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是可以分解的
现在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说物价,说官倒,说分配不公,等等。真个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个好现象。说明人们从切身的经验感受到:自己的利益不仅与自己个人奋斗的程度相关,更要受整个国家状况的制约。
个人的收入虽然增加得不慢,如果物价涨得更快,实际生活水平还是要下降的。
人们一方面采取各种自认为可行的保值措施,另一方面,更寄希望于整个环境的改善。在后一方面,人们议论的中心往往集中于信心问题,也就是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能否奏效的问题。因为人们感到解决这些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已经发生了通货膨胀,票子多,物资不足,又要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财政又没有那么多的钱来补贴,又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实在是相当困难。
人们往往觉得这些都是宏观问题,大困难,单位或者个人对解决这些困难无能为力。
其实,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解的一样,困难也是可以分解的。把大的困难分解成许多小困难,就会发现自己的力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小。许多事情,各方的利益并不需要受很大的损害,只要大家不怕麻烦,愿意多做一点贡献,就可以起相当大的作用。
例如,现在一个大困难是资金不足。银行没有钱放贷款,企业没有钱进货买材料,有些地方收购农产品甚至给农民打白条子。但是再多发票子又会增加通货膨胀。这样的问题大家能有什么作为呢?有的单位请银行代发工资,工资自动转入每个职工的储蓄账户,随用随取。还有的单位在每位职工每月的工资中发一张50元的定活两便存单。职工需要用钱时可随时在全市1000个储蓄所提取,麻烦并不多。如果和向银行交房租煤气水电费结合起来就更方便了。个人每个月的生活费总有一些是在下半个月支付的,把这笔钱暂时交给银行,个人得到一点利息,岂不是更好。全市工资工作者大约400万人,如果每人50元,就是2亿元。如果平均存半个月,等于银行每月增加1亿元的流动资金,不能说没有小补。
再例如,控制资金就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但是工厂如果不进行技术设备更新就会没有后劲,住宅本来就紧张,压缩投资困难就更大了。但是,分解一下,就可以发现在生产性投资中,有一些是有效益的,还有一部分是无效益的,或者从整体上说是无效益的,它们和原有的工业争材料、争动力,砍掉并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从总体上有效益的投资项目中,也有许多不必要的花费。如果只要能安上机器进行生产,而不要那么讲究,不要那么漂亮、舒适,那么,同样的资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建住宅也有类似的问题。现在的住宅粉刷整修完毕才分配给住户的,许多住户分到住房后往往再花很大功夫把墙上的石灰铲掉,重新装修。如果能把内装修留给住户自己解决,大家还方便些,省下的钱虽不多,多盖一点住房总比少盖一点好。
铝制品紧张,主要的原因是铝锭涨价太多。原来是每吨4600元,后来最高限价每吨6800元,现在市价早涨到1.6万元、1.8万元,甚至2.2万元。而铝锅铝壶之类的制成品如果按重量算,也到不了每吨2万元。这样铝制品厂就无法生产。有的地区采取了以旧铝锅(壶)换新的办法,消费者、商业职工、生产单位都增加一点麻烦,却可以保证供应并且保持原来的价格。
这里举的例子并不一定每一件都是可行的;即使可行,实行起来也要经过各方协商,研究具体的细则。重要的是,只要大家都来关心自己接触到的各种事情,大家都来出主意想办法,类似的点子是可以成百成千地涌现出来的。天大的困难,只要分解了,人人都可以出得上力,总是好解决的。
(《宣传手册》198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