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学科与学科建设的概念

一、学科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对从事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人们而言,学科、学科建设等这些词语早已是耳熟能详了。只要有过高等教育经历的人们,也都能深切体会到学科或学科建制是高等学校或大学的基本存在形式。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与引领文化等等职能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各学科门类来实现,其实现过程和环节也是按学科来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当今的各类高等学校或大学的各种不同划分,无一不是根据学科特征来进行的。由此可见,学科是高等学校或大学组成的细胞单元,是高等学校或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是高等学校或大学竞争力的基础,是高等学校或大学地位和声誉的标志与象征,学科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学校或大学的质量和水平。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无疑成为了当今高等学校或大学建设的龙头。

1.关于学科的界定

学科的概念,在我国唐宋时期已有记载,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当时,所有的学问都统称为“哲学”,自然科学也是以“自然哲学”的方式包含在哲学知识体系中而未被分化出来,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家对自然和社会的笼统认识逐渐分化为一系列分科的认识,出现了诸如哲学、天文学、数字、医学、法学等等学科名词;15—18世纪,哲学开始分化为一系列独立的学科;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体;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问世到19世纪,自然科学得到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发展,而以垂直分化形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学科系统,19世纪中叶,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人们用特定的研究分析方法,设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由此而建立起了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进而形成各种专门化的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学科愈来愈分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由此形成。由此可见,学科是近代以前就产生了的一个历史概念,它的产生是以知识的不断分化为前提的,它是伴随着知识的产生与分化而诞生的,是知识或学问的分支或分类。

学科一词,从其词源的角度来看,它最初源于希腊文的教学用语didasko(教)和拉丁文(di)disco(学)。可见其概念与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后来人们都习惯于用英语单词“discipline”表示学科,该词具有多种含义。在国外一些著名的辞书中,对学科一词都有多个解释,如萨美尔的《英语词典》(第一卷)关于discipline含义有6条,1981年出版的《世界辞书》中关于discipline的注释有9条,在1972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1989年出版的《牛津大词典》(第一卷)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多种注释,它们大都包含有科学门类、学科、学术领域、课程、纪律、严格的训练、规范准则、戒律、约束、熏陶等含义。美国伯顿·R·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它包含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门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建立起来的组织。从这些原始的本源和要义来看,说明学科一方面指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还指对人进行培养教育,尤其是带有强制性的学科规训。说明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它同时具有知识、训练制度和方法之义。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辞海》对学科的注释为:“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也指教学科目,亦即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比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辞海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126页.。我国历史上对学科的解释也各异,如: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的学业科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咸通中,进士皮日休进书两通:其一,请以《孟子》为学科。”

刘仲林教授在其《现代交叉科学》一书中,对国内外学者予学科的界定进行了总结,德国学者、法国学者、比利时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基于不同的观点出发进行分析,把学科定义为基于动态和社会活动的分析,中国学者陈燮君从创造—生成与发展的角度把学科定义为基于创生与发展的分析,提出了学科创生的五大指标体系:特有的研究对象、学科应是时代的产物、学科创始人和代表作、精心营造的理论体系、独特的研究方法陈燮君.学科学导论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在我国教育界学者通常从三层含义上定义学科:一是学问的分支,二是教学的科目,三是学术组织庞青山.大学学科论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还有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丁雅娴.学科分类研究与应用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除此以外,还有学者从知识形态和组织形态角度来阐述学科的内涵。所谓知识形态的学科,按照《辞海》的解释,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科学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教育学、史学等;二是指教学的科目,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如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组织形态的学科,是指由学者、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学者的生产资料)所组成的实体化的组织系统。学科组织主体为学者,学者活动对象为知识信息,学术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学术资料。也就是说,学科是由一群学者以及学者们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进行的知识信息的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的活动所组成的组织系统,是一个实体化存在的学术组织系统。由此可见,学科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人们为增进、传播知识或完善知识体系,按一定的范式所从事的学术活动及其学术成果。归纳起来学科同时属于两种范畴:知识范畴与活动范畴。一方面,学科是分类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科的分类与综合是对知识的丰富和增值。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学科是以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人为核心,以与外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为条件,以系统内部人、财、物、知识等资源的互动为表现形式而形成的复杂、开放的功能系统。

