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与分类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的重大差异就在于人类有丰厚的文化,文化传承对人类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人们会从不同方面谈论文化问题,如文化教育、考古文化、生活方式等。文化(culture)是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一概念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而后者的意思是“耕种出来的东西”,以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对应。15世纪以后,这一概念被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为文化。“耕种出来的东西”是经过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东西,这一概念虽然带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的色彩,但是它所赋予的人的创造物的含义却具有普遍的意义。在中国古籍中,“文化”一词是与“武功”相对应的。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说的是古代文、武对于治民的作用。
对“文化”一词在学术上的明确定义首先是由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做出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发展了泰勒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他还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ber)等在分析考察了一百多种文化定义后做出了他们的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从以上界定中可以发现,泰勒主要从规范和精神方面来看待文化,指的是表现为人们的能力和习惯的东西。马林诺夫斯基则加进了人类制作的器物即物质文化,使它的含义更加全面。可以概括地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由此看来,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与自然物相对应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2.文化的分类
如果把相关学科关于文化的概念做一些划分,可以发现文化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广义的文化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是对于文化的最宽尺度的理解。这种文化概念一般用于对文化的综合界说,或对于某一族群文化的综合考察。中尺度的文化主要指制度和规范文化,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创造、选择、积累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习惯和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常常用来分析某一人类共同体的生活。小尺度的文化指科学文化知识,它是文化的最狭义的理解,也是对文化的非学科化的理解。
有的研究将文化分为三类:即有形的、具有物质特征的物质文化,它不但是人类创造的器物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而且带有某种文化价值;以行为规范为主体的规范文化,这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办事规则和共处规范;认知文化,指人们的各种知识,包括态度、价值和信仰等。我们还可以以文化发生的领域为标准对文化进行分类:
在上述文化的分类中,产品文化、工具文化基本上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的产物,而规范文化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经验。智能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与人与人关系的交叉领域,其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属于前者,而某些管理科学的知识属于后者。至于理念文化一般与人类的宇宙观、人生观等理想相关。
当然,要对文化做出完全科学和清晰的分类并不容易,因为文化现象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有些文化现象具有复合性。正如英国人类学家弗思(R. Firth)所说,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由此可见文化之广泛性及文化现象之复杂。这样,上述我们对文化的分类只是为了认识上的方便,也是一种较细的分类尝试。
从最宏观的层面上来划分,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农耕文化和工商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这些文化类型是较大的群体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拥有的文化的体系。不同的文化类型之间会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不同学科会涉及文化的不同组成部分。考古学关注的是器物文化,并通过器物文化去理解逝去的生活。文化(社会)人类学综合地研究文化现象,特别是研究精神文化,它主要研究的是一定族群的生活方式。社会学则主要研究规范文化,即研究带有意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
从上述诸多定义中可以看到,文化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人类生来涉及的自然状态,而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人类在通过劳动成为独特的行为主体之后就与自然界和外界进行着复杂的互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有意识地影响外界环境,这种过程、工具和结果都反映了人类的能力和价值,这就是文化,即与当时的生产力、生存环境、人类对外界的认知水平和改造能力相适应的文化。在这种意义上,文化就是人类的创造。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文化不是其先天就有的特征和能力,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后来人”来说都十分明显。当他来到世上,他就进入了一个被以前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价值、规范浸透的社会,他必须向社会学习这些东西以维持生活,这就是文化。当然,每一个时代(包括后来者)也有可能在适应环境时改造环境,创造新的文化。总之,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
2.文化是群体共享的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的产物,但并不是人的所有活动都成为文化并保留下来。文化带有群体性,即当某种行为和价值被群体接受、共享时,它们才成为文化并被保存和留传下来。在这里,文化的群体性实际上也是群体选择的结果,该群体(不管是族群还是其他社会群体)在选择中认同了某种行为的价值、接受了某种行为方式,并成为群体中普遍性的价值和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相反,个别人的怪癖或做法不能成为文化,因为它不会被群体认同,所以不会被保存下来。在这种意义上文化具有群体合理性。
