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母亲”与“儿媳”
一段时间后,这个家人盼望已久的男孩终于出世了。姑姑认为自己在婆家和村里该得到应得的尊重了,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顺遂。但是,姑姑没有想到,早年自顾自地生孩子,忽略了对其他孩子的照顾。
姑姑的大女儿小婷有过一段封闭自我的时期。即使小婷现在已经成熟懂事,但在和她聊起儿时的种种时,她还是有些别扭。在叛逆的青春期,原本成绩很好的小婷在知道姑姑怀上弟弟后性格大变。她说,家里并不富裕,生活勉勉强强,自己从小到大一点点小的要求家里都因为经济状况而满足不了,那为什么生完之后还要生?为什么一定要生儿子?她甚至因此怀疑过自己和妹妹在家中的意义。
在姑姑忙于生子的时候,小婷很长一段时间都住在她奶奶家里。她成日与奶奶争吵,她奶奶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手打她,好几次打出血。她说她已经习惯了,也不需要跟姑姑说,觉得没人可以帮助她。
小婷听到过她奶奶与姑姑的对话,她奶奶三番五次地让姑姑劝小婷别读书了,女孩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小婷说,这对她当时的情绪影响很大,再加上课业繁重,她也开始疑惑女孩子是不是需要读书。渐渐地,她开始不愿和人说话,觉得家里人随时会剥夺她上学的权利,她感觉自己很无助。
在小婷封闭自己、不愿与外人交流期间,姑姑向先祖以及公婆祖诚心祈求希望事情有所转机。每逢祭祀,她总是向神明祈求希望大女儿身心健康,有一天能理解妈妈的苦衷。
一次,在一个以求学出名的公祖庙里,她遇到了几位与自己际遇相同的母亲。同是因为求子,大孩子觉得受到冷落而自我封闭。相似的际遇让她们一下子就聊得很投机。从其他几位母亲的口中,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想法突然让她察觉到自己的不是。这一刻她才突然醒悟,这样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地位和尊重算什么呢?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求男丁,而对其他孩子不负责,自己该是一位多不称职的母亲。
姑姑开始像年轻时的小英一样,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小婷交流,鼓励小婷读书。这才让她感受到自己是一位真正的母亲。
小婷说自己现在可以继续读书,考到大学,全因妈妈的鼓励。即使自己的妈妈学历不高,只会说:“妈妈永远都支持你读书,不管别人说什么,妈妈付出多少。只要你愿意读下去,妈妈把房子卖掉都可以。”年少的她感受到了妈妈的难处和爱。
在计划生育管制严格的时期,姑姑的第二个女儿小杉出生。为了躲避计生人员的监察,小杉自出生后没几天就被送到了她奶奶家里,连一口母乳都没吃过。
对于这段经历,二女儿小杉本该没有记忆。但每当小杉住到她奶奶家的时候,她奶奶就跟小杉一次又一次地提起。小杉在学校写作文的时候,清晰地引用了她奶奶对她说的话:“我妈妈是个狠心的人,只喜欢姐姐,只为了生男的,我是家里最不受照顾的一个孩子。我小时候连一口母乳都没喝过。”小杉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在学习上非常自觉,令姑姑欣慰的是,小杉以优异的成绩从普通初中保送到重点高中。然而对于姑姑在她小时候疏于照顾的事,时至今日,小杉每每和姑姑起争执时都会提起,这大概会成为母女间永久的裂缝。
如今姑姑通过自己的努力撑起了整个家,内外家务事她都亲力亲为,还自己管理了一片菜地,自给自足。在她身上,总能看见小英的坚毅。她也牢记小英的嘱托,“带着信仰,做事总不会差。知足者常乐”。
故事背后的故事
制作完成这部纪录片的时间是2014年,还没有二孩政策。虽然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纪录短片,我们也还是担心如果放在公共平台播出,会不会对姑姑以及姑姑超生的孩子们产生不好的影响。
没想到世界变化快。现在到处都在鼓励多生娃,姑姑似乎也从“落后分子”一下子变成了生娃模范。
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人实在太少了,尤其就女性而言。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生育能力,特别是生育男孩的能力,仍然是判断很多中国女性价值最主要的指标;牺牲和服从仍然是很多女性人生的主旋律。如果你恰巧生在海南或者福建等省份,要服从的除了长辈和族人,还有供奉的各路神仙。
姑姑在香火中成长。对各路神仙的笃信支撑她走过所有人生的苦难,也让她信命,安命。从小英到姑姑,再到下一辈的孩子们,不知道哪个时代能让更多的女性不用随波逐流,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有可以说yes或者no的机会。
因为纪录片导演范俭的作品《摇摇晃晃的人间》,我有机会认识诗人余秀华女士。在传统中国女性中,余女士与众不同。虽然身患疾病,但是她的女性意识,她对爱情的渴望,并没有因此有任何的削弱。她在一个非常残酷的生存空间里,顽强地保持思想上的独立,在诗歌中表达她的挣扎,在现实生活中为自己的幸福抗争。在中国,虽然有很多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但能够像余秀华这样努力掌控自己命运的人,也是凤毛麟角。
同样生长在海南的王颖淇是个幸运的姑娘。她也是家中的大姐姐,小弟弟只有几岁,但是她和姑姑的命运截然不同。她硕士毕业,父母给予了她很好的培养和教育。颖淇特别爱自己的弟弟,一家人和乐幸福。
很多的家庭悲剧源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桎梏。一旦观念转变,会让很多人的成长记忆除去阴霾,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