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逻辑课(最新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恰当判断:一语成就聪明人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的断定,是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反映周围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事物的情况多种多样,因此判断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判断中是否含有模态词(可能、必然等)把判断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根据判断中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将其分类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又可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又可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判断。

看似肯定的否定,大有内涵

世界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毕生反对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入侵法国后,一些德国官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一个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严厉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德国法西斯强烈的愤恨和谴责。盖世太保问的是画,毕加索回答的却是画面上的事实。话虽简短,但显得十分有力。

毕加索的回答,从语言表达上看,是一个否定词和一个感叹句;从逻辑上分析,包含一个否定判断和一个肯定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人们的思维活动不能仅限于形成概念,还必须把概念联结起来构成判断,才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对事物的情况做出各种陈述。判断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所断定,即肯定或否定;二是必有真假,一个判断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如果判断中所判定的情况与事实相符,就是真判断;如果判断中断定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就是假判断。例如说“哈佛大学在美国”“比尔·克林顿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前一个判断与事实相符,是真判断;后一个判断与事实不符,是假判断。真判断对人类的认识有重要价值,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都是由一系列真判断构成的。

判断语言形式是有明确断定的语句。判断和语句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1.判断要通过语句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按照句子的四种类型分别来看:

陈述句是表达判断的,如“他是一个篮球运动员”“大西洋不是世界最大的洋”等。因为陈述句都是对主语有所陈述的句子,无论是肯定的陈述,还是否定的陈述,都表达判断。

感叹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句中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如“这花真美啊!”“反恐怖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都表达了明确的断定,所以是表达判断的句子;另一种感叹句中没有明确断定,如“好!”“先生!”等独词句,都没有明确的断定,不表达判断。

祈使句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句中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此路不通”等,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另一种是句中没有明确断定,如“请把门关上”“请您原谅”等,句中表达的某种请求,只是说话人的一种愿望,对方是否把门关上,对方是否能够原谅,都是无法确定的,因此不表达判断。

疑问句不表达判断。如“什么是逻辑学?”“这本书是谁写的?”“你花了多少钱?”等疑问句,都是有疑而问,不表达判断。但是,反问句却不同,如“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实际是加重语气表达“我说得对”;“你这不是欺负人吗?”实际上是加重语气表达“你就是在欺负人”,这类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实际是强调表达正面的意思。因此,反问句都有明确的断定,是表达判断的语句。

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一个表达判断的语句,往往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有所省略,如毕加索回答盖世太保头目的问话时,开始只说了一个“不”字,实际上所表达的是“这不是我的杰作”,给对方以否定的回答,这里毕加索是有意把对方所指的“杰作”改变为画中所表现的事实,然后加以否定,接着就表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肯定——“这是你们的杰作”,表达了画家对法西斯暴行的谴责。

2.同一判断可以表达为不同的语句。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同一判断表达为不同的语言;二是同一语言中,同一判断可表达为不同的句型。如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可以表达为没有物体不是运动的,还可以表达为难道有不运动的物体吗?

3.同一语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词的多义性造成。例如,在五角大楼的门外,一边站着一个警察。可以理解成两边各站着一个警察,也可以理解成只有一边站着一个警察,而另一边没有。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语言层次不同造成两种断定。例如,我们一块儿去看望了患病的老师的父亲。这句话可以有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解:一是“患病的老师”,二是患病的“老师的父亲”,因此全局包含了两种断定。必须指出,同一语句表达不同判断,实际是包含歧义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中,应该避免判断歧义,办法是避免使用多义的词或词组,或者明确语言环境。

哈佛逻辑题

一天凌晨3:30,大侦探福尔摩斯接到警局电话,称发生一起命案,要他先去现场查勘。福尔摩斯立刻出了门,由于外面寒风凛冽,还有厚厚的积雪,30分钟后他才到达现场。命案发生在一户人家,穿着单薄睡衣的女主人向他描述:“我叫爱丽斯,我和丈夫夜里11点多便休息了,可是当我3:20醒来时,却发现丈夫已经停止呼吸,我意识到,他已经被人杀死。”

福尔摩斯问:“那你后来干了什么?”

