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洛阳王都之行

与孟家的这次结缘,给孔子带来了很多机会,最直接的一个,就是他可以“出国”见见世面了。

春秋时期列国的贵族一体化的程度很高,各种文化、时尚、做派都比较一致,特别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这一圈。这不全是靠政治上的联系,而是从年轻贵族的教育就开始了。那时青年贵族在继承家业之前,大都要到国外游历一圈,甚至定居一段时间,有的是去自己外婆家,因为那时贵族国际通婚比较多,外婆家就是外国了。春秋贵族的这个风气很重要,史书《左传》提及有些贵族的早年经历时,会出现些片段信息,但缺少概况性的总结,其他儒家经典则几乎完全没有涉及过。清代以来的学术界似乎也没有专门探讨过这个现象。

孟孙家的南宫敬叔,这次要去王都洛阳游历一趟,孔子以家庭教师的身份随行,所有开支当然都是孟孙家负担。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欧洲的贵族子弟也有这种“游历”的风气,尤其是英国,因为它本来是个岛国,环境闭塞,更要“出去走走”。贵族子弟二十来岁的时候,一般要带着仆人到欧洲大陆旅行一圈,可能花上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也经常要带一名家庭教师随行。到了各国,要学学当地的语言,和当地的贵族圈子交往交往,拜访一些著名的学者,就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和中国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像。这种欧陆旅行里面,一般都要去教皇所在地——罗马城,放在孔子那时代,就是王都洛阳了。

周人最早从关中崛起,都城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他们灭商以后,觉得镐京到中原有点远,就营建了河南的洛阳城,作为统治东方的重要枢纽,由王室直辖。到西周因为内战而灭亡,镐京又受到蛮人犬戎的威胁,周平王就放弃了镐京和关中,迁都洛阳,这是“东周”的正式开始。孔子这时,关中都已经成为新兴的秦国的地盘了。

孔子这次到洛阳,见到了一个著名人物——老聃,又称老子。根据一些研究的讲法,这还不是号称写《道德经》的那位老子,而是在周王室管理图书档案的一位老者。《道德经》出来得更晚,如果孔子那个时代就有了,孔子肯定要评论几句。

孔子向老聃请教了很多学术方面的问题。他晚年还给学生讲过,当时老聃的一位街坊去世了,老聃要帮死者家里办丧事,孔子也跟着观摩学习。

送葬的队伍半路上忽然发生了日食,天几乎完全变黑,还能看到星星闪光。老聃发出指示:停止行进,拉棺材的车停在马路右边,送葬亲人也停止哭嚎。等到太阳重新出来,老聃下令送丧队伍继续前进。

孔子不理解,按照习俗,棺材出了门就不能返回;出现日食不知多久才会停止,继续前进不比停下不前更好吗?

老聃的解释是:人的正常出行,都要在大白天。比如按照周礼,诸侯去朝见天子,或者大夫因公出差,都是日出时上路,太阳快落时就要找地方住宿,不能顶着星星赶路。出殡也要比照这种规范(因为死者是有身份的人,按生前的规矩来)。

日食都有史官的记录,今天也能用天文学知识推算。根据史书和计算,这次日食发生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周历的五月一日,阳历就是公元前518年4月9日。这是孔子在洛阳的确切时间,孔子这时34岁。这件事记载在儒家经书《礼记·曾子问》里,比较有依据。

后来到战国,诸子百家都喜欢拿孔子编点儿故事。孔子见老子这事也有了很多版本,比如庄子、韩非子,都把老子描绘成一位深不可测的高人。其实从《礼记》的记载来看,这位老子也只是个有学识的老者而已。

除了和老子的交往,孔子可能还结识了一些在王室供职的人物,比如负责占星、擅长音乐的苌弘。据说孔子曾参观周王室的祖庙,看到一个大铜人“三缄其口”,可能是嘴上被贴了三个封条,背上还铸了很长的铭文,告诫人们“祸从口出”的道理。这些记载就难辨真伪了。

孔子的洛阳之行好像很平静。但洛阳此时正处在政治动荡之中:两年前,长寿的周景王过世,但没有册立过正式的太子(曾经有过一位太子,死在景王前面了),王子们为王位发生争夺,先是最符合嫡长子继承原则的王子猛即位,但另一位受周景王宠爱的王子朝立刻作乱,杀死了王子猛,自己当了周王。很多诸侯都不支持这位杀兄弟篡位的王子朝。王子猛有个同母的弟弟王子匄逃到了晋国,准备靠晋国的支持夺取王位。

孔子和南宫敬叔到洛阳,正遇上王子们的这一轮对峙。再后来,晋国出兵赶走了王子朝,扶植王子匄成为周王(周敬王)。孔子的洛阳之行固然见了不少世面,认识了一些人物,但他也看到了周王室的衰微不振。

或许因此,后来孔子再没有到过洛阳,他也没梦想过帮助周王室恢复权威。春秋晚期的大背景下,能搞好一个诸侯国就很不错了。孔子虽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但追求的还不算是太缥缈高远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