当discipline被译为“学科”之时,它的其他含义常常被忽略了,尤其在对它的“知识门类”和“规范”意义的使用上都会在互不相关的情况下进行。无论如何对其进行界定,而学科是知识或学问总体中的一种划分或一个部分这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庞青山的《大学学科论》一书中,将学科定为“学科知识的分类或学问的分支”庞青山.大学学科论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2页.。因此,参考以上定义,本书比较认同将学科定义为:学科是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进行划分的一种单位,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人类经过长期的知识创新,经过不断创造、积累、发展和完善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是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由于对知识划分的目的和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也不一样。同一个知识单位,在不同的划分体系中可能处于不同的层级,即属于不同级别的学科。但不论哪一种学科划分体系,它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起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了探索的范围和领域,成为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二是起规范作用,指导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因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组织、制度、传统和文化。现在大家比较一致的观念是把整个知识体系分成三大块,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般来讲,作为学科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组织、独特的语言系统、独特的研究策略、潜在公共层次相对稳定的特有规则。

总之,学科作为一个使用广泛而含义多重的术语,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纵览学界关于学科的界定主要可归纳为知识说、组织说和规训说三种。知识说是基于知识增长、知识传播和知识分类的视角定义学科的,它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它还分为学问(学术)分支说和教学科目说两种;组织说是把把学科和组织联系在一起,将学科作为知识的本体含义延展至划分和组合学术活动的基本方式,并指向与以创造和发展知识为内在职责的专门化的组织系统;规训说从学科的历史和社会两个范畴进行厘清,从词源角度,古拉丁文disciplina涵盖了知识和规训制度两层含义,而规训的含义更为明显。在社会学的视角下,学科不仅表现为静态的知识,还涵括了一种动态的知识分类和知识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和生产制度翟亚军.大学学科模式研究 [D].博士论文。虽然学者们对学科的论述各有不同,但在本质上基本一致,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条件下侧重点不同。同时,由于科学和学科以知识为共同的细胞而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程度决定了学科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科学的自身规律决定学科规律,科学的发展决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因各门学科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而使科学总体不断向前推进。

2.学科的特征

从以上不同学者关于学科的定义的界定可见,学科是一个伴随科学实践不断丰富的概念,从不同视阈来理解其差异,会从客观上更加丰富对学科的认识。那么,从学科特征上来对学科进行认识和理解,将会对学科理论和学科建设有更好的作用。学科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知识性。从学科的基本含义看,学科以知识为基本细胞,也就是说学科的起点和归宿都是知识,知识将贯穿于学科发展始终。根据学科学的研究结果可知,任何一具体的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在学科深入发展的时候,都将在此基础上生成和发现新的知识。因此,知识是学科的核心,知识造就了学科,学科成就了知识。二是组织性。高校中的学科不是单一的一种知识或学术分类,它更是以知识系统为基础的学科,以具体的建制为依托的学科,前者是一个知识体系,后者则是一种实体化了的学术组织。三是文化性。它是由学科本身的文化属性以及科学研究思想或理论的文化关怀决定的。无论是在学科知识创造中,还是学科新人培养中,学科活动都带有鲜明的人文诉求。这种人文诉求不仅反映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上,还反映在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延续上翟亚军.大学学科模式研究 [D].博士论文。四是生态性。学科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学科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学科是科学及社会内外部多重因素冲突、碰撞和博弈的产物。学科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分裂与繁衍特征,即一方面一个学科的发展最后繁衍出新的学科,一个学科可为另一个学科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学科本身又从其他学科中获得营养和支持,可见学科不是孤立的,它与各学科共生共存。

二、学科分类

1.学科分类的概念

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它表明的是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又分别形成不同的类。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依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它是人们认识、区分、组织事物的一种逻辑方法。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一书中指出:“科学本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具体事物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造成的”。可见,自然本身并没有分裂成为不同的隶属学科实体,而是人类为了自身认识和研究的需要和方便,才将其分解为不同的一门门的独立的学科。这种分解虽然有很大局限性甚至是缺陷,但它又确实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发现和认识起到了深化、促进作用。

随着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入,不断丰富了人们对学科的认识。对于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情境的具有不同的含义,于是就有了一词多意和多词一意的现象,有时不免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和使用上的混乱。由此,关于学科分类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里我们主要阐述两种有代表性的学科分类方法,一是基于学科概念本身的一种分类,一是基于学科的要义——知识的一种划分。