3.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
符号是人类表达意思、进行交流的工具,符号包括人类的语言、表情、姿势,以及标志等任何有意义地表达某种事物的东西。这些符号是人类在共同的活动中,为了交流与合作的目的而形成的。当这种符号所承载的意义被普遍认可后,符号也就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它也就成为某种意义的象征,而各种符号的相互结合就会表现复杂的社会意义。比如,中国的象形文字是具有直观意义的符号,后现代派的抽象艺术是表达作者价值的符号,一种庄严肃穆的场合也是特殊的符号。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是由包括器物在内的各种符号承载和表现的。
三、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1.文化的结构
(1)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常常首先将自己行动的意义用某种器物或符号表示出来,这些器物和符号就是文化元素。例如,对于传统的农民来说镰刀、犁头是文化元素;对学生来说他手中的笔和桌子上的课本也是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可以独立存在并表明某种意义,但是,只有将不同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才会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2)文化丛
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被称为文化丛,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比如,农民的犁头、耕牛、套具等会形成一个文化丛,它们的结合可以发挥耕地的功能。学生的笔、课本、作业本也构成一个文化丛或功能单位。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即是说,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当然,更不能将根本不相关的文化元素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并不能形成文化丛,这种奇怪的“组合”并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3)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在两个层面上理解文化模式:第一种文化模式的理解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比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种文化模式(文化类型),不同民族(族群)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第二种对文化模式的理解是从功能角度出发的,它指的是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丛结合而成的整体。在比较文化研究中常常采用前一种理解,即发现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差异。在研究其一族群的生活时则采用后一种理解,其目的是分析文化的功能意义。
实际上,文化模式也是分层次的。相关的文化丛通过有条理的整合,会形成在一个较大领域发挥作用的功能体系即文化模式,那些相关的、在一定领域内发挥作用的文化模式还可以结合成更大的文化模式。比如,在传统的中国农村有指导人们婚姻行为的婚嫁文化,而且构成了一种文化模式。家庭生活的规则体系构成了家庭文化,也构成了一种文化模式。然而,它们都属于特定的婚姻家庭文化——一种更大的文化模式,而后者与独特的社会交往的规范体系(也是一种文化模式)和农耕制度一起又都属于农耕文化这种最大的文化模式。又比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宏观的文化模式(文化类型),它们又各自分为不同领域的较低层次的文化模式,这些较低层次的文化模式反映着各自的价值和规范,也具体地反映着两种文化模式的差异。区分不同层次的文化模式的目的就在于分析何种文化模式在何种范围内和何种程度上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指导人们的行为。
2.文化的功能
人类是由于共同生活的需要才创造出文化来的,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文化的整合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所发挥的作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境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自己的行动。然而这种满足自己需要的行动在何种程度上会得到其他成员的理解与合作,则要看他们行动、行动的价值和意义在多大程度上被他人认可。在这里,二者之间沟通的中介就是文化,如果二者之间共享文化,他们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有效的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这里的有效沟通是指双方在关于文化的基本价值、对文化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的共识基础上的沟通和互动。显然,如果人们不能共享文化,即他们对行动、符号的意义和价值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就不能有效沟通,也难以进行合作。
文化的整合功能不但发生在价值认同的层面,也发生于规范认同的层面。所谓规范认同是指相关的行动者对应该如何做的共同的看法。比如,同事之间应该有怎样的关系,同事之间的何种行为方式是大家都认可的,这种共识就是规范认同,它包含行动技术,更主要的则是行动的意义。
(2)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在群体和社会生活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能会采取多种行为,或者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然而,并非所有行为都能有效地达到目标,因为某一行动者的目标必须通过他人(同样是行动者)合适的回应才能实现。什么是合适的行为和行为方式,这必须通过共享文化来做出判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关于好与坏、对与错的观念。也就是说,任何文化都包含着对于人们的行为的价值判断,即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的或合理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应该、不合适的。实际上,文化、尤其是规范文化包含着对合乎根本价值的行为模式的认可和对不符合根本价值的行为的排拒。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共享文化包含着行动者对对方合理行为的预期,或对方行为的可预期性,正是这种合理的预期及其实现才会达致相互之间的合作。这样,共享文化也就向人们提供着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行为的导向。
(3)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
文化是人们在以往的共同生活中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这种文化仍然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这对一个社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没有深厚文化的社会可能会处于不停的、无方向的变动或混乱之中。
