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探讨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从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开始,经历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众多的理论分支,并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指导社会财富积累与创造。新能源经济学考察的是国家新能源的市场、成本、利润、开采技术、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必须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新能源平衡和产业发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2.1 西方经济学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和传递信息的机制,这种价格机制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新能源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要素,应该会同样受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但同时新能源作为目前的一种公共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本节即从新能源的供求关系、需求弹性、公共产品、外部性等出发,对国家新能源市场供给、产业发展、政策制定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供求关系
市场机制能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使经济主体之间自由竞争,从而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其核心是由供求关系引致的价格与竞争机制。
市场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就越强烈,购买的商品量就越多;同样,较低的价格也可能使一些原来没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开始购买这种商品。
市场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对于生产者而言,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生产和销售商品的动力就越强,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就越多;同样,较高的价格也可能吸引一些新的厂商进入市场,从而扩大商品的供给。
当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新能源产品的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如图3-2所示。此时的均衡点为E,该均衡状态时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都可能使均衡状态发生改变。
图3-2 市场供求平衡关系
1) 需求量的变动
(1) 新能源产品及常规能源产品的价格会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的需求。新能源产品的价格降低,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常规能源产品属于替代品,其价格越高,消费者对新能源的需求量就越大。
(2) 消费者收入对新能源产品需求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新能源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量。
(3) 消费者偏好以及对商品价格预期的影响。当消费者由于环保等原因对新能源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当消费者预期新能源产品的价格在未来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新能源产品的当期需求量。
2) 供给量的变动
(1) 价格对新能源产品供给量的影响。新能源产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越大;反之,新能源产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 生产技术对新能源供给量的影响。新能源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技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利润,生产者会提高产量。
(3) 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当常规能源由于资源限制,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可能通过寻找研发新能源生产技术,而减少对常规能源的供给。
(4) 生产者对新能源产品未来预期的影响。如果生产者对新能源未来的预期看好,比如预期新能源的市场前景好,生产者就会扩大新能源的生产,增加产量供给。
2.商品需求价格弹性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度。用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ed为需求的价格弹性,eq表示需求量变动率,;ep表示价格变动率,。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所以为负值,为便于比较,故在公式中加入负号,使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取正值。
市场供求理论认为,价格对需求量影响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比较显著;而需求弹性小的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相对不显著。分析价格对常规能源商品的影响时,必须要考虑能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般来说,能源商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尤其在短期内,价格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影响很小;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价格对能源商品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常规能源的价格上涨,会刺激生产者减少使用该能源要素,转而寻找新的替代品。
3.2.2 循环经济理论
1.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他认为地球就像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一样,需要不断消耗自身有效的资源进行运转,如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地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将自身的有效资源耗尽,最后走向灭亡。同时代,美国生物学家卡逊(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首次正式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以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有朝一日(在今后一百年内)将到达增长的极限。”这份报告是第一次系统考察经济增长与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进步间的关系。循环经济理念成为人类在面临人口激增、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紧张和资源破坏等问题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
2.循环经济的内涵
现代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以市场机制为推动力,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如图3-3所示。循环经济是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倡导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经济循环系统中得到最大化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化,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其核心是废物减量化(Reduce)、资源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利用(Recycle)。
图3-3 资源循环利用示意图
循环经济的实现体现在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微观企业层、区域中观层和国家层面。在微观企业层面上,它主要以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回收和环境利用与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涵,强调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区域中观层面上,它强调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实现全社会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在国家层面上,它是在政府参与下,将废弃物与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社会领域,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全领域物质循环的新的经济运行方式。
新能源经济体现了循环经济思想。常规能源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使用模式,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即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资源被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由此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新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基本形成了一个“资源—产品—极低排放”的新经济模式。
3.2.3 新制度经济学
1.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人是有理性的,人总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减少交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必须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由此产生制度。以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看成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强调制度与制度变迁对经济绩效的重大影响,并用西方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以及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哲学思想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奉行的经济自由主义,它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分析工具是沿袭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的范式和边际分析方法。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了“交易费用”概念。“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是新制度学家们用来分析一切制度和组织选择的根据。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道德行为准则,它旨在约束追求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能源政策在发展中也受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能源供给充满乐观的态度,认为能源能够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能源政策以鼓励开发使用为主,能源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侧重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能源危机的爆发,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能源紧张和能源矛盾,能源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能源资源的公平分配、有效配置和提高效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能源产生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能源政策向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关系、新能源的开发使用方向发展。
2.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国家理论等,对新能源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1) 产权理论。科斯定理认为,如果价格机制运转费用为零(交易费用为零),那么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产值最大化)就与权利的法律判定(即权利属于谁)无关。也就是说,只要产权明确,交易费用为零,那么通过私人间的自愿性交易,就能达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然而,无成本交易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于是,在科斯第一定理的基础上补充形成了“科斯第二定理”,即当交易费用不为零时,财产权的初始分配将影响最终资源配置。我国的石油等常规能源,属于战略性物资,由国家所有,并统一规划开采,有利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开采率,并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安全。对于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也需根据区域性分布特点,制定有利于全国新能源发展的产权政策。
(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理论。制度也是一种“产品”,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市场均衡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需求和供给。当制度供给能满足制度需求时,即为制度均衡。否则,就是制度不均衡。制度的不均衡往往是由行为主体为谋求在现存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而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所引发的。在能源供给有限和需求扩大的形势下,能源政策不断发生改变,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能源配置方式,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平衡。
(3) 国家理论。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它规定了产权结构,塑造或者影响意识形态,从而在制度创新和经济兴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国家理论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主要是诺斯。
在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出现前,有两种较为主流的国家理论,即契约论和掠夺论。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契约的得利,但不能说明不同利益成员背后的最大化行为;掠夺论忽略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两种理论都是不全面的,并将两种国家理论(契约论和掠夺论)结合起来,提出了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即“暴力潜能”(violence potential)分配理论。“暴力潜能”分配理论将两种理论统一起来,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了掠夺性的国家,由此出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掠夺者和被掠夺者。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87年以挪威原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重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 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人们普遍的共识。传统的发展只强调经济的增长,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在可持续发展中,对经济属性的要求除经济数量增长之外,还包括生活水平、教育和医疗条件、机会均等性等经济质量的提高。单纯的使人均收入提高却未能使社会经济结构改善的发展都不能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
(2) 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全人类社会,即创造美好的生存环境,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因而社会属性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应当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民主、无暴力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3) 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自然属性上表现为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即要寻求以一种最佳的生态运行系统,使自然资产的耗竭速度低于资源的再生速度,从而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正如世界银行在1992年度的《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指:“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
专栏3.1 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其全文内容如下。
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具有很大重要性。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者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2.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的不断增长,一方面,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人均能源并不丰富,能源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另一方面,能源利用产生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如果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不改变,中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无论从供给、资金、运输还是环境方面都是无法承受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必须走的道路。
1992年6月在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全球能源与发展的《21世纪议程》,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1994年3月,李鹏同志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外,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约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特别是发展少污染的清洁能源技术,控制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大气层,是中国政府履行国际公约、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系统向环境无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有限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在发展能源方面必须本着“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方针,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有效配置能源。一方面,针对我国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能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特点,采取远距离输送的方式,向储量少但耗能多的工业地运输能源,如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另一方面提高科技水平以逐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专栏3.2 《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余万字,主要内容大体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我国政府签署《21世纪议程》体现了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与发展计划和对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为缔约方,应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资金以支付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所需增加的费用,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促进和方便有关技术转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