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垦局当通讯员的日子里
任永生
我叫任永生,在农垦奋斗了40多个春秋,亲身经历了宁夏农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农垦成立60年之际,我回想起了曾经在农垦局当通讯员的一段经历。
我是1959年调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厅农垦局的。196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局成立了,局长是雷震,副局长是袁立刚、杨诚忠、金占鳌、张诚友。
当时的农垦局设在银川市利民南街(原铁匠巷),在一座面朝西的四合院内。这所大院原是国民党军需处处长王宽的家,红色的双扇大门,经过门房面对大门的是上房,青瓦土墙两明一暗,两侧是两栋厢房,后院是新建的一栋平房和伙房。局领导在上房及后院的平房中办公,其他办公室都设在厢房中。办公设备很简陋,除局长办公室(即会议室)有一个很大的像乒乓球案子的大桌子作会议桌,上面铺一块绿色的台布。其他办公室均是木制的一桌、一椅和一文件柜。局长、副局长的办公室还兼作会议室和会客室,只比别的办公室多几把椅子。
局长办公室的编制包括机要秘书、行政秘书、总务、收发、打字、通信等人员;生产科有农林牧、农机、植保、技术推广等技术干部;计划财务科除计划、财务、出纳、物资调配等还一并管理下属单位的物资供应站(主要经营农机配件)。此外,还有组织人事科及自治区安置办公室,安置办公室管理下属新城贸易巷支宁人员接待站和银川上海新村的支宁干部接待站。局机关设置约30人。当时的农垦局只有一辆吉普车供局领导及干部下场用,自行车两辆,一辆主要供总务给食堂购粮、油、菜及办公用品,另一辆供局通讯员使用。
农垦局的工作特点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从局长到一般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深入基层调研、蹲点。有的女同志还在产假内就背着小孩子乘火车、长途车到基层蹲点,帮助农场指导生产,传授技术。还有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就下地劳动了。
1960年秋,在自治区党委的倡导下,农垦局在全系统开展动员职工鼓干劲、长志气、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办场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提倡干部深入基层与工人实行“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关心职工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活动。农垦局除留一位副局长及少数办事员主持日常工作外,其余人员均在局领导的带领下自带行李到水稻面积较大的、浙江支宁青年较多的前进农场二站六队同职工实行“四同”。由于连队无空房,我们只好自己搭建帐篷,并在地上铺上稻草。由于该连队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度高,只两天的工夫铺的稻草和褥子就湿的像雨水淋过一样,无法再住人。后来农场只好临时提供了一些木板,木板的两头用土坷垃一支,一张简易的大通铺就在帐篷里支好了。
在与职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活动中,由于机关的干部粮食定量标准比工人低,干部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还要和工人干一样的农活,有时还要加班加点,个别干部的腿部出现了浮肿现象。干部每天在食堂打饭时还要主动接受工人的监督,以防搞特殊化。为了节俭,我们只好吃了西瓜再将西瓜皮削了,拌上盐作小菜。
一次,局里有一个保密急件要送暖泉农场及局“四同点”,我晚8时乘火车并随车托运一辆自行车,带有“四同点”同志们的一个月粮票、局领导的一支配用手枪、机关的个别家属给带的几个香瓜和给一女同志买的两个杂面馍。在暖泉火车站下车后,我便到托运室提自行车,等我提出自行车其他旅客都已走光了。车站离暖泉农场场部还有十几公里,当晚乌云密布,天黑得伸手难见五指,我顺着车站微弱的灯光,把提包往车把上一捆,推上自行车沿着场部那高低不平的土路上独自前行。路面稍好些时,我就一手扶把,一手打着手电筒照亮,遇着坑坑洼洼很难走时,只好下车推着走。自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艰难的前行时,突然一个轮子掉到大坑里,手电筒的灯泡也给摔了。天黑漆漆的,四周一片寂静,面对陌生的环境我心里虽然害怕,但嘴里还不停地念叨“:不怕不怕,要坚强要坚强。”在着急、孤独无助的情况下,我摸着黑推着自行车不知是跑还是走,急了一身汗。最后还是决定推着车,抓着包,一分钟也不敢停,硬着头皮向前奔。当看见场部的灯光时,才松了一口气,擦了一把汗,骑上车向场部方向奔去。到场部看到杨文章场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我一头扎进了他的办公室,一时间腿就软了,到家的感觉涌上心头,像委屈的孩子见了亲人一样,真想大哭一场。我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还是忍住没有流下来,因为这是通讯员的本职工作。杨场长叫食堂给我做了一碗饭。第二天有一辆去汝箕沟拉煤的卡车顺路把我送到了前进农场“四同点”。
工作中的任永生
当我到“四同点”后,把应分发的文件、粮票等交清后,两个杂面馍引起了局领导的重视。在“四同点”中搞特殊化是万万不可的,在晚间学习中对我提出了批评教育。对我来讲一场有惊无险的事刚过,又接受了局长的谆谆教诲,真是让我终生难忘。
为了方便工作,后来局机关由前进农场搬迁到新建场的平吉堡农场三队未被开垦的一号地安营扎寨,建机关农场。当时增加了农垦局越剧团、汽车队两个单位的人员。一排整齐的帐篷安扎在了一个风吹沙石跑,不见树木少见草的戈壁滩上。这里不仅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极差,沙尘暴一来更是遮天盖地,帐篷被掀翻是经常的事。
为了改良土壤,杨诚忠副局长带领局广大职工,早6点起床,背着背篓沿着银巴路或西干渠沿线放羊拾粪。杨副局长用的铁锹是平吉堡修造厂的一位老工人专门打造的,比一般的铁锹大一号,号称“三锹一担土”。白天大家平田整地,晚上在帐篷里点上汽灯组织学习,开展“双反”运动。杨副局长用他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带领大家开荒造田,在“四同”期间,同广大职工及技术人员总结了一套改造盐碱地种植水稻及开荒造田的先进方法。
