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史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安石《和王乐道读进士试卷〔1〕》

文章始隋唐,进取归一律。安知鸿都事,竟用程人物〔2〕。变今嗟未能,于己空自咄。流波亦已漫,高论常见屈。故令俶傥士,往往弃堙郁。皋陶叙九德,固有知人术〔3〕。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10册页6548)

笺说:

宋代贡举制度规定,初考官、复考官各定进士等次,详定官复核,等次同则无异议,等次不同,则或从初考,或从复考。仁宗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任详定试卷官,以为初考、复考所定等次皆不妥,与另一详定官杨畋(乐道)争议后,别定等次,自此遂为定制。沈括《梦溪笔谈》卷一载:“嘉祐中,进士奏名讫,未御试,京师妄传‘王俊民为状元’,不知言之所起,人亦莫知俊民为何人。及御试,王荆公时为知制诰,与天章阁待制杨乐道二人为详定官。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复弥之以送复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详定官,发初考官所定等,以对复考之等:如同即已;不同,则详其程文,当从初考或从复考为定,即不得别立等。是时,王荆公以初、复考所定第一人皆未允当,于行间别取一人为状首。杨乐道守法,以为不可。议论未决,太常少卿朱从道时为封弥官,闻之,谓同舍曰:‘二公何用力争,从道十日前已闻王俊民为状元,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既而二人各以己意进禀,而诏从荆公之请。及发封,乃王俊民也。详定官得别立等,自此始,遂为定制。”此诗即为王安石任详定官时和杨畋之作。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已透露出荆公睥睨诗赋之试为雕虫小计、欲变科举之法的意图。按,《宋史·选举志》载王安石语曰:“‘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既而中书门下又言:‘……宜先除去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专意经术,以俟朝廷兴建学校,然后讲求三代所以教育选举之法,施于天下,则庶几可以复古矣。’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后改《论语》、《孟子》义各三道。”则诗云“圣世欲尔为,徐观异人出”,实乃荆公自诩也。

疏证:

〔1〕王乐道,当为“杨乐道”之讹。赵抃《御试备官日记》:“驾幸详定所,起居。点检官:孙坦、郑穆。进士初考官:沈遘、司马光、裴煜、陆经。进士复考官:祖无择、郑獬、李、王瓘。点检官:孙洙、王广渊。详定官:杨畋、何郯、王安石。对读官:胡稷臣、苏衮、傅尧俞、张次立、宋迪、周孟阳。特奏名进士三十八人。”其中所言“详定官杨畋”,字乐道,《宋史》有传。又,王安石尚有《奉酬杨乐道》诗(《全宋诗》10册,第6617—6618页)。

〔2〕鸿都,指鸿都门学。《后汉书·孝灵帝纪》:“(光和元年二月)己未,置鸿都门学。”李贤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王安石用“鸿都门学”喻进士考试用诗赋,乃重文字雕虫之技。

〔3〕《尚书·皋陶谟》载:“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王安石要求科举亦以三代为法,可参见毛滂《登闻鼓诗》疏证〔4〕。

附录:郭印《当可以邑士将赴类试作诗讥之因效其体〔1〕》

“丹山采凤群鸣集,云外舒张览辉翼。锦屏相望不千里,音中箫韶有人识。朝家选举专一科,翰墨之工拔士多。好将笔力觑天巧,斡旋正气回狂波。鲸鲵未翦龙移宅,吾皇饥渴人才得。雕虫小技何足论,要吐胸中济时策。吴山辽邈天门高,尺纸输忠气自豪。程文奏御宸心悦,青紫纷纷换白袍。”(29册页18664)

笺说:

郭印,史籍无传。按,今存四库辑《永乐大典》本《云溪集》有《送路守》、《送董守》、《送陈守》,所述皆汉州风物,可知其为蜀中汉州人。又按,郭印《闻车驾幸金陵二首》云“人欣太祖孙”,应指属于宋太祖谱系之宋孝宗,则其人至孝宗朝仍在世。郭印反对王安石熙宁新法,其《宋元绘挽词》云:“国家有祸源,王氏变新法。元祐壅其流,旧防无敢越。逮至崇宁初,阴霾蔽日月。溃彼千仞堤,横波不可遏。”然此诗却赞同熙宁新法中改诗赋(“朝家选举专一科,翰墨之工拔士多”)为策论(“雕虫小技何足论,要吐胸中济时策”)的科举新政,可见两宋之际因国家衰微、亟需人才,朝野间在科举问题上的反思。

疏证:

〔1〕类试,指类省试,南宋时川陕举子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需远赴行在杭州(即诗中所言“锦屏相望不千里……吴山辽邈天门高”云云),而改为直接在本贯所在地参加省试。类省试问题,可参见穆朝庆《论南宋科举中的“类省试”》(《中州学刊》1987年第6期)和祝尚书《论南宋的四川“类省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