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从文化要素的地理分布看广东在全国的文化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曾经沉寂一时的“广东文化沙漠说”再次浮泛上来。广东有些官员、学者在回答媒体和网民提问的时候,虽然不承认现在的广东是“文化沙漠”,却承认“在传统文化方面,广东确有沙漠化的倾向”。笔者认为,这是对广东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所致。据笔者的考察和研究,广东在传统文化方面不仅不是沙漠,甚至在若干领域还是全国少有的一片绿洲。
考察和评价一个地方的文化成就及其地位,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本章即从文化地理学这个角度,通过古代文学家、古代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这六个文化要素的地理分布,来考察和评价广东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及其在全国的地位,以此回应所谓的“广东文化沙漠说”。
一 从文化要素的地理分布看广东在全国的文化地位
1.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来看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和当代的文学家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他们不以文学为专门职业。他们当中的多数人,首先是各级政府的官吏,本职工作是为官理政,文学只是他们的一种业余爱好。少数人不是官吏,或为教师、医生、农民、工匠、商人,或为和尚、道士、乐工、歌女等,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靠文学来谋生。在古代的三百六十行当中,文学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因为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也就成了许多人都可以为之的一件风雅之事。第二,他们大多具有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往往博通经、史,旁及天文、地理、律历、术数、释老、医卜之学,工于诗、文、词、赋,娴于琴、棋、书、画。他们的著述既有文学方面的,也有其他方面的。第三,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多数人都有“功名”,或者进士,或者举人,或者秀才,或者其他类似的“功名”。总之,中国古代的文学家,都不是以文学为专门职业的人,都是多才多艺的人,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就是古代最有文化的那一部分人。
一个地方出不出文学家,出多少文学家,与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社会又比较安定,教育兴盛,民风向学,文化积累深厚,文化传统悠久,加上交通方便,人员往来自由,文化交流不受阻滞,这个地方的土壤就适宜于文学家的生长。一个地方的文学家的分布数量的多寡,反映了一个地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优劣,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曾对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做过一个统计,统计的论据,是谭正璧编、光明书局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华书局开始出版由曹道衡等人分头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出齐。笔者认为,谭先生编的这部大辞典,仍然是一部最权威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该辞典“上起李耳,以迄近代。凡姓名见于各家文学史及各史《文苑传》,或其文学著作为各史《艺文志》及《四库全书》所收者,靡不录入”。据统计,该辞典收录先秦至近代在中国文学史上较有影响的文学家共6781人,其中有籍贯(出生地)可考者6396人,除去占籍今朝鲜、蒙古、越南三国的6位,还有6390位,其地理分布格局如表一所示:
表一 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
续表
由表一可知,在中国古代有影响、有籍贯可考的6390位文学家中,占籍广东的有114位。这个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是在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台湾,不含香港和澳门)中排第15位。如果说,天津、重庆、海南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历史都很短,与广东缺乏可比性,那么北京、甘肃等17个省(区、市)的历史应该不算短吧?北京还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首都呢,为什么其本土培养的文学家只有67人,还不如广东的多呢?尽管我们在上文讲过,文学家的生长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的优劣是有重要关系的,我们也不想简单地认为,排在广东后面的北京、甘肃等17个省(区、市)的文化环境不及广东的优良,但我们怎么也不可能得出一个广东是个“文化沙漠”的结论呀!如果广东是个“文化沙漠”,那么排在广东后面的北京、甘肃等17个省(区、市)又是什么呢?
2.从古代书院的地理分布来看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民办的占一半以上,官办的将近一半。从盛唐到清末,书院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存在了1100多年。书院的院长(洞长、山长、堂长、教授)一般都是由硕学鸿儒或饱学之士来担任,他们在学术文化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书院既是学校,又是研究机构,同时还是一个学术团体,用今天的话来讲,书院属于研究型的大学。书院传授和研究的内容,主要就是儒家的经典,以及理学家的著作。在古代,一个地方有没有书院,有多少书院,不仅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办学能力,更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学术文化的发展水平。据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一书统计,中国古代的书院多达6386所,其地理分布格局如表二所示:
表二 中国古代书院的地理分布
由表二可知,在中国古代的6386所书院中,广东占了446所,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含台湾、香港,不含澳门,重庆包含在四川省内)中排位第五,仅次于江西、浙江、四川和湖南四省。如果我们承认书院是一种高等级的教育和学术文化机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高等教育和学术文化方面,在宋代以后,尤其是在明清两代,广东已经进入全国的先进行列呢?如果广东是个“文化沙漠”,那么,排在广东后面的河南、福建、北京、上海等26个省(区、市)又是什么呢?
3.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理分布来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划分标准,人类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可见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就“不可移动文物”来讲,在我国,凡是最重要的,或者说级别最高的,就是那些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据统计,从1961年至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六批234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分布格局如表三所示:
表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理分布
注:表中数据根据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82年2月24日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96年11月20日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2006年6月2日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统计得来。
由表三可知,广东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中排在第14位。一般来讲,世界上大凡文化发达的地区,重要的、高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就多,反之便少,按照这个观点,广东在全国的文化发达程度,应该属于中等水平。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拥有量方面,居广东之后的湖南、安徽、江西、上海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化不及广东的发达,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不可能得出一个广东是个“文化沙漠”的结论。如果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拥有量方面居第14位的广东居然还是一个“文化沙漠”,那么排位在广东后面的那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又是什么呢?
