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缘起
2014年,我开始在阿里云进行深度学习平台优化,使用了开源框架Caffe,其间在多种GPU服务器上部署运行,同时也根据内部业务需求修改源码,研究基于FFT的卷积层加速方法(有幸与Facebook AI Research Yann LeCun老爷子同时做同一件事)。在学习和修改Caffe源码过程中根据个人理解写了数篇博客,本是无心插柳,孰料有一天博文视点编辑@永恒的侠少找到我,建议将博客内容进一步扩展为一本深度学习入门书,贴近实际,让更多读者走近这个如火如荼的领域。理想远大,现实残酷,互联网公司的工作强度大,常常加班,还要抽时间梳理写作思路,迟迟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书稿。熬夜艰辛,码字劳苦,时而思如泉涌,时而困顿踌躇,磨蹭半年有余,总算付梓。
在写作过程中,从头到尾重新审视了一遍近年大火的深度学习技术,提炼了经典论文的精华,深深为其近30年的坎坷历程唏嘘不已。我们目前看到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基本理论可能比我们的年龄都要大,受限于当时计算能力不足,数据集也相对匮乏,深度学习一度陷入研究低谷,直到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日益增长的数据和计算能力为深度学习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和土壤,也为其突飞猛进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在物质和文化如此繁荣之时,有更多的人愿意思考未来——一个充满人工智能技术的时代。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很多科幻电影中的技术正在成为现实,这一切都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和相应软硬件系统的发展进步。通过本书内容,读者将逐步走进深度学习,了解其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书读者
本书非常适合以下读者:
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用深度学习完成设计的计算机或电子信息专业学生;
准备开设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实践课的授课老师;
学习过C++,希望进一步提升编程水平的开发者;
刚入坑的机器学习、语音、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研发或算法工程师。
致谢
首先要感谢@永恒的侠少从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我,出版深度学习入门书籍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然而,真正执笔才发现困难重重,业余时间常常被加班挤占,进度一拖再拖,在侠少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地敦促下才将毫无条理的博客风格文章整理成书,自己也从中重新认识了深度学习,克服了拖延症,战胜了懒惰。
特别感谢我的爱人@晓曼在我情绪低落无心写作时给予的悉心照顾和支持,一次次谈心让我转换新的思路,跳出局部极小值点,坚定迈向下一个目标。
感谢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年过花甲,不懂我写的“深度学习”是什么,但他们知道我忙,知道我在为了理想付出,每次打电话都记挂着我,一次次叮嘱少熬夜。掩卷深思,自己欠父母太多,只愿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陪他们。
在阿里云工作已有近两年时间,非常Nice的同事们也对我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感谢老大@长仁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环境,让我有机会接触最新架构CPU、GPU、Phi、FPGA,通过一次次折腾机器,不断打怪升级攒经验。愿2016年我们的阿里云高性能计算服务(https://www.aliyun.com/product/hpc)随深度学习技术一起牛X一起飞!
感谢CaffeCN社区(http://www.caffecn.cn/)的@辛淼博士创建国内最前沿的深度学习交流平台,在这里聚集了一批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CS硕博研究生、企业一线工程师,通过学术和技术讲座,让不同的思维火花碰撞,触发无限可能,欢迎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
感恩互联网时代,感恩深度学习领域的先驱者Geoffrey Hinton、Yann LeCun、YoushuaBengio,感恩青年才俊Alex Krizhesky、YangqingJia将生冷的深度学习理论转化为开源代码吸引了大量的热血青年前赴后继投身该领域,共建社区。
赵永科(笔名:卜居)
2016年4月于杭州蓝湾Coffee
CSDN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kkk584520
电子邮箱:zhaoyongk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