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
向太阳挑战——核聚变激光点火
旧金山向东将近70千米的地方,有一片建筑群,这里就是世界著名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图1)。1952年创建以来,它曾一度进行炸药、军工火药等材料的制作研究,作为军用能源,也曾研究过激光装置。“冷战”结束后,在“军转民”的大潮中,一个大胆的议题被提上了日程,在这里开始兴建激光核聚变的“国家点火装置”。由于这一重大工程的上马,从20世纪末开始,这里逐渐兴旺了起来。
图1
“国家点火装置”是一个向太阳挑战的巨大工程,其目标是要实现在3×10-9秒时间内,产生500太瓦(太瓦,英文简称TW,即1012瓦,也即1万亿瓦特)的功率输出,几乎相当于全世界总发电量的200倍,只有达到这一强大功率,才能实现激光核聚变点火反应。
自从1997年“国家点火装置”正式上马后,经过了十多年的奋斗,终于在2009年2月10日,首次实现了第二级96门激光器的同时发射,共射出1.1×106焦的紫外线激光能量,它击中了预设的目标,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百万焦等级的点火记录,如图2所示。然而这一成功只是“牛刀小试”,虽然与最终的总目标相比,这只是一个开始,但其意义重大,它为下一步更大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图2
核聚变能量是模仿太阳获得最清洁、最环保、最节省的能量,然而获得这个能量却不是轻易之举的。激光点火装置的产生,是人类对高温、高压、高强度、超短瞬间和高能量极限的挑战,是一场有史以来人类最宏伟的壮举。仅以激光增强的过程为例,就可以看出人类“挑战太阳”壮举之艰巨。
点火的激光是经过几级分步增强的,最初一束激光的能量只有十亿分之一焦,首先要把这一束激光的能量增强10000倍,然后把这束激光劈开,分成48束,利用实验室两端的反射镜令这48束激光来回反射4次,每束激光在一次的反射过程中,要经过3000块磷酸盐玻璃,利用其中的钛原子把激光束放大增强,再将每束分成4束,形成192束以后,再对每束分别增强,直至最后并合起来,使能量增加到原来的3000万亿倍。图3所示是实验室的激光增强通道。2012年7月5日这一天,“国家点火装置”单束激光能量打破美国国家纪录,终于实现了192束增强激光的并和,产生了500太瓦的超高峰功率,获得了人类历史上最强的激光脉冲。但是到达这一步也只是开始。
图3
达到高能量的192束激光,最后要聚集在一个直径为3毫米的“小氘丸”上,实现这一步就更为艰难了。这是一个高科技的综合工程,它涉及高压电气工程、光纤工程、激光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工程、遥测与遥感、计算机工程和监控系统工程等。这项工程更是一个向超高精度的挑战,在长达1千米的光程中,要使192束超强激光在十亿分之一秒内,朝向一颗像胡椒粒大小的燃料氘丸聚焦,各束激光相遇的时间误差不得超过30皮秒(1皮秒是一万亿分之一秒)。这个神奇性效果就像从旧金山投出192个篮球,要在一万亿分之一秒内全部投入洛杉矶的球筐里那样,其艰难可见一斑!
192束激光并和后,瞬间产生1亿摄氏度的高温和1000亿倍大气的高压,进而引起核聚变。每束激光发光持续时间是十亿分之三秒,在这一超短的时间内,点火所释放的脉冲紫外光能量达到180万焦,所聚集的能量是美国所有电站发电总能的500倍多。图4所示为激光点火装置的低温靶定位系统,低温靶丸被两个金黄色三角形双臂罩包围着,直到点火前5秒才被打开。
图4
整套激光点火装置不仅需要在超高温、超高压状态下运行,还要求保持零震动和零温度的起伏涨落,所有机械都要求超高精度和完美工艺,即使是10吨级重的大型器械,也要求小于100微米的误差。图5显示的是工程人员正在为点火装置调整靶位定位器。图6显示的是10米直径的目标球室,192束激光将由球状目标室的入射口射入,最后聚焦在目标球室的靶心上。
图5
图6
这一工程的成功,可以使人类进行一些过去无法实施的实验,如模仿核爆炸过程或模拟宇宙中所发生的一些暴烈高能过程,以发掘其中的奥秘;利用点火装置,还可以模拟超新星、黑洞边界、恒星和巨大行星的内核环境,从而为科学界获取一般得不到的数据。2009年5月29日装置建设完工,建造和运行总花费35亿美元,整个装置安置在占地相当于3个橄榄球场的10层楼内。
2014年2月12日是这项工程的重要一天,历时17年,“国家点火装置”终于获得了最关键性的成果,成功实现激光聚变点火,还在能量增益上有了更重要的突破,也就是说,所输出的能量超过了最初供给的能量,这是使核聚变成为人类新能源的最关键一步。人类向太阳挑战的成功在世界上造成了轰动。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立刻被刊载到了《自然》杂志、《洛杉矶时报》、《科学美国人》和《华盛顿邮报》上。它成为继托卡马克之后,人类在核聚变探索中的又一新成果。它将使人类的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最终使人类学会如何取得类似太阳的能量,因此这一成果成为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点火装置,激光核聚变点火,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 (NIF),laser fusion ignition
图3:(暂缺)
图4:http://nextbigfuture.com/2010/10/national-ignition-facility-starts.html
图5: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ignition-failed
图6:http://atom-ecology.russgeorge.net/2015/02/01/sonofusion-returns-mainstream-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