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岛两岸“共同家园”示范区的构建战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

伴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扩充。

一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理论的形成以瓦伊纳的开拓性研究《关税同盟问题》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瓦伊纳认为,关税同盟建立后,可以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静态效应。

(一)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主要是指在某一区域经济中成立了关税同盟并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使得产品的生产由生产成本较高国向生产成本较低国转移,其结果是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了生产利益,随着产品成本的降低,社会需求扩大,成员国进口量不断增加,贸易额上升,从而产生新的贸易额(见图3-1)。

图3-1 贸易创造效应

假定SDA国对于产品X的供给和需求曲线,PAA国市场均衡时产品的价格。AB为统一区域内国家,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A国从B国进口产品X的价格为PB。如果A国对B国产品征收税率为T的从价税,则进口价为PB(1+T)。当PAPB(1+T)时,A国还是会从B国进口X产品。当A国和B国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A国与B国之间将取消关税,实行商品的自由流动,那么此时A国从B国进口X产品的价格就为PB, A国对X产品的需求为OD2,而A国本国的供给只有OS1,所以需要从B国进口产品的数量为S1D2,与未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前,A国对B国的产品进口需求S2D1相比,进口增加了S1S2+D1D2,所增加的量就是因为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消除关税之后而产生的贸易创造量。

贸易创造效应通常被视为一种正效应。因为,A国国内商品生产成本高于A国从B国进口的商品生产成本。关税同盟使A国放弃了一部分商品的国内生产,而由B国生产提供这部分商品。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生产转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从社会总福利变化情况来看,当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时,A国从B国进口X产品的价格从PB(1+T)下降为PB,此时A国生产者的福利减少,减少量为a,而消费者剩余的量是增加的,增加量为(a+b+c+d), A国政府的关税收入减少为c,因此,比较A国与B国在组建关税同盟前后社会总福利的变化是(a+b+c+d)-(a+c)=b+d,显然,关税同盟建立后,各国的社会福利是增加的。

(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主要是指组成关税同盟的国家对内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贸易保护政策,从同盟外非成员国进口较低成本和较高效率的产品转向从同盟内成员国进口较高成本和较低效率的产品,由此所发生的贸易额的转移。贸易转移效应所带来的是社会福利的降低(见图3-2),通常也被视为一种负效应。

图3-2 贸易转移效应

从图3-2来看,各国或地区在尚未组建关税同盟之前,A国从B国进口Y产品的价格为PB,从C国进口产品Y的价格为PC,很明显PCPB,即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A国会从B国进口产品Y,进口量为S1D3。当A国与C国建立关税同盟后,也就是说A国与C国实行自由贸易,而对B国实行统一的从价关税T,这样的结果就是A国从B国进口Y的价格就上升为PB(1+T),此时的进口价格大于从C国进口的价格PC, A国会把原来由B国进口的量转向从C国进口,此时从C国进口Y的量为S2D2

从各国社会福利变化的情况来看,在A国与C国组建关税同盟之后,对A国国内生产者福利的影响效应是正的,A国生产者的福利额为a,对政府的影响效应也为正,因为实行关税政策时,政府的关税收入增加,且增加额为c。但是对于A国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效应为负,在组建关税同盟之后,A国消费者剩余的量下降,下降幅度为(a+b+c+d),由此带来的总减少量是(a+b+c+d)-(a+c)=b+d

二 自由贸易区理论

自由贸易区理论是在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免除关税及消除其他贸易障碍

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彼此之间存在互惠性,但仍然保留对第三方贸易政策。

2.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进口有制定关税的自主权

即成员国各自保留对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确定自己不同关税的权利,也就是说,参加自由贸易区的各成员国没有一致的对外贸易政策,未形成共同的对外关税。

3.自由贸易区严格采用原产地规则

即必须是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是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享受自由贸易协定给予的优惠,包括由商品出口国生产的纯粹产品,或者是出口国进行加工后增加值达到40%以上的产品,才可列入自由贸易范畴。

三 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纽和西托夫斯基。该理论认为,通过集团内成员国采取一致的对外贸易政策,将区域内分散的小市场组合成一个大市场,可以使区域内的资源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而且,市场扩大导致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大批量生产所带来的规模效应。

西托夫斯基认为,在各国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各国之间推行只顾本国利益的保护贸易政策会使得各国只能面对狭隘的国内市场,无法实行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小市场”经济会出现恶性循环,而建立共同市场之后,可以将各国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被分割的市场统一起来,为成员国的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这有助于规模经济效应的产生。不仅如此,共同市场的形成将使厂商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整个经济将进入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市场扩大、竞争加剧的良性循环。

德纽在其1960年出版的著作《共同市场》中提出:“大市场化导致机器的充分利用、大量生产、专业化、最新技术的应用、竞争的恢复,所有这些因素都会使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下降;再加上取消关税也可能使价格下降一部分。这一切必将导致购买力的增加和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某种商品的人数增加之后,又可能使这种消费和投资进一步增加……这样一来,经济就会开始其滚雪球式的扩张。消费的扩大引起投资的增加,增加的投资又导致价格下降、工资提高、购买力的全面增加……只有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才能促进和刺激经济增长。”Deniau, J. F. , The Common Market: Its Structure and Purpose,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0.

四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在其代表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在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仅仅依靠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和生产要素禀赋分工原理是不可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的,这可能会带来区域一体化组织内部各行业的集中和垄断。而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可以保持并促进竞争性贸易的稳定性。

在小岛清看来,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市场化来实现规模经济,而通过大市场化实现规模经济是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基础。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的条件是:

1.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近,因而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生产。

2.作为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对象商品必须是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商品,重工业、化学工业产品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轻工业产品次之,而以农产品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很难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3.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专业化的产业,和通过协议让给他国的产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即无论哪个国家生产哪种参加协议性国际分工的产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差别不大,否则不容易达成协议。这种产业利益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国际分工、生产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和对此产业产品需求的增长率。

上述分析表明,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是在发展阶段相近的国家之间建立,不能在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同时也表明,在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可进行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商品范畴较广,利益也较大。此外,生活水平、文化模式相类似、相接近的地区,一般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并能够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五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它是由鲍里斯·塞泽尔基(Boris Sezer)在《南南合作的挑战》一书中系统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而应在充分认识自身的情况和国外环境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总结了影响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相互依存状况;对区域内经济要素的使用情况,特别是有关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及其整体发展的潜力;区域内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外国跨国公司等经济体在该区域内各国经济中的地位;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模式和类型;区域内各成员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即区域政治协调程度;区域内成员国实现一体化的政治意志及稳定性;区域内国家对外政治关系模式,尤其是同超级大国和宗主国的关系模式;区域所建立的共同机构的效率以及该机构进行有利于集团共同利益活动的可能性。

六 整体验证理论

该理论是由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在总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就和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通过是否降低了共同的对外贸易壁垒,是否促进了竞争,是否减少了贸易、投资和服务领域里的交易费用这三条标准来检测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是否成功。

该理论认为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能够使成员国减少很多谈判的麻烦,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生产企业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率与竞争力;而且,随着区域竞争力的增强,还能够扩大对整个世界市场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全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