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人际交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听出他人言语间的批评,并努力完善自我

生活中,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也总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因此,被他人指责批评是很平常的事情,关键要看怎么样对待批评。

人在职场,被批评是最窝火不过的事——批评对了,也有满腹委屈;批评错了,更是怒火万丈。嘴巧的,还能回赠对方一些理由;嘴笨又胆小的,只有频频点头、灰溜溜逃走的份儿。被批评真的如此难堪吗?一个明智的人,应如何对待他人的批评呢?

小苏和小陈大学毕业后在同一个企业同一个部门工作。有一次,领导给他们安排了一项工作,几天后,领导问起这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当得知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训斥。领导认为他们做事拖拉,没有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小苏感觉非常委屈,就辩解说:“我们一直很尽力,没有像您说的那样。况且您又没说什么时候完成这项工作。”领导一时语塞,竟然不知说什么好了。小陈赶忙说道:“对不起,都是我们的错!下次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了。”

两位年轻人面对批评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此后,领导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了。主动承认错误的小陈常常会接受一些重要的任务,一年后就升任为部门的业务主管。而小苏由于不被重用,最后主动要求调走了。

批评是提醒我们改进不足、提高能力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对此不加注意,将很快遭遇人际关系破裂、机会尽失的危机。所以,善于对待批评并从中找到改进自己的方法,是一种智慧的生存哲学。受到批评时,最需要的是表现出诚恳的态度,并从中学到东西。面对批评,有的人耿耿于怀,不思悔改,不接受批评,最终节节败退;有的人则虑心包容,善意改过,最终使自己更加优秀。

1999年11月1日,王朔在《中国青年报》刊出了《我看金庸》一文,挑了金庸的很多毛病,说金庸的小说不值得一读,文章水准不高等,总之,就是说金庸不值得大家那么喜欢和尊敬。而金庸的表现,则体现了大度和包容。同年的11月5日,《文汇报》刊登了金庸的回复。他说:“……有时会得到意料不到的赞扬,有时候会遭到过于苛求的诋毁。这都是人生中的常事,不足为奇……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既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然给人骂几句,不会不开心的。”金庸的豁达和宽容体现了长者之风,的确令人钦佩。

其实,批评不仅是对人或事情的指责,更多的是爱护和责任,更多的是鼓动和帮助,没有人会和你过不去,所以,要善待批评。清朝大理寺卿王昶曾经告诫儿子说:“别人抨击我们,我们应当退而反省自身。对方批评得当,则对自身有益处,对方妄语,则对自身也没有伤害,我们又何必去报复呢?所以忍辱的要害是自我反省。”

事实上,能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想想看,如果一被别人捧就高兴,一被别人骂就生气,那张艺谋将情何以堪?有一次,某主持人问张艺谋“你怎么看待一些对你的微词”,张艺谋说他会把批评他的文章单独裱糊出来,以经常提醒和鞭策自己。如果我们只听得见赞誉,多半会因为不思进取而失败;如果我们能听得进批评,则可能奋发而更加成功。我们堵不上别人的嘴,但是可以捂上自己的耳朵;我们可以捂上自己的耳朵,却不能控制住内心的思想,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修炼心性。这个世上有很多人成功,也有很多人失败,两者之间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听得进批评。

想成功就不要怕批评,要端正自己对待异声的态度。比尔·盖茨经常对全公司的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可见,善于主动听取别人的批评,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别人的批评是给你的最好的礼物,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涵养,你可能会丧失这个成长的好机会。

错误并不可怕,批评也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认识它们、对待它们。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从他人的批评中汲取营养,这样,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