(1)基于学科本身的划分

这种划分标准是对学科本身进行的一种划分,它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发展过程出发进行划分,另一种是从学科体系出发而进行的划分。

从学科发展过程出发的划分,主要是针对学科产生的时间、成熟度、采掘方式、时态等对学科本身进行划分的。从学科产生的时间出发,以产生时间为分类标准将学科分为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从学科成熟度出发,以其成熟度为标准将其分为发达学科、发展学科和未来学科;以学科采掘方式为标准将其划分为综合学科、横向学科、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以学科时态为标准将其分为当采学科、回采学科和预采学科。从学科体系出发划分,主要结合目前大学分类下的学科体系而进行的划分。它以学科属性、学科体系、学科层次等等为标准对学科本身进行划分。以学科属性为标准将其划分为基础学学科、应用学科和职业学科;以学科体系为标准将其划分为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交叉学科科;以学科层次为标准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科,如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从学科建设过程中整合的角度出发将其划分为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等。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无论对学科本身划分采用哪种标准,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科建设,往往都会对不同分类的学科进行比较分析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科建设机制。因此,两种划分方法都会从比较视角和建设角度出发将学科进行分类,以比较视角为标准一般将其划分为带头学科、优势学科和一流学科;以学科建设机制为标准确定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往往是一种水平的象征,它是学科建设的样本8和标杆翟亚军.大学学科模式研究 [D].博士论文

(2)基于学科要义——知识的划分

学科作为科学的一个个体,其要义是学问的分支或学术的分类,而学科分类是科学分类向纵深发展的实质表现,是科技进步的必然。学科分类就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将人类浩瀚如烟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和方法划分为不同的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一定的学科按照一定的标准再细分,亦即基于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揭示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并以严格的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对其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的确定和对这些关系进行表述。学科分类的发生、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生、发展一样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其分类标准、分类原则、分类体系都各不相同。学科分类既能使一个学科与另一个学科相互区别,又有利于对学科的理解、管理与发展,正确的学科分类可以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科发展的趋势,合理的学科分类可以促进学科体系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总体规划。

2.我国的学科分类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科学发展道路。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其学术分类思想史源远流长。从古代科学知识萌芽开始,知识分类思想就同时产生了。我国最早在殷周时期就出现了知识分类的萌芽,《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云:“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丁雅娴.学科分类研究与应用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我国著名的知识分类法主要有西汉刘歆的“七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成辑略),被后人们称为六分法,《七略》六分法将书依据学术性质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大类;西晋文学家、音乐家、目录学家荀勖的《中经新簿》将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部括群书,首创并逐步各系统化完整化四部分类法;清乾隆年部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今人称的四分法)下统分44类。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的输入,我国科学分类发生了较大转变,仅传授现代科学的高等学校由清光绪年间的12所到民国初就增加到了21所,1911年北京大学设立文、理、法、商、农、医、工(七科)王梅.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述评 [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7-7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调整。①1952年针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学科专业的调整与学校类型的重新划分结合起来,共设专业215种。1955年中国科学院分设为四个学部。直到1963,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两个目录共设专业510种,初步形成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②文革十年间使新中国建立起来的大学制度和专业体系处于崩溃边缘,当时高等教育的专业随心所欲,专业目录混乱,专业口径狭窄,专业管理根本无制度可依,文革后将文革期间设置的1343种专业减少671种;③1989年开始了第三次调整,1993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共设专业504种;④1998年将专业数压缩到249种,现在,我国本科专业目录共分为11大学科门类,下设72个二级类,249种专业。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学科分类在1981年学位条例实施后,也经过了四次调整。①1983年公布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将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划分为10个学科门类,63个一级学科;②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增设军事学学位;③1990年公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该专业目录共设11个学科门类,共计72个一级学科,620种专业(专业范围大体属于二级学科); ④1997年,又颁布了新修订的学科专业目录,增设管理学门类,共设12个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减少到381个(后增设民族医学,实际为382个)梁传杰.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011年在以上四次调整基础上,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在原《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论证以后对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博士的学位的学科门类目录进行了重新编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由于人类视野的不断扩大、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物质世界日益深刻的认识,深化了人们对各门学科之间联系、转化的认识,使得传统学科界限被打破,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等交叉学科的大量兴起和迅速发展,使各门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学科的分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科分类研究工作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组织机构的高度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先后构建了适合本国的实际的学科分类模式。我国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科学体系在20世纪初建立起来。20世纪中期由于受封闭式体制的限制和文革10年的浩劫影响,严重阻碍和制约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步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显得较为落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家、学者们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并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的学科体系。我国学者陈克晶、吴大青在1980年出版的《科学分类问题》一书中,将现代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哲学等五个部类,第一部类又可分为小部类和独立的子学科组成的次级分类体系;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早在1977年就开始了对现代科学体系的广泛深入地研究,到1990年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理论,这一体系包括纵向十大部门、横向三个层次,最后通向哲学。中国图书馆的学科分类将所有学科分为五大基本部类,并在此基础上按拼音字母排列,组成22个门类。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学科分类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该标准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派生来源及研究目的为依据,将所有的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大门类,下设58个一级学科,635个二级学科,2058个三级学科。

