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儿童研究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教师的儿童研究的倡导者

“当老师前学过心理学或相关课程的请举手”,举起一大片。

“至今还记得所学内容的请举手”,应者寥寥;“能否例举下还记得的内容”,仅有的几位回应者提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至今仍能将所学的内容学以致用的请举手”,应者更少。

如上是我在不同场合为在职教师做培训时所做的非正式调查。在多次调查中,大多数在职教师认为,尽管在职前教育阶段学过心理学或相关课程,但工作后能想起的并不多,能学以致用的则更少。然而,有趣的是,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总能向你提出这样那样的关于儿童学什么、如何学等的见解,这些见解往往基于其实践经验形成。由此可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关于儿童的见解更多来自于学校或家庭现场。这些来自现场的见解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做出各种决策,但如果教师只是囿于见解,那么,随着经验惰性的形成,已有的见解往往会阻碍教师洞察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进而影响决策。从历史上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开启了教师的儿童研究的大门,杜威(John Dewey)推动了教师的儿童研究的实践,杜威之后,欧美、亚洲等国都相继出现了教师的儿童研究者的倡导者。历史已表明,在现场开展儿童研究是教师超越经验惰性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