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是党的自身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党的十七大报告就85次提到制度,5次提到加强制度建设。报告提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理论命题,指出要“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而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则更加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以科学的制度为保障。党的制度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以党的制度建设为保障,党的制度建设既是促进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尺度。正如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党的制度建设制约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进程,其他四个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都要依托于制度建设才能实现。因此,对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探究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必要之举,也是研究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促使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第一,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如何?与“科学化”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如何在梳理、总结相关理论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进程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既从宏观上研究,包括树立科学的制度建设理念;完善党的制度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工作机制,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实现党的制度系统的有效运作,以及塑造有利于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又从微观上解析党的民主集中制、党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的干部制度,以及作为执政党的执政制度等制度实现科学化的具体路径。第三,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能否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体系如何设置,评价主体、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又是什么?正是带着这些问题,促使笔者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的决心。
二 研究现状综述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重要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主要专著有:徐喜林的《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孙保兴的《中国共产党制度制定工作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励维志的《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史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王广华的《中国共产党法规与制度建设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益飞的《论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等。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从原理角度分析党的制度内涵、特征;党的制度建设的内容、地位、作用等;二是从历史角度梳理党的制度建设的历史;三是分析党的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而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之后,从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相关学术论文仅有近10篇。代表性的文章主要有:牛月永的《关于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三个维度》(《桂海论丛》2011年第1期)、谢忠平的《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刍议》(《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吕庆春的《试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及其水平的提高》(《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牛安生的《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中州学刊》2010年第5期)。其研究的内容大都集中在如何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上。其观点主要集中在树立科学理念、注重规划设计、严格制定程序、抓好制度执行等几个层面。总的看来,目前关于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目前学术界都少有涉及,而且研究的观点也大都雷同,研究的视野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就国外而言,西方对政党理论研究颇多,但多集中在政党如何执政、如何走上执政之路以及政党的社会作用上,而对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尤其是政党的制度建设理论研究不多。当然,国外也有部分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过这一问题。
1902年,俄国学者奥斯特罗果尔斯基发表了《民主政治与政党组织》一书,对最早出现政党政治的英国和美国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政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1911年,德国学者罗伯特·米歇尔斯出版了《政党论:现代民主制寡头趋势的社会学分析》一书,对政党组织的内部体制问题、不同政党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政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著名的“寡头政治的铁律”论断。法国迪韦尔热的《政党概论:现代民主国家中的政党及其活动》一书,以政党的组织结构和政党制度作为中心,全面论述了政党的历史来源、组织结构、政党与领袖关系等。此外,萨托利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第1卷),安杰洛·帕诺比昂科的《政党概论:组织与权力》,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道格拉斯·C.诺斯的《制度、制度变迁史与经济绩效》、查尔斯·林德布洛姆的《政治与市场》,柯武刚、史漫飞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等著作,都对政党加强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涉猎,这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三 研究框架
1.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问题分析
主要分析制度的内涵、特点;制度系统构成和层次架构;分析党的制度内涵、特点;党制的度系统的层次架构;党的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内容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内涵,以及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2.新形势下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状分析
认为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即: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价值导向方面;党的制度系统的有效运作方面(宏观);以及党的具体制度建设方面(微观),具体分析每一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3.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理论借鉴
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的思想;国外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建设的相关思想,以及政党制度化的相关理论。以为后面的深入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4.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
分别从1921年至1935年,1935年至1956年,1956年至1978年,1978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人为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历史背景以及所达到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经验,即遵循客观规律,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推动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与正确政治路线形成良性互动,以及不断完善党的制度体系,保证党的制度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5.比较研究
一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度建设的主要教训与经验,即分析苏联共产党制度建设的教训,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巴、越南共产党加强制度建设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分析西方主要政党制度建设可供借鉴的主要经验。
6.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思路
主要从宏观上分析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树立科学的制度建设理念;完善党的制度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工作机制,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实现党的制度系统的有效运作,以及塑造有利于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生态环境。
7.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具体路径
主要从微观方面分析党民主集中制、党代表大会制度、党集体领导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的干部制度,以及作为执政党的执政制度等制度实现科学化的具体路径。
8.构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评价体系
主要从评价意义、评价主体、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角度探索如何构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评价体系,并尝试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作出初步的评价。
四 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1.理论架构创新
运用“一般—特殊”的研究逻辑,在对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基本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问题入手,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状,并围绕这一问题逐步展开研究,探寻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分析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评价体系。
2.研究观点创新
如:对制度系统构成的分析;对制度系统中基本制度与派生制度关系的分析;对中国共产党制度系统层次架构的分析;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内涵的界定;等等。同时在分析党的具体制度建设中,也有许多观点的创新,如:对党代会常任制的分析中,分析了构建党代会常任制的法理依据,并促进其与相关制度衔接的问题。
3.研究内容创新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有理论的梳理、总结和提炼。如对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生成、演化与有效构建理论的分析;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关于制度有效性理论的分析。这些分析学术界涉及较多,但对其系统梳理、总结,并提炼出对提高党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有益的、可资借鉴的理论成分,目前学术界还基本没有涉及。二是笔者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如对提高党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路径的宏观和微观结合思考;再如构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探究,并尝试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作出初步的评价。
4.研究方法创新
主要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政治学、经济学、组织学、系统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并尝试运用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本课题的研究更有说服力,也更具现实针对性。
(二)研究不足
1.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状,对具体制度的建设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细致的分析,加以补充和完善。
2.由于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这一命题才刚刚提出不久,学术界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书的研究是否偏颇,是否把握了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本质,而带有“科学性”,笔者尚难以确定,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调整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