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第十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闻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学术争锋

演讲嘉宾:黄芝晓(《新闻大学》主编)

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的刊名一般都是叫新闻传播、新闻研究之类的,比如《新闻与传播研究》,为什么我们这本杂志叫《新闻大学》?我们的杂志创刊于1981年,这本杂志最早不是办给大学生的,而是办给传媒从业者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慢慢开始恢复,而且逐渐发展壮大。当时很多地方都开始办报纸,很多不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人进入了新闻这一行业,迫切需要向他们普及新闻传播知识。当时创办了这么一本普及性新闻传播类杂志,所以叫《新闻大学》,向那些在媒体一线工作的、没有学过新闻专业知识的人普及新闻传播知识。我翻看过我们《新闻大学》创刊号的第一期,上面刊登的确实是一些普及性的文章。后来这本杂志也供学生发表论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新闻大学》杂志比较专注于新闻传播学术研究。我2000年底进入复旦大学工作,2001年开始担任《新闻大学》杂志主编。2006年我们曾就杂志要不要更改刊名开展过一次讨论,在这之前很多人就曾提出意见说别再叫《新闻大学》了,听起来就像是一本成人自学教材,不像一本专业的学术期刊。后来我们再三考虑,认为杂志叫什么问题不大,关键是《新闻大学》这个品牌已经树立起来了,再改刊名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新闻大学》而言,我们这里对“大学”的理解,不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个物质的学校,在《礼记》里面《大学》讲的其实是一种思想方法的训练,是对学者的一种训练,所以“大学”这两个字不光是单纯地指一个学校。从这个角度讲,“新闻大学”也是可以作为学术性刊物的刊名的。

《新闻大学》杂志原来一直办的是季刊,因为我们觉得国际上权威的、理论性的学术刊物应该是季刊。但是,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中,办季刊实在是无法应对,因为投来的稿件太多。后来我们将每一期季刊的页数从96页增加到每期158页,还是无法满足研究需求。我们从2012年开始下决心要将杂志创办成双月刊,杂志无论是增页还是变成双月刊,对我们而言,都增加了大量的工作。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创办刊物需要资金支持。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之前,先成立了一个公司。学术期刊首先要养活自己,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思想、观点的平台,但是其本身也是媒介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术期刊如果想用它散发的灯光去照亮业界和学界,那么这盏灯自身要有油,否则刊物无法推动学科研究的发展。我们办《新闻大学》也是需要资金支持的。2001年以前我们多是依靠媒体的赞助,《宁波日报》《绍兴日报》,还有上海文新集团、《解放日报》等都赞助过我们。后来我们认为依靠赞助不是杂志发展的长久之计,于是开始考虑经营。我们开始在杂志的封面等位置做广告,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新闻大学》杂志的封面、封底、封二页、封三页上都刊登有广告。我们的杂志刊登稿件不收费用,而且稿件一经刊登还会给作者稿费。正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到独立,我们才能比较公正地、认真地办好这本杂志,成为学术界的重要权威。当然,《新闻大学》杂志办得好,也有赖于全国的新闻单位,特别是新闻院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

关于《新闻大学》杂志的栏目我这里不一一介绍。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研究生优秀论文写作”,从2001年开始,《新闻大学》杂志每年都会举办研究生论文年会,年会上获奖的优秀学生论文可以刊登在《新闻大学》上。现在,不仅仅是年会上的获奖论文,同学们平时寄过来的论文,如果经过老师们评审认为是优秀论文的,我们同样也会刊登。而且,不但刊登在这个专栏里,杂志的其他栏目也为同学们开通了,有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学生论文,也可以刊登在其他栏目里。《新闻大学》上刊登的研究生论文的比例较高。我们为什么要刊登研究生的论文?主要考虑学术研究需要后继有人,应该大力支持学生的学术训练。同学们写的论文应该拿出来经过社会的检验,让同业的人士来鉴定,而且文章要发表出来才能有所提高。所以,我们为传媒学子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平台。《新闻大学》大概每一期都会刊登1到2篇研究生论文,甚至更多。希望同学们今后踊跃投稿。

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才能在《新闻大学》杂志上发表?