由于农场基本上是建在很少有人居住,交通电讯设施相当落后的荒郊野外,以马车、毛驴车为交通运输工具,大卡车或拖拉机极少,更谈不上小汽车了。上通下达的任务主要靠信函、电报发送、邮寄。区办公厅每天的文件交换,紧急函件靠通讯员坐大车,乘班车,骑自行车等方式送达。由于邮电局经常把电报当信送,总是无法按时送达,所以通讯员成了唯一的信件传递者。
1961年7月的一天,农垦局银川留守处送来了加急绝密函件,说中央政治局委员、农垦部部长王震同志来宁视察连湖农场,要求农垦局做好接待工作。当时雷震局长正在连湖农场检查工作,在平吉堡机关农场的杨诚忠副局长决定派人连夜把文件送往农场交给雷局长。由于路途遥远,道路状况不好,沙路难行,最后确定用接力的方式送达。由局派通讯员将信函送到连湖农场三站(现黄羊滩农场场部旧址),再由连湖农场三站总支书记派熟悉连湖农场场部道路、责任心强的同志连夜把信送到农场场部。由于平吉堡到连湖农场三站无正式道路,只有修西干渠时留下的旧车道,该路段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常有狐、狼出没,可事关紧急,我也顾不了许多。检查完自行车,拿好提包、手电筒及食堂专门为我烙的一张饼,我就上路了。当时农垦局没有人从这条路上走过,个别人只知道大的方向,我只好在明亮的月光下顺着西干渠往南走,到渠边有棵树的地方往西,就能看到修西干渠时被拖拉机和马车压出的一条道,再往前就看见一排土窑洞发出的亮光,终于到了连湖农场三站。
当我把信交给三站总支书时,他立即就派两人下山去农场场部送信。后来,据说杨副局长派我去连湖农场三站后,怕我一个人夜行碰见狼,一夜未睡踏实。由于三站同志连夜奔走,使我圆满完成了任务,第二天一早便赶回到了平吉堡驻地。说实在的,当时想起来真有些后怕,但也很高兴,因为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局领导的表扬。第二天,从连湖农场传来了王震部长视察农场后在农场全体干部会议上传达的讲话精神,大家都很兴奋。
在农垦局当通讯员期间我跑遍了各个农场。有一次,我到渠口农场送信,自行车托在火车上。晚上10点左右,到枣园车站下车,由于停车时间短,他们没把我的自行车卸下车,一直到石崆车站才卸下来。从枣园到农场还有16公里的路我怎么走?夏天还好,冬天夜里极冷,戴着皮帽口罩都冻得人鼻涕往外流。在车站里寒风刮的人无法站稳,脚都冻僵了,加上心里又急,我只好求宿在老乡家里。老乡给我煮了一碗稗子米粥,喝下去身子才暖过来。晚上睡在老乡家,只有一个红色的旧棉毯,炕烧得很热,朝上的半边身子很冷,朝下的半边身体又烫。这样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早上到车站,碰到渠口的拖拉机来枣园车站拉货,我随即搭车去了农场。蒋场长看完信后要赶去银川开会,他就派了一辆拖拉机把我俩带到了石崆车站,我才取到了自行车。蒋场长又同车站联系,正好有辆火车要路经石崆到银川,在石崆停一分钟,到银川也停车,我们两人带着自行车坐最后一节车厢到了银川。
在我当农垦局通讯员的几年里,我看到、听到了许多农垦干部职工的感人事迹。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发宁夏、建设宁夏,他们中有一大批浙江支宁青年、城市知识青年、复员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北大荒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来宁干部及其他职工、家属与其子女。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他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身先士卒,艰苦创业,开荒种田。在三年困难时期忍饥挨饿,实行自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坚守岗位,埋头苦干,硬是在白茫茫的盐碱滩上,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建成了农、林、木、副、渔产业,农、工、商、建、旅游综合经营,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国营农场。他们中,有许多人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涌现了很多英雄模范人物,不少人对宁夏农垦事业的发展,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光辉事迹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宁夏农垦是我涉入社会的起点,我在老前辈、老领导身边工作多年,得到了他们的谆谆教诲。他们是我走向社会的启蒙老师,他们那种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艰苦朴素、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平易近人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任劳任怨,坚持党的原则的工作作风一直激励着我,教育我要努力学习,对工作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开拓和奉献精神,培养了我的不畏艰难困苦的工作作风。
人的一生,有些事是不会忘记的。在农垦工作的40多年里,在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从一个普通群众到一名共产党员,从一个普通的通讯员一步一步走上了场级领导岗位,为党的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真是:
忆昔日,创业艰难。
看今朝,欣欣向荣。
展未来,任重道远。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垦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农垦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灿烂!
作者简介:
任永生,1941年出生,195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农垦局、平吉堡农场、西夏贡酒厂、银川糖厂担任通讯员、会计副场长、总经理、纪委书记等职。2000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