综观我国高校的学科分类,现行的学科分类主要有三种:一是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二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三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三、学科建设

1.学科建设的含义

长期以来,无论是高等教育研究者,还是高等教育管理者,他们对于学科建设的内涵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学科建设的概念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各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对学科建设的概念进行定义的并不太多,从大量的文献中可见,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对学科建设的意义、作用、地位、学科建设的内容、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环节以及具体的实践模式等进行探讨和研究,12而对其进行定义相对较少些。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校对学科建设都十分重视,许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更加注重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对学科建设进行定义的学者也不少,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具有统一的权威的说明,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在进行阐述。如梁传杰著的《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一书中指出:对学科建设内涵认识的普遍理解有以下几种界定,“一是从学科建设的内容上来界定。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以学科划分,是集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基地于一体综合性的建设;二是从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上来说明。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心,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工作,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中心内容,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一种反映;三是从学科建设的层次上来定义。学科按不同范围所处的水平,可分为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按学位授权级别,可分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点,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学士学位授权点等。天津大学王梅老师等人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总结,我国高教界在定义“学科建设”时,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一是从系统视角来界定,提出学科建设是一个由人、财、物等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二是从效益角度,学科建设是通过投入获得产出的过程;三是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实践平台、学科组织建制等保持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学科优势积累过程;四是从变革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学科的规范和重组;五是从内容的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集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六是从交叉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单个学科进行深化、充实、调整和改造,创造出目前尚不存在的学科,纵向增加本学科深度,从而实现学科知识量的增加、质的提高以及学科数量的增多;七是从结构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指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综合学科或跨学科的设置种类及构成的学科布局结构;八是从目的角度,提出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对学术队伍和条件进行规划和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王梅.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述评 [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7-78

也有学者基于学术性这一学科要义,对学科建设予以定义。如浙江大学康兰,将大学的学科建设定义为:大学学科建设是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一定的知识研究领域,进行以学术性活动为中心工作的相关学科点和学科体系的科学规划和具体建设。其具体内容涉及三大方面:其一是学术队伍建设;其二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其三是学科活动环境与条件。这一定义突出了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学科”之要义,体现了学科建设中“建设”的内涵,进一步表明了高校学科建设的对象是高校中的学科点和学科体系,其三大投入方向为知识领域,其围绕的中心是学术性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学科建设过程的先投入再产出。也有人从学校战略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他们认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战略任务,涵盖了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是运用规划、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使某个学科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有人将其定义为院校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学科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实现院校的职能,形成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当然,还有人将学科建设当作一个日常概念在使用,一般指学科建设是通过对学科的硬件的投入、软件的积累和优化的方式,使学科达到并具有一定水平的过程。以上论述,都各有其重点,各有其特色。但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并将学科建设的含义归纳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建设涉及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二是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体现和反映学科水平,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文化的综合实力;三是学科建设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是通过对学科硬件投入、软件积累,提高学科水平的一个过程;四是学科建设内涵涉及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学科基地平台(环境条件)等。

