需付出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劳动。那么,为什么要抱怨自己“不会一鸣惊人”,“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不够聪明”呢!
体育运动员在一个赛季开始之前,他们都要常年累月地进行训练。通过训练,他们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力求每天都能提高一点,这样,到了比赛那天,他们才可能创造出好的成绩。
每个成功也只能如此: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时间,就是耐心和努力。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托马斯·摩尔根说得好:
不要把志向立得太高,太高近乎妄想。没有人耻笑你,而是你自己磨灭了目标。目标不妨设得近点,近了,就有百发百中的把握。标标中心,志必大成。
尽一切努力实现你的目标
每一个想取得成功的人都明白,进步是靠不断地努力得来的。例如,房屋是由一砖一瓦砌成的;足球比赛的最后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着一个一个的顾客的购买造成的。所以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成的。西华·莱德先生是个著名的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4月号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忠告是“继续走完下一里路”,下面是其中的几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在缅印交界处的树林里。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要在八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的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才走了一个小时,我一只长统靴的鞋钉扎了另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像硬币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样,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想不开。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