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序
普洱,古为百濮、百越居住的“闵濮之乡”之一,为哈尼语地名,“普”为寨,“洱”为水湾,“普洱”意为“水湾寨”。“南邻越棠(越南、老挝),西通缅甸,左据李仙之水(李仙江),右跨九龙之江(澜沧江),六茶山连属百重,大川原坦平千里,西南名郡,边围要区”,清光绪《普洱府志》这样简练地勾画了普洱的自然地理概貌。
普洱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从普洱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濮越、氐羌少数民族的石制工具,以及商周以来的历史文献记载和实物存留,均充分证明了普洱各民族从远古开始就繁衍生息在这里。从汉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都在普洱设有行政管理机构。清雍正年间设普洱府。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设普洱专区、思茅专区、思茅地区。2003年10月,撤销思茅地区,设立地级思茅市。2007年2月,国务院批准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2000多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在普洱行使管辖权,普洱始终是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普洱因茶而兴,因茶而闻名。普洱人民与茶结缘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其中有文字记载的茶树栽培和利用历史就有1800多年。距今3540万年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距今2700余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距今1000余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以及目前国内所发现的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充分说明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成了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是名副其实的“古茶树博览园”,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树资源的重要宝库,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
始于汉唐并延续1000多年的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就是从普洱出发,接内地、达京城、通邻国,最终延伸到欧洲大陆。茶马古道作为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之一,被后人称作中国西南大地上的一条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通道。同时,这里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佛教东进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千百年来,这条悠悠古道把普洱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普洱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演绎了光辉灿烂的茶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古今中外文人学士为普洱茶著书立说、吟诗作对者不乏其人,如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曾将普洱茶写入《红楼梦》,俄国文豪托尔斯泰亦将普洱茶写入《战争与和平》,清代文人阮福著有《普洱茶记》,等等。今天,历久弥新的普洱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云茶”的响亮品牌,并和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普洱是多民族集聚的大家庭和民族文化的大观园。云南26个民族在普洱均有分布,其中有世居民族14个。展开普洱的历史长卷,虽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习俗方面不尽相同,但彼此之间包容共生、和睦相处,长期以来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民族关系,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历史上,各民族兄弟姐妹同仇敌忾,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各民族头人剽牛立誓歃血为盟,表示要团结到底,永远跟共产党走,在边疆大地上树立起了民族团结的丰碑,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赞歌。普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风情万种、特色鲜明。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是迄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无论是以饮食、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等为内容的物质文化,还是以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等为内容的精神文化,传承至今几乎没有被人工雕琢过的痕迹,保持了较完整的原生态性和地道性。众多民族的不同习俗、不同宗教赋予了普洱极为斑斓的色彩。多彩的民族服饰织成了民族风俗的绚烂画卷,不同形态的民族建筑构筑了民族文化的长廊,不同的语言、文字、歌舞与传说汇成了绚丽的民族文化的彩虹……普洱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
普洱是“彩云之南”的一个融生态、资源、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地级大市,也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人文风情,使普洱成为祖国大西南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桥头堡建设的“堡中堡”、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普洱也享有“北回归线上的巨大绿洲”“云南动植物王国”“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中国咖啡之都”“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美誉。
编撰《普洱史话》,目的是让人们进一步认识普洱、了解普洱、热爱普洱,为国内外朋友关注普洱、走近普洱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普洱史话》资料翔实、文风质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可读性强,相信会起到很好的资政、存史、教化作用。
中共普洱市委书记 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