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人际交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看场合说话,有些话绝对不能说

生活中,有些人看似伶牙俐齿,总是口若悬河,想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看是什么场合,结果无意间冒犯了他人,破坏了交际氛围。这完全是缺少场合意识的结果。

正因为受特定场合的制约,有些话只能在特定场合说,换一个场合就不行。同样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这样才有利于沟通。不顾及场合的心直口快是令人厌恶的。

赵雅正在主持婚礼。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入席,盛满喜糖和糕点的金色塑料盘,由一个帮忙的小伙子端了上来。可是就在小伙子把盘子放在喜桌上的时候,只听“咔嚓”一声,盘子破裂了。宾客们听到刺耳的声音,目光全部集中了过来。端盘子的小伙子吓了一跳,慌了神,脱口而出:“怎么是个破货?”这句话就像一声惊雷,被在场的人真真切切地听到了,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赵雅见此情景灵机一动,高声说:“大喜、大喜,这叫作破旧立新、岁岁平安。”一句话使得本来十分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在一个喜庆吉祥的日子,由于说话人水平有限,致使欢乐喜庆的气氛一下子被破坏,如果不是主持人巧打圆场,场面将会多么尴尬!这提示我们,在庄重严肃的场合,说话应注意分寸。

有些人在思想上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比如,在寿宴上对着寿公寿婆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着孕妇说这年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翅膀长硬就飞了;对新郎新娘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了,下回记得再请我,我一定捧场;别人准备出远门旅行,却对他大谈今年发生了多少飞机失事事件……这样的人是冒失鬼,走到哪里都会令人反感。

有些人说话之所以容易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意识淡薄。说话必须要讲究场合,不注意这点,说一些不适宜场合、气氛、情境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加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视场合说话。

在不同场合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小场合和大场合,家庭场合与公众场合,人们对于批评性说法的承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和人沟通时,处于不同场合、不同时机,就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说不同的话。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场合有正确的认识。一般而言,说话的场合有以下几种。

1.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在正式场合说话应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毫无逻辑。在非正式场合,则可以随便一些,像聊家常一样,这有利于促进感情交流,谈深谈透。有些人说话文绉绉,有人说话俗不可耐,就是没有分清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界限。

2.自己人场合和外人场合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对“自己人”可以无话不说,自己人指的是亲戚、朋友等关系比较近的人,在他们面前,即使说些出格的话,也都能被包涵。而在外人面前,则应小心提防。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说话,是很有必要的,违反这一原则,便会被认为是“乱放炮”。

3.喜庆场合与悲痛场合

一般来说,说话应与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在他人喜事临门时,我们上门与其交谈,对方会不计前嫌,而且会认为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从而乐意接受你的话。在对方心情不好时,你说什么话对方都听不进去,反而会认为你这个人太不懂事了。

有位记者曾去采访刚同一支著名足球队交过锋的某球队的领导。一进门,他发现休息间气氛沉闷,一位球员铁青着脸,圆睁着眼,他赶紧退了出来,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这位记者才知道,这支球队打了败仗,情绪十分低落。倘若该记者当时不看对方脸色,硬是不知趣地采访,非挨骂不可。这位记者就很有经验,懂得采访看场合。

4.适宜多说的场合与适宜少说的场合

对方很忙,时间很紧,说话就得简明扼要,如果跟他长篇大论,啰啰唆唆,主观愿望虽是好的,但一定会引起对方反感,甚至会被对方下逐客令。

说话看场合,是做人成熟的表现,同时,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这样说话是一种可以变通的说话方式,要求你看清所在的环境,再选择说什么话,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说话“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