4.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的地理分布来看
所谓“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如上所述,就是指那些“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达到国家级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村。据统计,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三批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和2005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两批3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其地理分布格局如表四、表五所示:
表四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理分布
注:表中数据采自国务院1982年2月8日公布的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录、1986年12月8日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录和1994年1月4日公布的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录。
表五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地理分布
注:表中数据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公布的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和2005年11月13日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统计。
由表四可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台湾)所拥有的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广东拥有6个,即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海康(雷州),与山东、陕西并列第二位,仅次于河南、江苏、四川三省。
由表五可知,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拥有的3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广东居然拥有5个,居第一位。
“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村”,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拥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相对较多,就表明它的建筑式样、分布格局和周围环境体现了较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发展水平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一个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拥有量方面居全国第二位,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拥有量方面居全国第一位的省份,居然被说成一个“文化沙漠”!如果这样的省份还是一个“文化沙漠”,那么全国的“文化沙漠”也就太多了!
5.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来看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具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上述十大类共527项,其地理分布如表六所示:
表六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理分布
注:1.表中数据根据国务院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得来。
2.表中“其他”一项,指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和文化部等四个单位。
由表六可知,在首批5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广东拥有22项,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台湾)中排名第六。可见广东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量方面也是很可观的。如果拥有如此数量、排位如此靠前的广东还是一个“文化沙漠”,那么排位在广东后面的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又是什么呢?
二 广东被深度误解的地理原因
以上通过古代文学家、古代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六个文化要素的地理分布,考察了广东在全国所处的位置,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广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贡献,以及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所拥有的地位。文化人(包括文学家)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和文化学术机构(包括书院)的熏陶,文化人成长起来之后,就会创造种种物质文化成果(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名村)与非物质文化成果,所以上述这六个文化要素,原是遵循文化内部的发展逻辑而选择的,不是随意性的选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角度来对广东的传统文化或者现代文化作一个具体的考察。笔者坚信,无论选择什么角度来考察广东的文化,都不可能得出广东是一个“文化沙漠”的结论。
关于广东的现代文化及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人们已经谈得很多了,笔者不再重复。笔者在这里只讲广东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宏观地讲,广东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格局中,属于中上水平;广东的现代文化,在中国的现代文化格局中,则属于先进行列。关于广东是一个“文化沙漠”的说法,无论是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来判断,还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判断,都是不能成立的。
可以肯定地说,广东是一个“文化沙漠”的说法,是对广东的一个深度误解。那么,这种深度误解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原因有多种,但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无疑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1.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信息源的差异
广东,以及与广东毗邻、同处于南岭山脉以南的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福建等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文化地理上属于岭南这个板块,而岭南在我国文化地理的整体格局中,尤其是相对京畿所在的中心地区而言,无疑属于边缘地区。就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而言,边缘地区和中心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大不一样的。用现代传播学的术语来讲,就是同样的信息(message),同样的通道(channel),同样的接收者(receiver),仅仅由于信息源(source)的不同,其传播效果就不一样。古人讲“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小的试验。有两篇论文,一篇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授写的,一篇是“广州学海堂”的教授写的,两篇论文所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即信息相同),又是同期发表在同一个刊物上(即通道相同),我们把这两篇论文交给同一个博士来参考(即接收者相同),同时规定,只许他引用其中的一篇。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通常情况下,他会引用哪一篇?
很显然,在通常情况下,他会选择“京师大学堂”教授的论文,而放弃“广州学海堂”教授的论文,因为信息源不一样。“京师大学堂”是国立大学,而且是皇城根下的大学;而“广州学海堂”不过是一个地方性的大学,而且是边缘地区的大学。学校的背景影响到教授的身价,教授的身价影响到论文的引用率,进而影响到学术文化的传播效果。这样的例子在我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其实是普遍存在的。
信息源的差异造成传播效果的差异,这是一个规律。而信息源的差异,又是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2.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信息通道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造成信息源的差异,也造成信息通道的差异。信息通道是指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例如各种感觉器官,载送信息的声、光、空气、电波、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电话、唱片、图画、图表等。在信息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通道是非常丰富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通道则非常单一,基本上只有各种感觉器官和纸质媒体,在纸质媒体中,又基本上只有信件和书籍。不过无论是在农业社会还是在信息社会,感觉器官这个信息通道都是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传播的实质就是口耳相传。口耳相传靠的是语言这个介质。而恰恰是在语言这个问题上,广东有它的特殊性。
在我国七大方言中,广东境内就有三大方言,即以广州为中心的粤语,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话,以汕头为中心的闽南话。一个省内流行三大方言,这是由广东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在广东本地人口中,真正能讲普通话的人,是那些在汉语拼音方面受过良好训练的人,这些人在广东本地人口中的比例是比较小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中、小学加大了“推普”的力度,许多中、小学生的普通话比成年人讲得好,但是这些中、小学生并不是文化信息交流的主体。由于在广东本地人口中,尤其是在成年人中,真正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人并不多,这就使得广东本地人在与外地人的交流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或者障碍。信息通道不畅,自然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这是外地人对广东文化缺乏了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在外地人(包括在广东生活与工作的外地人)中,真正会讲广东方言的人,比真正会讲普通话的广东本地人还要少。他们多数不懂广东的方言,自然就不能真正了解广东的文化。如果说,他们对广东的现代文化还算一知半解的话,那么对广东的传统文化就基本上是知之甚微了。这也是因为信息通道不畅而造成的。外地人由于对广东文化缺乏真正的了解,所以就在对广东文化的评价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把广东说成一个“文化沙漠”,就是这些偏差的一个集中体现。
当然,广东在文化方面被深度误解的原因,应该还有一些,例如认知习惯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甚至情绪方面的,等等,笔者在这里只讨论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其他的就不再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