归纳以上各个方面的论述,以上这些个观点,仅是众多学科建设概念的典型代表,无论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分析,其外延都是十分宽泛的,而从学科建设本身内涵来看,都没有离开它的核心要素集知识和活动性于一体,目前这一认识也是被大众所接受的,应该也是比较全面的。我们似乎可以将学科建设的定作如下归纳:学科建设是指担负学科发展或建设学科职责的社会机构或组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或学科自身的分化或综合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科自身的实际,采取各种措施或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实现学科水平提高,增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传承文化的综合实力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学科主体是指担负学科发展职责的某种社会机构或组织,学科主体是多元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都可以成为学科主体;二是学科发展既指学科的分化,又指学科的综合;三是学科水平的提高既指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又指学科某一方向、领域或方面水平的提高;四是其目标是增强综合实力;五是它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加强和调整学科系统的功能。是人们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有计划地为发现新现象、创造新知识或完善理论创新提供保障条件的一系列综合性、系统化建构的实践活动。基于此,学科建设是一种行为活动且属管理范畴中的知识管理范畴,学科建设又可称为学科管理,既包括学科本身的建设(学科布局与结构的优化、学科方向的选择和调整);也包括对学科发展所必需的保障条件建设(即知识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平台资源)。

高校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建设无疑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需要以系统的视角来看待高校学科建设,仅仅从学科建设的内容、地位和层次来认识学科建设,从学科建设自身出发对学科进行定位和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学科建设放入高等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全面规划与建设。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转换学科建设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2.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高等学校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中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贡献智力的主要基地,而学科建设在其中发挥着最重要的动力源和人才库作用。随着学科在高校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学科建设在各高校都受到高度重视,都在倾其全力创建具有自身特色高水平的学科品牌,但由于学科建设涉及高校的教学、科研、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是一项重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首先我们要理清高校学科建设的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高校自身的实际,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和基本原则来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进行建设。

(1)高校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

现代学科的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是分化与综合的高度的对立与统一,充分体现了现代学科发展趋势的本质。而高校学科建设又涉及高校的教学、科研、人、财、物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现代高校学科建设可以说是一个集多种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建设。根据现代学科发展与成熟的规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上对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进行概括。其基本要素可归纳概括为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梯队、培养人才、科学研究、资金、设备、相关学科支撑条件、政策环境等方面。这些基本要素分别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的学科方向、学科队伍、科学研究、科研项目、学科关键的实验设备和学科运行机制等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方向是16基础、前提,队伍是关键,项目是支点,设备和运行机制是保障。凝练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因为学科的知识体系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由若干个方向组成的,一个高校不可能所有的方向都去建设,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调整和凝练学科方向,因此,凝练学科方向便是学科建设的第一站,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学科梯队是该学科领域中学术水平的分布体现、是学科的生命所在,没有相应的学术梯队,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学科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任何一个学科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有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学术带头人为排头兵的结构合理学科梯队。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生命线,也是学科的生命线,科学研究与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科学研究中科研项目是支点,学科的优势和学术的声誉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体现,同时为其提供学科营养,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又是学科优势与特色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动力。学科条件可分为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高水平的学科离不开先进、良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条件学科建设无法在水平和质量上得到提升,因此,条件建设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归宿和落脚点,也可以说是其终极目标。人才培养的基本平台就是学科,进行学科建设就是为了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具有本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的人才。

(2)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现代高校学科建设应遵循适应性、可行性、发展性、创新性、特色性、系统性、共生性等原则。

适应性原则: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理念。学科是高校实现其职能的平台,其适应性直接影响和决定高校的适应性。高校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本着“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方针,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国家经济发展主战场,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跨国经营、区域发展、西部开发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既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可行性原则:高校学科建设必须根据高校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实际情况而制订切实的发展规划,不仅要有远大的超前的目标,还要有切实可行现实计划,更要体现出可操作性,要坚持和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思路,总结发展进程中的有效经验,扬长避短,持之以恒,防止急功近利,以确保建设效益。

发展性原则:学科建设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科一旦诞生就得面对各种情况逐渐走向成熟,如果没有发展就不可能成熟,甚至衰败或灭亡。学科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因此,只有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科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新性原则:在知识信息时代,学科建设必须高度关注新世纪的世界科技发展走向,瞄准国际国内学科前沿,围绕本学科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超前、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开辟新领域,创造新理论,确保学科建设始终体现出超前性和创新性。应重充分利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特色性原则:突出特色是现代高校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学科特色往往是高校特色的标志,无论多么有名的大学,不可能所有的学科都有是一流的,大都是在某些学科领域中独具优势和特色,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使其学校的地位、声誉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同样就学科本身也需要形成自身的特色。因此,各高校的学科建设需要坚持特色性原则,高度重视和培育自己的特色学科,从而形成18自己的学科特色。

