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子以德——古代爸爸的教子佳话(3)
9.曹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在三国群雄中,教育子女最有成效的,首推曹操。他的几个孩子,曹丕、曹植文武双全,都是著名的诗人;曹彰刚毅威猛,是一员名将;曹冲虽然13岁就夭折,却是历史上罕见的神童。
不过,关于曹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记叙都过于简略,我们仅能从侧面略知一二。
曹操非常注意给孩子选良师,并要求他们尊敬老师。他给孩子们选拔属吏时,下令要选“德行堂堂”的人物。他还选被称为“国之重宝”、“士之精藻”的邴原为曹丕的长史。
曹操不但对儿子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在品德上要求也很严格。
公元218年,他派曹彰带兵讨伐代郡乌桓的叛乱。出发前,他对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告诉他王法无私,犯了过错是不能指望依靠父子之情得到宽赦的。曹彰果然兢兢业业,奋力战斗,一举平定了北方。后来回禀曹操时,他并不居功,而把功劳归于部下将领。曹操听了十分高兴,亲切握着曹彰下颔的黄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
而曹植,他10岁左右就能诵读《诗经》、《论语》以及辞赋几十万字,而且下笔成文,倚马可待。曹操极其宠爱他,很想立其为世子。公元213年,曹操率军南征孙权,命令曹植留守邺城,临行前,曹操说:“我23岁时做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也没有什么错误;你今年也23岁了,难道还不应该努力吗?”由此可见,曹操对曹植寄托了深切的期望。可是,曹植由于恃宠而骄,放纵不羁,有一次乘车在“驰道”上走,又私自打开“司马门”出去。而在这两条路上行走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特权,曹植这样做,无疑触犯了国家法律。曹操对此十分生气,说:“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后来,他决定改立曹丕为世子,这其中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曹操对儿子的严格管教亦可见一斑。
反映在曹冲故事里的“大船称象”早已脍炙人口。当曹操向部下征询称象的办法时,曹冲这五六岁的孩子竟能直抒己见,毫不拘谨和畏惧,提出大船称象的好办法,曹操还高兴地照办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虽为魏王,在家庭生活中却和子女舐犊情深。
曹操能文能武,所以,他也要求诸子兼习文武。曹操曾令工匠打造五口宝刀,取“百炼利器,以辟不祥”之意,命名为“百辟刀”。曹操作《百辟刀令》,说:“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以次与之。”这个令文反映出了曹操倡导文武兼习、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曹丕在《典论·自序》中回忆:“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曹丕被立为太子。这时的曹丕已像父亲一样,文才武艺俱佳。在当太子期间,他撰写的《典论·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擅长击剑,曾用甘蔗当剑,跟通晓五种兵器的奋威将军邓展比武,并击败了对手。曹操倡导兼习文武、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曹丕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曹操虽然倡导文武兼习,但也允许学有偏好。《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记载:“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曹操得知三子曹彰立志为将以后,并没有责备他弃文好武,而“大笑”,实际上是允许曹彰学有偏好。曹操对待四子曹植也是这样。曹植喜文而厌武,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
对于曹操赐给他的勉励他习武的百辟刀,曹植作《宝刀铭》,说:“造兹宝刀,既砻既砺。匪以尚武,予身是卫。”意思是:佩带锋利的宝刀,并不意味着自己崇尚武功,只为防身自卫。对于曹植这种言行,曹操也没有训斥。
允许学有偏好,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说,就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允许良好的个性发展。曹操能够做到这点,实在难能可贵。
10.许衡:重视儿子们的人格教育
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是宋元之际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盛夏行路时因天气炎热,路人们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他们便纷纷去摘梨吃,唯独许衡静坐树下不动。有人不解地问:“何不摘梨解渴?”许衡答曰:“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
这个故事并非杜撰,《元史》有载。当时,蒙古兵的铁蹄踏进新郑,24岁的许衡跟随众人逃难,途中便发生了这个故事。
身为难民,许衡仍然能够做到“义不摘梨”,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乱世中的许衡像古代先贤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那样,也以耕种维持生计,粟熟了才吃小米饭,粟未熟的时候,他就吃糠菜。如此艰苦的生活,他却过得泰然自若。他夜思昼诵,读书不已。别人送给他的东西,只要有不合道义的,他就坚决拒收。
许衡不仅自己具有高尚的人格,也很重视儿子们的人格教育。
许衡认为,孟子的高尚人格、浩然正气能给孩子以无穷的激励,是人格教育的好教材。因此,他特别推崇《孟子》,要求儿子专读《孟子》。他不仅引导儿子通过读圣贤书来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还通过写诗的形式来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在战乱之际,他希望儿子能够把握人生,辛勤劳作,做到淳朴真实、磊落忠信、致君济民、不图苟且之功名,尽其本然之善性,学到真知。许衡对儿子的人格教育花费了很多的工夫,在他的教育下,他的4个儿子除两个早卒外,另外两子都不负父望,从小就养成了高尚的善行。长子师可“志趣端正”,官至谏议大夫。《元史》本传称:“他人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教化之如此。”意思是说:他人家的庭院里有果树,果子熟烂掉到了地上,他家的孩子从那里经过,眼睛都没有斜视一眼就离开了。
他对儿子们的教化达到了这种地步,由此可见,人格魅力对于人生与命运的重大影响。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著名家训
重德向善是传统家训格言中的纲目,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道德修身的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能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这是真正为子孙负责,也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家训又称家规、庭训等。古人非常重视以修身为主的家庭教育,认为“子不教,父之过”,道德与文化的传承是“齐家”的主要内容之一。
古代家训的内容非常丰富,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美德成为家风、家训的核心,用以谆谆教诲后世子孙,要他们重德修身,将美好的德行和圣贤的智慧代代相传,从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