“我立即打电话报警,那时我还看见卧室的窗户大开着。”她用手指着那扇还开着的窗户,猛烈的寒风吹得她连打了几个喷嚏。爱丽斯一边去关窗户,一边说:“凶手一定是从窗户进来,然后又从窗户出去的。你现在是不是应该验尸了?”

福尔摩斯摇了摇头说:“等一会儿法医来了再验尸吧!不过在他们到达这里之前,你或许乐意把真相告诉我!”福尔摩斯为什么要这样说?他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爱丽斯声称凶手是从窗户进来的,那么窗户打开至少超过30分钟,她却一直穿着单薄的睡衣,显然与常理不符。

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境遇

有一天,皇帝梦见一个人把他的牙都拔光了。皇帝问周围的大臣,谁能解这个梦。丞相解释道:“这个梦预示着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皇帝听后大怒,要对丞相处以极刑。这时正赶上阿凡提进宫,皇帝就让阿凡提解梦。阿凡提说:“陛下将比您所有的家属长寿。”皇帝听后非常高兴,立刻赠给阿凡提一件棉袍。

这段故事中,阿凡提和丞相都只说了一句话,说法虽然不同,但实际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结果是丞相要被处死,阿凡提却得到了一件棉袍。从逻辑上分析,这两句话都是表达了关系判断,只是阿凡提巧妙地用另一个关系判断代替了丞相使用的关系判断。

所谓关系判断,就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例如,“1分钟等于60秒”“6大于4”“我认识你”等,都属于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由三部分组成:

1.关系项,即承担一定关系的对象,如上例中的“1分钟”和“60秒”、“6”和“4”、“我”和“你”等。关系项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如,美国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其中包含“美国”“太平洋”“大西洋”三个关系项。在两项关系中,前边的叫关系前项,后边的叫关系后项。在多项关系中,按次序分别叫作第一关系项、第二关系项、第三关系项。

2.关系,即存在于关系项之间的某种联系,由关系词来表示。如上例中的“等于”“大于”“认识”等都是关系词,表示着某种关系。

3.关系量项,即表示关系项数量的概念,也分为单称、特称、全称。单称、全称皆可省略,特称不能省略,如“有些同学比我高”,其中“同学”“我”是关系项,“……比……高”是关系词,“有些”是关系量项。

以a、b表示关系项,以R表示关系,关系判断的公式为:a R b或R(a、b)。凡是两项的关系判断,都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因而构成关系判断的种类也是很多的。首先应当了解“关系”的性质,然后才能根据其关系性质,形成真的关系判断,进而构成正确的关系推理。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性质有多种多样,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关系性质——对称性和传递性。

1.关系的对称性。分为三种: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a也有R关系,则R为对称关系。如“汤姆与迪克是同学”,“汤姆”与“迪克”有“同学”关系,同时“迪克”与“汤姆”也有“同学”关系,则“……与……是同学”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对称关系。表示对称关系的词还有“等于”“相同”“相似”“同盟”“邻居”等。

反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但b与a没有R关系,则R为反对称关系。如“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打败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其中“哈佛大学橄榄球队”对“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有“打败”关系,而“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对“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没有“打败”关系。则“打败”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反对称关系。表示反对称关系的词还有“大于”“小于”“在前”“在后”“输”“赢”等。开头讲到阿凡提给皇帝解梦的故事,阿凡提正是利用了关系判断“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中“……比……先死”的反对称关系,推出“陛下将比您所有的家属长寿”。

非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a可以有R关系也可以没有,则R为非对称关系。如“我相信你”,“我”对“你”有“相信”关系,“你”对“我”可能“相信”,也可能“不相信”,则“相信”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非对称关系。表示非对称关系的关系词还有“认识”“喜欢”等。

2.关系的传递性。分为三种: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a与c也有R关系,则R为传递关系。如“汤姆比迪克大,迪克比哈利大,则汤姆比哈利大”,其中“……比……大”这个关系词则具有传递性。具有传递关系的词还有“大于”“小于”“在前”“在后”“相等”等。

反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而a与c没有R关系,则R为反传递关系。如“汤姆比迪克大1岁,迪克比哈利大1岁,则汤姆不比哈利大1岁”。其中“……比……大1岁”这个关系词具有反传递性。另外类似“……是……的父亲”“……比……便宜1元”等,都是具有反传递关系的词。