系统性原则:高校学科建设涉及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多种要素,而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管理都需要坚持系统性原则。

共生性原则: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成熟路径决定了各学科间的共生性,任何一个学科都与其他相关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单独某一个学科都无法长久持续存在下去,合理的学科结构必然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存在和发展的优化的学科群结构。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旨在围绕主干学科,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链接,通过互动、共生、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实现学科在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富有生机、共存共荣的学科生态系统。

3.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学科建设的日益深入,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对学科建设这一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很多高校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总结出学科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一系列学科措施和策略,呈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学科建设”和“高校”为关键词进行精确匹配,以1994—2010年度为时间跨度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3010篇,剔除其中的广告、宣传、通知、会议报道、重复的文献和研究主题并不相关联的文献,共有与学科建设相关的文献1996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读发现: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研究成果很多,既有个人观点陈述和经验总结,也有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统计调查分析的,从研究文章的内容分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结合具体学科来阐述如何建设的问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如潘懋元、陈兴德的《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邓佑玲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二是结合高校自身特点,介绍高校自身学科建设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和指导性,如王大中针对清华大学写的《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体会》、朱云仙的《对职业院校学科建设的探讨》;三是综合众多高校学科建设实践,从战略高度审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关键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四是切入学科建设各个具体环节,阐述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涉及概念内涵、结构布局、发展规律、资源配置和学科评价等,如杨天华的《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张振刚、李林的《研究型大学学科布局的对称性及其构建研究》,朱东华的《学科评估理论与方法》。从学术专著的内容分析,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如陈燮君的《学科学导论》运用发生学的方法,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探索了学科产生的内在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刘仲林的《现代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教育导论》分别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视角剖析了此类学科的特点、功能和表现形式;胡建雄的《学科组织创新》侧重对高等学校院系学科结构进行探究,庞青山的《大学学科论》从高等教育学、学科学、社会学、组织学、制度教育学等学科的视角,将学科视为科学、教育、社会三维结构中的一个中心要素,以“学科”的概念为逻辑起点,运用历史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依次对大学学科的结构、组织、文化等进行论述,使问题的分析有理有据;梁传杰的《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学科管理工作的实践,从学科建设的理论、学科建设的宏观管理、学科建设的微观管理等方面对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建设创新、组织形式、风险防范等进行总结研究;李枭鹰著的《大学学科发展论》运用管理学、高等教育学、生态学、复杂性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长期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实践,从实际出发创新性总结出了平衡与适应、开放与优化、多样与综合、交叉与渗透等学科发展观念,提出20了一种可借鉴的以基础培育特色,以特色提升优势,以优势铸造品牌,以品牌反哺基础,实现特色学科的超循环发展机制;谢桂华的《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探索了学科建设理论与规律,运用制度分析探讨了我国学科制度与学科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野对中外学科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著作无论是对高等教育研究者,还是对高校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大启发和指导作用。从学位论内容分析看,以华中科技大学周进的博士论文《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和罗云的博士论文《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研究》较为典型,分别都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理工大学办理科的诸多问题和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提出学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极具现实参考价值和指导实用价值。另个还有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郑海燕的硕士论文《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研究》、中南大学刘湘宁硕士论文《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研究》、浙江大学邹晓东的博士论文《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等等,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学科建设进行了研究。