文化的维持秩序的功能反映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而某种文化的过于沉稳和成熟可能会陷入保守,它可能会压抑成员的创新,阻碍社会的变迁。这是文化的负功能。
(4)文化的传续功能
从世代的角度来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在任何社会中文化都有传续功能,其机制是文化占有者通过社会化等方式“迫使”下一代或后来者认同本群体、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和行为规范。后者在接受这种文化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在这种背景下生活的“知识”。一般说来,文化是成系统的,即文化的各个部分会结合成一个体系,这种系统化的文化更能保存人类的知识。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世代都遇到了以往世代积累起来的经验与文化,这些经验和文化构成了新世代的生存环境。新的世代适应这种文化环境的过程就是认同。
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变迁
1.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的特性来看,文化在总体上是自我生成的,即它常常不是人们刻意建造的,而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当人类脱离动物而成为人类,即当人的活动主要不再受其动物性驱使而是从事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人类就开始在创造文化,所以文化的生成是嵌入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之中的。
从总体上来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影响。人类在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生存之道,形成了两种关系即人与外部物质环境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生产出两种类型的成果: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由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不同,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不同,所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不同。这样,文化就具有了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诸多层面。从宏观层面看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如从地域角度分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东方文化内部又有不同国别文化;从经济类型角度分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工商文化等。这些与国家、地域相关的文化模式同地理环境及人们谋生的方式(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在狭小的岛屿上或地表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与在自然资源富饶的地区生活的民族的文化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些差异反映在人对自然的观念和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在中尺度层次上文化的多样性更加明显: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群体、不同性别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地域群体等都有自己的文化,这表现为不同群体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这是文化的亚类型。比如,产业工人阶层与农民阶层在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有所不同,管理阶层(干部群体)与平民百姓对政治问题的感知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山区农民与平原地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不同,男女性别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老年人群体与青年群体在看待事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处世方式方面也有所不同,这在社会发生快速变化时期尤其明显。应该说明的是,在这些亚文化类型之下,还可以对文化的差异性做进一步划分。
文化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指文化的特殊性,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处理自己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反映了在不同条件下人们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与智慧。
文化不但有特殊性,也有普同性。普同性是不同文化类型对同一类现象相同或相近的认知、评价,这既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也表现为精神文化方面。比如,不同文化类型的许多物质文化的形态、使用方式、意义的象征是常常是共通的,在规范文化方面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文化的普同性来自于人类有相同的需要结构和人们在满足需要时相同或相近的资源和手段,这也与文化的传播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借鉴有关。
2.文化的相对差异性
文化的差异性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多种方面,这里所要说明的是如何看待这些差异性,即从本质上对不同文化进行评价。
(1)主文化与亚文化
即使是在同一族群之内,文化也可能是有分别的,即由于人口流动或文化传播等原因,该族群中不同的群体可能认同并不完全相同的文化,就可能出现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相对地,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显而易见,主文化与亚文化是就一定地域中的社会群体而言的,在这一范围内,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采取的行为方式即为主文化,而只有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则为亚文化。在该范围内,主文化作为正统有一定的行为导向功能,同时也就对不认同主文化的成员具有压力。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另类”,与主文化相对比常常处于劣势,但有时它又具有新意。
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般发生于局部,即他们生活的某一方面,也可能发生于诸多方面。比如在城市小区内,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在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之间,老一代更坚持传统而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同住一个地区的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其中主体民族的文化是主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亚文化。实际上,主文化与亚文化之分具有相对性。当群体范围发生变化之后,原来的主文化可能会变为亚文化,而亚文化也有可能变为主文化。