非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a与c可能有R关系也可能没有,则R为非传递关系。如“我认识你,你认识他,则我未必认识他”。其中“认识”这个关系词则有非传递性。具有非传递关系的词还有“信任”“批评”“关心”等。

哈佛逻辑题

当爱因斯坦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大街上遇到一个朋友。见爱因斯坦衣着破旧,朋友便问道:“你怎么穿得这么寒酸?”爱因斯坦笑了笑,回答说:“反正这里也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后,爱因斯坦因创立“相对论”学说而变成举世瞩目的“大人物”。一天,在纽约街头,他又碰到了这位朋友。朋友看见爱因斯坦,惊奇地问道:“你怎么还穿得这么寒酸?”爱因斯坦毫不在意地说道:“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请问,爱因斯坦在不同时期说的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

提示:如果互换位置,那么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大相径庭了。

听出一句话的两层含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非常博学的人,他17岁时便被父亲送到大哲学家柏拉图门下学习。亚里士多德很善于独立思考,他虽然很尊敬老师,但对老师的一些观点并不十分赞同。他曾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后来被世人广为传诵,成为一句名言。从逻辑上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联言判断。

所谓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伟大的科学家,并且,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伟大的政治家。”这就是一个联言判断,其中同时断定了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伟大的政治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同时断定了亚里士多德“爱吾师”和“尤爱真理”的两种情况,因此是联言判断。

联言判断不同于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这两种判断都是由一个判断构成,本身并没有包含第二个判断,因此,叫作简单判断。联言判断不是由一个判断构成,而是包含着其他的判断(数量不限),因此,叫作复合判断。复合判断中的每个简单判断,叫作支判断。这种复合判断还有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

联言判断由两部分组成:

1.联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如上例中“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伟大的政治家”都是联言支。一个联言判断中的联言支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逻辑上以小写的“p、q、r……”表示支判断。

2.联结项:联结联言支的联结词。如“并且”“和”“既……又……”等,如上例中用“并且”联结“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伟大的政治家”。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由联结项来决定的。联结项的语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避免自然语言的多义性,逻辑采用一些形式符号来表示,表示联言判断的联结项符号是“∧”(合取号)。这样就可以把联言判断的公式写成:p并且q或p∧q。

一个联言判断的真假要取决于它的各个联言支是否同时都是真的,由此可以总结出两条规则:1.联言支都真,则联言判断真。2.联言支只要有一个假,则联言判断假。

联言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只有三种类型:

1.并列复句,如“他有丰富的文学知识,并且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2.递进复句,如“他不但参加了考试,而且得了满分”。

3.转折复句,如“盖茨虽然在哈佛读书期间中途退学,但他在那里学到了很多”。

以上三种复句形式,虽然使用的联结词不同,各有其特殊的表达意义,但都具有同时断定两种情况的逻辑意义,所以都属于联言判断的类型。

表达联言判断的语句常常省略主项、谓项或联结词。比如:“亨利·梭罗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著名作家,也是哲学家。”第二个判断省略了主项“亨利·梭罗”。再如:“《论自然》是拉尔夫·爱默生的作品,《英国人的性格》也是。”第二个判断省略了谓项“拉尔夫·爱默生的作品”。又如“美国前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在学生时代,品学兼优,从不骄傲,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威信很高。”这里有五个联言支,但都省略了联结项。

联言判断也可由联合主语或联合谓语的单句表达。如“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都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这是一个联合主语的单句;“林肯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伟大的人。”这是一个联合谓语的单句。

联言判断在人们思维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把一些同时存在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反映,获得综合性认识。如认为某人“不但会写,而且会说”,就是对某人同时存在的两种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反映的过程。形成一个联言判断,表达出来的语言形式就是一个递进复句。

运用联言判断也容易出现错误,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联言判断中包含了假判断。如:“迈克尔教授与一位作家的女儿结婚,并且怀了孕,很多同事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并列谓项“与一位作家的女儿结婚,并且怀了孕”的联言判断。很明显,迈克尔教授不会怀孕,因此,整个联言判断是虚假的。

