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港”
巴格达虽然是陆上丝绸之路西路的交通枢纽,但陆上丝路的衰落并未影响它的繁华。有赖于哈里发曼苏尔颇有远见的选择,巴格达得以在陆上丝路衰落后顺利转型为海路交通枢纽。北方的商品经小亚细亚、亚美尼亚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阿米达(今土耳其境内迪亚巴克尔)用木筏装载下运。从海上来的东亚和南亚的贵重商品经波斯湾在巴士拉登陆或转载上行,波斯湾上航行的轻载货船甚至可以一直开到巴格达。地中海一带的商品经今土耳其的安塔基亚取陆路,经叙利亚的阿勒颇到达幼发拉底河畔的拉卡,船载顺流而下,在安巴尔转入伊萨渠。这是一条通航的运河,引幼发拉底河水东南流,经西巴格达注入底格里斯河。西来的货物就由这条运河运载到卡尔赫。巴格达在底格里斯河的码头长达数英里,停泊船只成千上万,有巨舰、游艇、木筏、牛皮舟,还有中国帆船。
而地处巴格达以南,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交汇处附近的巴士拉,更是因为大批中国货物上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由此中转,而被阿拉伯史家称为“中国商港”。这与巴士拉因河网密布被日后的西方人称为“东方的威尼斯”相映成趣。作为中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主要出海口(但因地理变迁,海岸线淤塞外推,现已远离波斯湾),巴士拉的故事遍布在《一千零一夜》中,辛巴达就是从巴士拉出发周游世界的。它也是《广州通海夷道》记载的广州通往波斯湾航线的终点。
当装载着唐朝陶瓷的船只经印度洋驶抵巴士拉时,这些精美绝伦的陶瓷给当地工匠以启发,使他们开始尝试自己的新创造。虽然当地缺乏基本原料,又没有高温的烧窑技术,但工匠们就地取材,采用伊拉克南部的黄色黏土,模仿中国陶瓷的形状和颜色创造出自己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非常注重视觉效果,努力用黄色黏土制造出不透明的白釉碗,从而根本性地改变了西亚陶器的状况及其作用。最初,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陶器在700~800℃下烧制,巴士拉工匠仔细观察了中国陶瓷,然后模仿其形状,采用了中国的制坯成形技术,将窑温提高了近200℃,从而制作出自己的产品。工艺的交流并不是单向的,阿拉伯工匠不是简单的模仿者。早期巴士拉饰有蓝钴的陶器传到远东后,反过来给中国工匠以启发,他们尝试着将白色、青色联合运用在陶瓷上。14世纪,工匠们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能在高温下使用蓝钴,最终成功地制作出精致的青白瓷,给陶瓷世界增添了一朵奇葩,也诠释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工艺的双向交流对人类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
9世纪的巴士拉(伊拉克)陶匠试图用不透明的白釉模仿中国青花瓷
今天的巴格达与巴士拉仍然保有伊拉克共和国第一、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但它们的鼎盛时期早已留在千年以前。彼时,这两座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西端的终点,见证了丝绸之路这一东西方经贸与文化往来通道的陆海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