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体制概念提出的背景
体制一词的广泛使用和流行是与经济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一个术语,而不是从国外经济学引进、借鉴的概念。因为,改革首先需要解决改革自身的“合法性”问题。由于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结构和秩序的重大调整,甚至是颠覆性改变,因此如果不能得到社会主流观念的认可和足够强大的支持,就会处于“非法”状态而无法启动。解决改革的“合法性”问题,就是为改革制造舆论和提供理论依据,这意味着要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否定性的重新评价,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改革的舆论氛围。但是一般来说,改革决策者的统治地位就是原有体制结构和秩序的产物,如果改革真是一场彻底颠覆原有体制结构和秩序的革命,就必定会威胁到改革决策者自身统治的合法性。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把改革的合法性和统治者执政的合法性区分开来。由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与社会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因此必须把改革的对象和社会主义制度加以区分。因此,提出经济体制或者说体制这一概念的实质就是对改革的性质和对象范围做出界定。
体制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原指文学艺术作品的体裁和风格,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逐渐使用体制一词来表示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当它用于经济领域后就产生了“经济体制”这一术语。人们最初把体制作为与制度或者说基本制度不同的概念,通常理解为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管理制度。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经济体制的解释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制度、原则和方式等的总称,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种解释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国改革目标的局限性,即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因此改革在一开始就存在“底线”的限制。
由于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改革的目标和边界范围并不是确定和清晰的,相应的,作为改革对象的体制也就是一个内涵和外延缺乏严格界定的概念。这虽然有利于减缓改革启动的阻力,但同时也为改革的较快推进和深入发展设置了障碍。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改革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争论,一些反对改革的人虽然是屡败屡退,但也是屡退屡战、步步为营。因此,如何理解和界定体制概念,就不仅是学术上的咬文嚼字,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改革性质和目标选择的重大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