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国宗教领域公共外交工作仍有提升空间
(一)中国宗教领域公共外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我国宗教界已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建立、发展了友好关系,参与了伊斯兰世界联盟等重要国际宗教组织,承办了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等国际宗教组织大会;主办了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三届国际道教论坛,搭建起了两个机制性国际交流平台;发挥“中韩日三国佛教交流会议”机制作用,多次组织佛牙、佛指舍利赴缅、泰等国供奉,并先后与新加坡、印尼、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联办了宗教文化展演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周边及相关国家工作;还以美欧为重点对象,举办了“中国基督教《圣经》事工展”、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等系列活动。这些工作,树立了中国宗教的良好形象,提升了中国宗教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增进了各国民众对中国宗教及宗教政策的认识与认同。
(二)中国宗教在世界宗教界的地位与影响仍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宗教对外交流相比过去有了较大增长,但与其他宗教人口大国,甚至与周边国家相比仍显不足。交流的层次仍然总体较浅,无论是与诸如缅甸等周边国家宗教界,还是与伊斯兰世界联盟等国际宗教组织,都缺乏有效互信和深度合作,在国际宗教界缺乏铁杆盟友。同时,美西政界从未停止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干涉和分化,国际宗教界关于“共产党敌视宗教”的偏见也尚未根本转变。我国没有主导一个国际宗教组织,没有享誉世界的宗教领袖,也缺乏具有强大对外影响力的宗教媒体,致使我国宗教及宗教政策在国际舆论中总体处于被动抵御状态,需要不断辩解和辩护。这一不足,既成为美遏制、攻击我国的借口和突破口,也给了国外宗教向我国渗透的所谓“正当”理由,成为我国外交工作中的一根软肋,尚难满足国家外交的总体需求。
(三)中国宗教走出去的能力和意愿快速增长
21世纪以来,中国宗教对外交往快速发展,已使我们开阔了眼界,结识了大批朋友,为向更广泛、更深入交流打下了一定基础。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宗教界的经济实力、组织建设水平、理论素养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培养了大量人才,积累了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和对外交流的经验,大大提高了宗教界对外交流的自信、意愿与能力。以佛教为代表的我几大传统宗教,都不同程度地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如少林寺已在美欧多国家设立或认证了各种培训机构40个,吸纳会员100多万人,打入了西方主流社会。中国道教协会自2012年起开展“道行天下”活动,先后赴欧、亚多国赠送《中华道藏》和《老子集成》等典籍,举办中国道教文化展演、交流等系列活动,推动道教文化走向世界,赢得广泛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