2.联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不对应。如:“他舍己救人的精神,他那伟大的形象,永远屹立,发出闪耀的光芒。”这是一个由联合主项和联合谓项构成的联言判断,但是,其中的主项“他舍己救人的精神”与谓项“永远屹立”搭配不当。

3.联言判断中联言支的顺序,按逻辑形式来看,其先后与逻辑值无关,但在日常表达中要注意表达的语序。如:“我们要认真实践和学习会议的内容。”按照实际情况,应当是“学习”在先,“实践”在后,表达才准确、恰当。有时候改变一下语序,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意思。比如,某位将军率兵远征,但是他屡打败仗,当他准备把“屡战屡败”的实际情况汇报给皇帝时,一个同僚建议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虽然仍是对同一种情况的断定,但是意思大不一样。

哈佛逻辑题

一位女士走进一家金饰品店,店员马上笑着迎上前去,问道:“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够帮助您的?本店正在举办周年店庆活动,金项链买两条便可享受5折优惠。”女士很高兴,便随手拿了一条金项链,戴在脖子上照了照镜子,觉得很满意后便转身要离开。店员赶紧拦住了她,一脸疑惑地问道:“女士,您还没有付款呢!”这位女士慢条斯理地说:“不是说好了,金项链买两条便可享受5折优惠吗?现在,我只是拿了那优惠了的一半。”请问,这位女士的说法有错误吗?

提示:联言判断中,前面的联言支是前提条件,如果前一个联言支不存在,那么后一个联言支必然失真。

做判断题的窍门

相传古代斯巴达人作战非常勇猛,并且非常珍视作战用的盾牌。如果谁在作战中失去了盾牌,那就是莫大的耻辱。战士无论是生还,还是战死,都要与盾牌同在。当时有一位母亲在送别儿子出征时,给儿子的临别赠言就是“要么带着盾牌回来,要么躺在盾牌上被抬着回来”。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成为斯巴达人勇敢的象征。

从逻辑上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选言判断。所谓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情况的判断。例如,“琳达或者是纽约人,或者是亚特兰大人。”“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可能是设备问题,也可能是操作问题。”都是判定两种可能情况的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也是一种复合判断,它是由选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1.选言支: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如上例中的“琳达是纽约人”和“琳达是亚特兰大人”,“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设备问题”和“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都是选言支。选言支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

2.联结项:联结选言支的联结词。如“或者……或者……”“可能……可能……”“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有时也可省略,如“不及格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一、二、三”,实际表达的是“或一、或二、或三”。

选言判断根据其选言支是否相容,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相容选言判断是由相容选言支构成的选言判断,即断定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例如,“吉布森或是演员,或是导演。”“今年庄稼大丰收,或是因风调雨顺,或是因肥料充足,或是因田间管理得法。”选言支至少有一支为真,则选言判断为真;选言支都为假,则选言判断为假。

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由不相容选言支构成的选言判断,即断定有而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例如,“照片或是黑白的,或是彩色的。”“三角形或是直角的,或是锐角的,或是钝角的。”选言支有而且只有一支为真,则选言判断为真;选言支都为真或都为假,则选言判断为假。

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的区别,除选言支相容还是不相容外,联结项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或者”既可以表达相容关系,也可表达不相容关系,而“要么……要么……”“不是……就是……”只能用来表达不相容关系。开头的故事中那位斯巴达战士的母亲对儿子的临别赠言“要么带着盾牌回来,要么躺在盾牌上被抬着回来”,就是一个用“要么……要么……”表达的不相容选言判断。

运用选言判断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混淆联结项,误用不相容的联结词表达相容关系。如:“他学习不好,要么是因为不用功,要么是因为基础差。”句中的选言支“因为不用功”和“因为基础差”是相容关系,却用了表达不相容关系的联结词“要么……要么……”,这样给人的印象是“不用功”和“基础差”不能相容,而事实上,一个人学习不好,可能既有“不用功”的原因,也有“基础差”的原因。

2.遗漏选言支,一个真的选言判断至少要有一个真的选言支,如果选言支没有一个是真的,则无论是相容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就都是假的。因此,为了保证一个选言判断是真的,就要列举出事物的一切可能情况,叫作穷尽选言支。如果一个选言判断没有穷尽一切选言支,列举出的可能情况就有可能都是假的,而把唯一真实的可能情况遗漏掉。

