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情报的研究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言

1.科技情报的前世今生

情报是什么?科技情报又是什么呢?

要了解情报这个概念,就要了解信息、知识和情报各自的概念,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信息:现代科学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它是个极度宽泛的概念,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宇宙空间到人类之间、动物之间,从宏观到微观,从生物到非生物,时时处处产生信息和信息交流,信息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

知识: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信息集合。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人类信息,是系统化的信息。

情报:情报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研究而产生的知识,是进入人类社会交流系统的运动着的知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它不仅是传递中的知识,而且是通向未来的桥梁。总体来说,情报就是系统化的知识。科技情报就是对通过公开渠道和合法手段获得,且用于科技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而得到的知识,它的主要载体形式为:科技期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技术标准和科技图书等。信息、知识和情报的逻辑关系如图所示。

信息、知识和情报的逻辑关系[1]

历史演进

萌芽 情报的历史悠久,人类自从有了生产实践活动就有了情报。我国广义的科技情报工作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是开展得最早的。孔子在整编诗、书、礼、仪、乐、春秋六书时就采用了文献报道的重要形式——文摘。西汉刘向总结的文献分类、编目、提要等经验,奠定了我国图书馆学、目录学的发展基础。我国的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和火药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则是一次科技情报的重大转移,这次转移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科技情报真正登上历史舞台,以一种职业出现,那得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产生说起。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自然科学得到发展。达·芬奇、伽利略以组建学术小组的形式开始进行科技情报的交流活动。1665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创办了最早用于传递情报的科学期刊——《皇家学会哲学汇刊》。1821年在瑞典出版的《物理科学进展年报》和1830年在德国创刊的《药学总揽》(《化学总揽》的前身)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情报刊物。

形成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专业学科分支日益增多,作为记录科研成果、传播科技知识的科技文献数量日益增多。在1889年仅小册子之类出版物,德国就出版了17986种,法国15775种,英国6067种,美国4014种。要在这样众多的文献中,迅速查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显然是很困难的,于是,一种新兴职业——图书馆和情报工作便闪亮登场。但是,当时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目录以及文献,依然难以满足科学研究对情报的迫切需求,作为专门报道、检索科技文献工具的文摘、索引等情报刊物便应运而生,文献工作从传统的图书馆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分化出来,逐渐成为独立的科技情报机构。由美国在1884年、1907年和1926年分别创办的《工程索引》、《化学文摘》和《生物学文摘》以及英国1895年创刊的《科学文摘》,都是科技情报机构创办的标志性的情报刊物。

发展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文献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还在急剧增长,各学科文献相互交叉渗透、品种繁多、语言复杂,如果没有科技情报工作,任何科学研究人员都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力量去取得他所需要的各种情报资料。例如,一个化学家仅仅浏览一遍当年发表的论文就需要花费48年的时间。于是,科技情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组织的科技情报工作相继出现,各种类别的情报服务机构纷纷成立,许多国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情报中心和国家情报体系。1939年,还处于希特勒占领时期的法国,就成立了科技文献中心,出版《文摘通报》,报道国外的科学技术;美国在战争结束的1945年,就在商业部建立了专门收集、整理德国、日本等战败国科技情报资料的机构——出版局(美国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NTIS);1952年前苏联成立了全苏科技情报研究所;1957年日本成立了日本科技情报中心。到1976年,全世界已有53个国家成立了国家级的科技情报机构。进入21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适应本国发展的科技情报机构。我国于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现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目前,形成了以国家部委和省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三级为主的科技情报系统,隶属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科技情报服务,从事科技情报工作的人员有4万多人。

角色与作用 科技情报是人类的第二资源、无形的财富,是科学研究的尖兵,是产品开发和挖潜改造的先锋,是技术成果引进、推广和应用的助手,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生命,是决策、规划和计划的参谋,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是构成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善于开发、利用情报资源,就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改名插曲1992年9月,原国家科委决定在科技文献工作中以“科技信息”取代原有的“科技情报”。此后,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全国25.5%的情报机构将名称改为“科技信息研究所”,而74.5%的情报单位至今仍沿用“科技情报研究所”称谓。而“情报是否需要改名”、“情报应该改成什么名称”、“情报改成信息是否妥当”却引起了一系列的讨论与争论。围绕这场改名争论,业界分成两派——信息派(主张用科技信息名称)和情报派(主张用科技情报名称)。经过10余年的争论与发展,两派达成初步共识:科技情报是有价值的科技信息,科技情报是深层次的科技信息研究。

2.区域科技情报的提出

(1)定义:区域科技情报是指区域内的各类科技情报机构通过利用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为各自的层次和领域内的各类科技情报需求主体进行的服务与研究。

(2)区域科技情报服务主体:主要包括综合性科技情报机构、专业行业科技情报机构、企业科技情报机构三类。目前,我国大陆省辖地级行政单位共333个,其中包括283个地级市,因此地市级综合性科技情报机构是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科技情报机构。

(3)区域情报需求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民间组织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

(4)地市科技情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一是整合科技资源,做好区域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服务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围绕政府宏观需求,对与科技相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问题进行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情报研究,并提出研究报告和解决方案,为科学决策服务。三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情报服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