4.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回顾

一个国家是否拥有高水平的一流大学,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可见,建设高水平大学是我国能否实现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而高水平一流的大学是离不开一流的学科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就确定了一批重点大学,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对重点高等学校建设体系加以明确,经过不断地发展,我国重点大学及其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国到文革前的十几年,尽管在大学建设中有过不少的曲折和反复,但各级政府仍集中对一些重点大学进行建设,这有力促进了我国高等学科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很好地为我国建国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动,我国高等教育被迫停顿,大学建设也被迫中断。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开始恢复发展,特别是科学与教育座谈会的召开和高考制度的恢复,为我国重点学科建设作好了准备,国家和各级政府有重点的选择一些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1978年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文革前的68所重点高校,并增加20所高校为重点大学,至1981年底,全国重点高校增至96所,20世纪80年代后先后进行过多次调整,国家同时实施大学重点工程建设,1987年和1988年进行重点学科评选,评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416个(其中文科78个、理科86个、工科163个、农科36个、医科53个),涉及107所高等学校和36个主管部门,给予了1亿美元的经费进行重点投资和补助。从学科结构上看,此次评选出的416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按学科门类的分布统计,覆盖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依据的是1983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核通过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所有的10大门类(详见表1.1),按学科的分布统计,共覆盖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63个一级学科中的57个一级学科,覆盖了638个二级学科中的277个二级学科,其中,一级学科覆盖率达90.5%,二级学科覆盖率达43.4%。从学科布局上看,这416个重点学科主要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总的来说,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北京地区重点学科在100个以上,上海、江苏、湖北、陕西在20~100个之间,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学科点数量为300,其他高校116,从区域分布来看,华北、东北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和中南居于中间水平,西北、西南相对较少,基本上体现了各地区文化、教育及科技发展的水平。梁传杰.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表1.1 1988年和1989年教育部下达重点类分布表梁传杰.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大学,加强一批重点学科建设,使其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同类科学水平。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也发出了为实施“211工程”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科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随着211工程建设的实施,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重点学科建设趋于成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列入了我国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199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若干高等学校和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我国的若干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各类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确立了各自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核心地位,推进了学科布局的调整,优化了重点学科结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新兴的交叉学科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科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开始了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第二次评选共评出了国家重点学科964个,覆盖了所有的12大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中的84个一级学科,382个二级学科中332个二级学科,其中,一级学科覆盖率达到95.45%,二级学科的覆盖率为87.14%;从学科调整上来看,高新技术学科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管理、经济和法学学科点有大幅度增长,而水利、交通、能源等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学科得到了保障,与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得到了支持;在学科布局上,国家启动的第一批“985工程”建设院校有295个,占总量的30.6%,86%的国家重点学科集中在95所211工程建设高校中;2007年进行了第三次评选公布,这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中一共评出96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286个,二级学科677个,涉及196所高校,覆盖了89个一级学科中的81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覆盖率为91.01%,覆盖389个二级学科中的350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覆盖率为89.97%,本次的国家重点学科的调整较前2次有较大变化,在学科布局上在高校间也越来越集中梁传杰.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建设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家重点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一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汇集了一批一流的学术大师,引领着国家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60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0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751名,吸引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成为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自从1998年聘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以来,截止2009年共聘任长江学者1197名,1994年实施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这一科技政策以来,先后共有1819名青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其中来自高校1168名;三是人才培养条件和环境大大改善,加强了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改革,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四是科学研究上,科研经费投入大大加强,各学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实力,成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坚和骨干,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五是在科研平台、科研基地建设上,各学科高度重视科研基地和科研平台的建设,成就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平台;六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开展了大量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了与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大大提升了我国各学科的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重点学科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开展有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要渠道,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梁传杰.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历程,不难发现,我国重点学科建设,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调整其总量、结构与布局,基本构建了能满足我国发展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各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术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高等学校学科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整体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服务于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文献信息中心,它的工作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前期劳动,是整个教学与科研活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核心与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文献信息保障与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作用。首先,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长期积淀是学科建设有力的保障,图书馆长期不懈的针对性的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为重点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生长环境;二是高校图书馆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器,在学科建设的众多因素中,文献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高校图书馆历来都十分重视文献资源建设,在文献采购和服务上,长期坚持围绕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方案、教学计划、科学研究项目来进行,紧密配合学校的重点学科与重点专业进行,注重其文献资源的教育性、学术性和专业性,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保障和服务支持,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三是高校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评价的重要环节,从学科评价的各类指标体系中均可见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投入和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量化指标要求,这是学科发展的潜力和水平的体现。

总之,高校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承担服务社会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结果,高校图书馆在新时期新环境条件下,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范围,逐步走向社会化服务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和高校学科建设在为社会服务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图书馆的建设也必将随高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而拓展,成为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科建设和高校图书馆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互为因果,最终实现其共同的目标“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