不要遗漏选言支是为了保证得到真的选言判断,但不等于说,任何一个选言支不全的选言判断都是假的。如果在选言支中已经包含真的可能情况,那么就是一个真的选言判断。例如,“去旅游景点的大巴车可能7点开,也可能8点开。”尽管时间可以列出多种可能,但游客没有记清开车时间,而又知道这两个时间里有一个是真的,因此这个选言判断仍是真的。

哈佛逻辑题

从前,有一只白色的小山羊,它非常聪明,又很懂礼貌。有一天,这只小山羊途经一座独木桥,当它走到一半时,对面却走来了一只黑色的小山羊。独木桥非常狭窄,仅容得下一只山羊通过,而且上面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湍急的河水。面对这些困难,聪明的小山羊会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它们要想通过这座独木桥,会出现哪几种可能情况?

提示:正确运用选言判断,选言支就必须穷尽。

条件是做出判断的依据

1933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年过半百的爱因斯坦专门来到柏林东区哈顿街工人学校,为工人讲解科学知识。一位中年工人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听说您创立的相对论,世界上只有十几个人懂得,是这样吗?”爱因斯坦慢慢地吸了口烟说:“唉,那不过是夸张的说法。”沉思片刻,他风趣地解释说:“如果你在一个漂亮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如果你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的意义。”在这段对话中,爱因斯坦用了两个假言判断,深入浅出地向工人讲解了相对论的含义。

所谓假言判断,是指有条件地断定某情况存在的判断。例如,“如果刮风,树叶就会动。”句中断定了“刮风”是“树叶动”的条件,因而是一个假言判断。又如,“只有加强法治,社会才能安定”。句中断定了“加强法治”是“社会安定”的一个条件,因而也是一个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也是一种复合判断,它是由假言支和联结项组成。假言支是组成假言判断的支判断。表示条件的假言支叫作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产生的情况的假言支叫作后件。如上例中“刮风”“加强法治”都是假言判断的前件,“树叶动”、“社会安定”都是假言判断的后件。联结项是联结前件和后件的联结词。如“如果……就……”“只有……才……”等都是表达假言判断的联结词。

假言判断根据其前件对后件的条件不同,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种类型。

充分条件是指有某条件必然能产生某情况,此条件就是某情况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的特点是: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例如,“如果天下雨,地就湿。”有“天下雨”这个条件,必然产生“地湿”的情况,但“地湿”并不一定是“天下雨”所引起的。常见的联结词有“如果……就……”“只要……就……”“一旦……就……”等。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不同,它往往是在由若干条件引起某结果的情况下,其中每一个条件就构成了必要条件,因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产生某结果。由于产生某结果要有若干条件,因而其中每一个条件对产生某结果都不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特点是:前件假,后件必假;前件真,后件可真可假。如,“申请哈佛大学奖学金的四个基本条件是:出色的成绩、出众的文体特长、突出的社会活动与领导能力、学校或名人的推荐信。”其中每一条都是获得奖学金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没有出色的成绩,必然不能申请到奖学金,但如果仅有出色的成绩而没有其他三个条件,也无法获得奖学金。常见的联结词有“只有……才……”“必须……才……”“除非……才……”等。

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某条件必然产生某情况,并且没有某条件必然不会产生某情况,某条件即为某情况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特点是: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如,“三角形等边,则三角形等角”。其中,“三角形等边”是“三角形等角”的充分必要条件。因为,三角形只有等边才能等角,不等边则一定不等角。常见的联结词有“如果……而且只有……就(才)……”“当且仅当……就……”等。

哈佛逻辑题

A和B是同学,一天,A问B:“这个星期天我去你宿舍找你下棋好吗?”

B回答说:“如果星期天天气好,我就要去市中心玩。”

到了星期天那天,外面下起了大雨。A到B宿舍去找B,却发现B已经外出,去了市中心。晚上B回来,刚好遇见A,A责怪B食言,而B却说A的思考不合逻辑。请你评评:A的思考是不是不合逻辑?