第一,文章要有一定的理性,要进行理性思考。同学们对新闻实践工作、新闻传播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有想法,这样很好,但是一定要经过理性的思考。比如,我们现在还在刊发有关“汶川地震”的研究文章,其实地震发生后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大量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但是我们真正刊发是在地震发生半年以后,在对事件有了冷思考之后,再来研究地震报道中记者应该如何准确地采访报道,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认识新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规律。

第二,我们更倾向于选择表达清晰的文章。现在有一种风气是“越是看不懂的越高明”。曾任同济大学校长的李国豪教授,当年曾讲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写的论文别人看不懂,说明你自己根本就没有搞懂”。论文是向别人阐释自己的观点、思想的,让别人看得懂,你的论文才有效果。所以,我们希望同学们在锻炼逻辑思维、思辨能力的同时,一定要锻炼自己的文笔、写作能力。1963年,《求是》杂志的前身《红旗》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短小的文章——《怎样写文章》,文章讲了三个观点,其中就讲到一个人想明白一件事情很容易,但是想明白之后还要讲清楚却是比较困难的,这方面需要不断训练。现在一些稿件在文字语言方面的功底较弱,希望同学们能够抓紧训练自己的基本功,加强文字训练。

第三,要注意学术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问题。现在,很多文章中图表、数据、百分比占据的篇幅特别大,但是这些数据分析出来之后,说明了什么问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也不知道。这样的文章貌似很严谨,很学术,但其实是为数据而数据,通篇都没有观点,连观点都没有的文章就更不要谈创新了。

第四,不要把一些时髦的说法当成理论观点来看待。有很多时髦的说法在传媒业界、学界都很流行,但这些说法不是理论。所以希望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不要受到这些社会上的流行说法的干扰,要多动脑子想一想。

第五,要拓展我们的知识点。我们《新闻大学》杂志发的文章,都紧紧围绕着新闻传播学领域。《新闻记者》杂志关注实践性很强的领域,而我们《新闻大学》杂志关注的领域包括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多个方向,比如政治传播、艺术传播等方向。另外,我们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还应该注重和其他的学科交叉融合,关注学科前沿问题,多学科交叉才能真正推动我们新闻学科,特别是传播学的发展。

第六,研究要讲求社会实践。我们所从事的研究、申请的项目课题都必须来自于社会实践。现在新媒体呈颠覆性发展,特别是在数字时代这么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很多传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已经跟不上传媒的发展,我们的传媒理论也应该有所变革。在新媒体研究方面,我们开辟了一个新媒体研究专栏,不仅在这个栏目里研究新媒体,在其他各个栏目的研究中也都包含对新媒体的研究。

第七,一个刊物要办好,不能都刊登自说自话的论文,至少要带有一些争论,对学术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每年都想提一两个问题出来引发学者们的讨论,但是经常讨论不起来,一般讨论个一两次,后面的文章就没有了。有不同的看法是好事,我们需要这样的文章,通过讨论慢慢把问题梳理清楚,这样才能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不怕争论,就怕没有争论。现在学术界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争论。我们就学术观点进行讨论,希望同学们能够有很多新的思想和观点,只有参与讨论,才能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在讨论中有所创新。

第八,我们杂志想把国外的一些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来。我们创办了一个栏目,专门发表一些专业性的文章。但是,现在看来力度不大,文章的后续不足,因为文章的翻译比较困难。现在很多同学的翻译水平也不错,希望同学们在看国外文选的时候,发现不错的研究,并且国内还没有介绍过的,可以推荐给我们,我们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新闻传播学科不是一门延展性很强的学科,学科本身比较年轻,它的推动力就在年轻人之中。我很高兴能跟这么多传媒学子见面,将来你们都会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骨干,我们这本杂志在同学们的支持下一定会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