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习惯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
断地增值,而在人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俄]乌申斯基
旅馆里的三个小孩
那是在洛杉矶郊县的一个早晨,我在一所旅馆大堂的餐厅里就餐,看见自己的右前方有3个黑人孩子,正趴在餐桌上写着什么。当我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
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这3个小孩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我愣了一阵后追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
我充满了好奇。
“为什么?”我又问。
“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
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我感到困惑不已!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下的那摞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子。
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是记录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而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就是感恩,它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但它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很多父母都说,现在的孩子真的不知道感恩。这种现象的造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忽视了从小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样就导致孩子索取的多,付出的少,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惜福。不会感恩的孩子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他人,关心他人,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党爱国。因此,帮助孩子从小养成感恩的习惯非常重要。
告诉孩子,“感恩”是很温暖、很美丽的情感,有爱、有触动才会有感恩,把它诉诸笔端,也一定会是最真挚的文字。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他人,他将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欢。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生活,他将得到生活的眷顾和宠爱。所以,你应该把大家为你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样你也会越来越懂得珍惜和感激。如果若干年后再看到这些日记,一定感慨良多,无形中也为自己留下了珍贵的记录。此外,这样的日记写多了,自然会有鲜明的感恩意识,从而自愿地去做更多感恩的事,例如学会了关心,体贴父母。
建议一:培养孩子的感恩习惯要从小抓起
1998年1月28日,全球27位诺贝尔奖获奖者相聚法国首都巴黎,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重要知识的?”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说:“在幼儿园。”
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但他接着问:“那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
这位老科学家耐心地说:“我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这位老科学家的一席话是多么耐人寻味啊!因为难以想象的是,在平时看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就了他最辉煌的事业。在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感恩,首先要从孩子小的时候(2岁~12岁)开始,要在孩子这个年龄段根植感恩思想。
布鲁纳曾经说过: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学家,他们非常敏感。孩子的情感心理是一片“空白”,一旦有情感或者价值输入,他们一定敏于接纳。但另外一方面,因为是空白,他们没有经验,还不知道感恩和被感恩之间的交换和沟通关系,所以在孩子“既敏感又未成熟”的阶段施以感恩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孩子自然能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所以说,培养孩子好习惯也就是关键的那么几年时间,错过了再培养就很难奏效了。
建议二: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再通过大人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
作为父母,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买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姊姊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姊姊。总之,要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
建议三:培养孩子写感恩日记的习惯
作为人生的记录,日记的容量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但有一个重要方面却常被忽略,那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可能在记“流水账”的年代,我们还能经常记下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但现在,父母的爱在日记的“领土”上往往被忽略。其实不用太多,只要两三句,就可以记录下一些曾感动过我们的画面。以后若有机会翻看,岂不是很好?让我们一起来写感恩日记,无论这种感恩来自亲情,爱情,友情,抑或只是路边陌生人的温暖指尖。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刘女士就让孩子学记日记,专门记生活中那些点滴的美好事物。例如,“今天,我穿上了妈妈为我织的漂亮的新毛衣,老师夸妈妈真能干。”“今天,爸爸带我去奶奶家,奶奶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并夸我很懂事。另外我很喜欢奶奶家的那只大花狗。爸爸说,只要我好好学习,以后经常带我去奶奶家。”如此等等。这些简单的话语无不体现出孩子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现在孩子上初三了,她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学校同样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说,在她的记忆中留下的多是美好的东西。她如今仍在坚持记日记,她的日记中仍是那些闪光的东西。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不同的见解,但她总能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她从最初感激父母开始,学会了感激老师,感激同学,感激哪怕是送给他一个微笑的陌生人,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建议四:对于孩子感恩的习惯要给予鼓励与支持
生活中,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书读好了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这就把孩子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记得今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天还没亮,儿子轻轻地来到李先生的床前,轻轻地把他摇醒,对他说:“爸爸,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借点钱可以吗?我要去给妈妈定个生日蛋糕。”李先生感到无比的激动,说:“儿子,你真棒!你能有此孝心我支持你!”于是,李先生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在后来,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孩子用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奶奶定制生日蛋糕。因此,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将孩子的感恩萌芽掐掉,而应给予鼓励与支持,从感恩自己的父母做起直至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万物。
总之,种下什么花,结下什么果。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父母点点滴滴地培育,感恩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