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有时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文化模式只是处理具体问题方式上的差异。比如,在城市中是举行传统婚礼还是采用新式婚礼,节日饮食采用何种菜系都是具体问题,在这些方面主文化与亚文化之别一般不会产生族群内部的冲突。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主文化与亚文化之别却是本质上的。比如,婚居与未婚同居两种行为模式有本质性差别,有宗教信仰与无宗教信仰(或者两种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带有某种程度的本质性。在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本质含义时,经常发生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2)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在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时,可能会发现某一民族的成员因过分认同本族文化,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不理解以至贬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我族中心主义(或称民族中心主义)。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的现象,这并不是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文化而否定其他文化的现象。比如有的人认为某些民族中为男孩举行成年礼是野蛮的,因为这种成年礼通常采用劳役折磨、对勇气和耐力的艰辛考验以及痛苦的割礼来完成。我族中心主义并不只发生于民族文化的层面,有时也发生于同一民族的亚文化之间,即某一群体对另一群体文化的贬斥。我族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
与我族中心主义相对应的是文化相对主义(或称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应该依照他群(对方所属的族群、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相对论反对强势民族对于弱势民族的歧视,强调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这对保护弱小民族的利益,抵消我族中心主义的消极的东西有一定意义。比如,在国际关系方面,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共存和互相吸收对方的长处,就是文化相对论的表现。文化相对论对于分析同一民族内不同群体的文化差异时也是有意义的。它强调要认识其他族群的文化,就要把这一文化类型放到特定的、与这一文化相关的背景中去理解。可见,文化相对论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但是,在强调文化的相对性时也不能走向极端,用文化的相对性来保护落后的东面。比如,一些文化有歧视妇女、虐待女婴的做法,我们无论如何不能用文化相对论来支持这种做法。
(3)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一定的文化是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封建的小农经济有几千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中国实行了家族宗法制度。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支持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此相适应,孕育了伦理型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摆脱神学的务实的生活态度,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在基本的文化价值上主张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为有、贵和尚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的大背景下,通过多种思想流派的比较交流而形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道家思想在平民阶层中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后来的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文化是与西方文化很不相同的文化类型。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发生了一些变迁。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也影响了中国文化。
3.文化变迁
任何文化都不会永远保持不变,因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在发生变化,而且不同文化之间会有交流。从最本质的角度来讲,文化的变迁来自人们的发现和发明。人们的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成果是新的物质产品,也可以是新的思想(精神产品)。这些新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或价值观念。文化变迁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把它们融合进自己文化之中的过程。当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借取了文化要素,并将之溶入自己的文化时,自己本来的文化就发生了变化。文化传播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两个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的直接接触和通过媒介将某种文化传至另一个社会。
在两种文化发生接触时常常会发生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两种文化接触时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的互相反对的情况。它常表现为某种文化的拥有者排斥、抵触另一种文化,当一个族群刻意要抵制另一种文化时,他们或者采取封闭的策略,或者对异文化进行否定性的批判。文化冲突可能发生在根本的价值领域,也可能发生于日常生活的表层,当然前者要激烈得多,同时由根本的价值冲突导致的文化变迁更加深刻。
两种文化的接触也不一定发生文化冲突,而是发生文化融合。文化融合以拥有两种文化的群体的相互交往(被迫的或自愿的)为基础,通过长期的相互交往,原来的两种文化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而趋于一致。
【推荐阅读书目】
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C.恩伯等:《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顾宝昌:《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杨心恒:《社会学概论》,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