提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中,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也就是说,前件假,后件可真可假。

恰当考虑可能性和必然性

据说,1918年秋季的一天,日本宫城县小牛田町的孝胜寺佛殿内,人们发现两颗由天而降的类似蒲公英种子的东西。当时在场的和尚把它们收藏在一个10厘米见方的梧桐盒子里,后来,这个盒子就作为该寺庙的一个至宝传了下来。但奇怪的是,当有人于1977年打开这个盒子时,原来的两颗“种子”竟然增加到15颗,可是这个盒子在59年中从未被人打开过。后来,在东京也有人拾到过类似的“种子”,放在桌面上它们还会自动旋转。

对于这些“种子”,有关研究人员看法不一。日本东北大学的永野为武名誉教授认为,这是一种“不完全菌类的霉”;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植物研究部的土井祥克则认为,这是“蓟种的冠毛”;还有一些人认为,它们可能是从外星人访问地球所乘的飞行器上散落到地球上来的地外植物。

在没有科学证实之前,人们对这些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的不明之物只能做出可能性的推断,说“它们可能是从外星人访问地球所乘的飞行器上散落到地球上来的地外植物”,从逻辑学来说,这是一个模态判断。

“模态”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有方式、样式、形态的含义。所谓模态判断,逻辑上是指对事物情况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判断,例如,“今天可能下雨。”模态判断是由“模态项”与“模态词”两部分组成。模态判断中被断定其模态的对象叫模态主项,如上例中的“今天”就是模态主项。对模态主项的陈述叫模态谓项,如上例中的“下雨”就是模态谓项。模态词是模态判断中表示某种模态的词,如“可能”“必然”等。

模态判断根据其断定的是事物的可能性还是必然性,分为两类:

1.或然判断,包括或然肯定判断和或然否定判断。断定事物情况可能存在的判断,如“他可能考上哈佛大学”,是或然肯定判断;断定事物情况可能不存在的判断,如“他可能考不上哈佛大学”,是或然否定判断。

2.必然判断,包括必然肯定判断和必然否定判断。断定事物情况必然存在的判断,如“社会必然要发展”,是必然肯定判断;断定事物情况必然不存在的判断,如“地球必然不是绝对静止的”,是必然否定判断。

某企业财务办公室保险柜失窃,保卫处的艾瑞克和吉斯到现场做了仔细的观察后,有下面一段对话。

艾瑞克:“根据情况,我认为这次盗窃必定是公司内部人干的。”

吉斯:“我不认为必定是内部人干的。”

艾瑞克:“那你根据什么认为必定不是内部人干的?”

吉斯:“不,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没有说‘必定不是’,而是‘可能不是’。”

这段对话中,艾瑞克误解了吉斯的意思,是因为没有搞清模态判断中的“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吉斯说“我不认为必定是内部人干的”,即否认“必然是内部人干的”;而艾瑞克所说“你根据什么认为必定不是内部人干的?”即认为吉斯的意思是“必然不是内部人干的”。根据反对关系,“必然P”假,不能推出“必然非P”真;根据矛盾关系,“必然P”假,那么“必然非P”为真。因此吉斯的说法符合逻辑。

人们运用模态判断,必须符合客观的模态。客观上是可能性的事物,就不要用必然模态判断来反映;客观上是必然性的事物,一般也不要用或然模态判断来反映。否则,就是混淆模态的错误。例如,“某地区发生了干旱,今年必定减产。”这一必然判断的表达是不恰当的,因为事实上完全可能通过采取抗旱措施恢复产量,甚至增产,应该用或然判断表达。

开头我们讲到日本发现地球外飞来的不明之物,人们认为“它们可能是从外星人访问地球所乘坐的飞行器上散落到地球上来的地外植物”,这就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或然肯定判断。但如果有足够的证据,确凿地证明了这些类似蒲公英种子的东西确实是地外飞来的植物,那时如果还用或然判断来表达就是不恰当的了。

哈佛逻辑题

学生A认为,由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可以断定:1.“所有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2.“所有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3.“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学生B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所有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是假的,“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是真的。请问,A、B两位同学谁的话有道理?为什么?

提示: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一般情况,将个别现象衍生出的结论归为事物的本质,必然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