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让你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内循环系统

一天,一位父亲问我:“如果家里与幼儿园的小环境给予孩子爱与自由,但有一天,他们走向社会,而社会没有这样的环境,怎么办?”

对于接受新教育观点的父母来说,这无疑是个棘手的问题,让父母充满了矛盾与恐惧。

怎么办?确实大环境就是如此,孩子如何适应?这不仅困惑着父母,同时也长久地困惑着教书育人的老师。原本孩子的生命成长就该获得爱与自由,就该被尊重,怎能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停止供应成长所需呢?

因此,父母与教育者需要明白,满足孩子早期的心理需求到底意味着什么。

生命的头6年,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一切成长的养分,但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希望自己的一生都依赖另一个人而活着。

长大,是生命本身的需求。于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在老师的教导下,每个人看上去都在长大,比如身体,比如头脑认知,这些部分大多会顺利成长。但有些部分却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情绪、心理,以及一个人的精神体。

恶劣的成长环境,充满暴力的养育方式,成人对孩子情绪发展的漠视等诸多问题,形成了孩子心理与情绪方面的一些障碍。而那些长大的部分和未长大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我们。

很多人在一些领域成熟积极,但在另一些领域却幼稚消极且充满了破坏性。由此,那些名校高才生的怪异行为和不健康心理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智商很高的人,却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原因很简单:内在世界失衡了。当然,这绝不是他当下的问题,而是他从小的教育出了问题。被那些不了解内在成长的人养大,接受一群内在情感匮乏的人的教育,失衡就变成正常的事了。这不是谁的错,这只是那个大时代的产物而已。

当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教育环境的改善、教师素质的提升、父母自身的意识觉醒,都在为孩子们的生存做着努力。因为孩子需要发展健康平衡的内在,然后再经由这个内在,去创造和理解这个复杂多变且充满竞争的外在世界。

而这一切的开始源于幼年自我意识的成长。

自我意识犹如一个人内在世界的“王”,它的发展需要爱,需要自由,需要被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这些需求被视为自我意识的养分,没有养分谁都无法成长,即便是“王”,也同样难以逃脱这一生命成长的法则。

这个“王”的长大不仅需要与生俱来的密码作为指引,同时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

但这仅仅是成长初期,因为生命真正的需要是长大,然后以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存在于这个世界。这意味着他可以脱离依赖别人养分而活的外循环系统,开始建构自己的内循环系统。

把那些曾经获得的爱、自由以及被尊重、被接纳的体验统统内化于心,然后成为内在创造养分的源泉,一个逐渐成熟的内循环系统出现了:自尊自爱、自我关注、自我理解乃至于自我认识。

12岁的阿里看上去已经是个阳光少年了,这让第一眼见到他的老师都眼前一亮。很快,他成为孩子们的队长,为此,他也很骄傲。

在接下来的营地生活中,老师和同学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阿里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是否认同他。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让同学和老师反馈给他认同感。这样强烈的渴望让其他孩子难以接受。于是,孩子们开始远离他。而这种远离又让他觉得不知所措,痛苦万分。

一个孩子的自我意识建构,必定需要获得父母的认可和鼓励。但6岁之后,这种源于父母所给予的养分,需要逐渐被自我认可和自我接纳所替换,这种改变意味着:自我意识正在茁壮地成长。

这正如婴儿需要妈妈的奶水,但接下来他们需要通过用手抓食物吃的方式来经验成长。之后,他们就会渐渐地自己觅食,然后成为更成熟的自己。本能的生理需求如此,那么心理与精神的发展同样如此。

那么,作为父母与老师,你想过如何让一个孩子学会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吗?又如何从自我接纳和认同中获得自我滋养和自我关爱呢?

“故事医生”苏珊·佩罗的一篇故事“生而为王”里谈到,小王子因为摔伤失去了重新踏入生活的勇气,智慧的奶奶拿出一面镜子,让小王子看到自己头顶上的王冠正在失去光亮。在奶奶的鼓励和小王子自己的努力下,他又恢复了昔日的神采。我将这个故事讲给了孩子们听,但故事本身还不足以让孩子们体验到其中的内涵。

接下来,我带着孩子们一一站到镜子面前,请他们认真看着自己,然后告诉我,他们觉得自己怎么样?他们最欣赏自己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孩子们的表达令人感动。我问8岁的小慧:“你喜欢自己吗?”她说:“喜欢。”我又问:“喜欢哪里?”她说:“是脚,因为我的脚很长。”我笑了,“是啊,修长的脚的确很美,但你的美绝不止这些,慢慢发现你的美,你就会爱上自己。”她一句话也没说,但内心洋溢着浓浓的甜蜜。

7岁的女孩亚亚站在镜子面前的时候,发现自己粉色小背心的一个扣子没有了,立刻羞涩地看着我。我告诉她:“没关系,这不影响你爱自己。”她马上调整自己,重新面带微笑并挺直腰身,认认真真地欣赏着自己。那一刻,我瞬间像是看到一个长大后亭亭玉立的少女,甜美宁静。

这样的活动,不仅仅能够让女孩子为此努力,那些小男孩们也同样接受。

一个平时充满对抗和挑衅的8岁男孩站在镜子面前时突然就安静了,他微笑着看着自己。我问他:“你觉得自己怎么样?”他没有回答,只是表情开始产生变化,内在的一些东西被触动了,微笑没有了,随之是淡淡的忧伤和沮丧。

观察到这些之后,我说:“那个充满了对爸爸、妈妈、妹妹浓浓爱意和奉献的你,也在镜子里出现了,老师看到了,这非常不错。”他快速透过镜子与我对视,半信半疑。我把双手搭在他的肩上,和他一起面对着镜子,鼓励他:“对不对?”他慢慢地点点头,然后缓慢地说:“我会的,我会的。”

一个小小的活动,却让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发现自己,并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每一个人都生而为王,不是要成为别人的王,而是要成为自己的王,从而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乃至于自己的欲望,并且用王的品质尊重、滋养和关爱自己,在这之后,你便真正懂得如何尊重与关爱别人、尊重与关爱环境了。因为那时,你就是爱本身。

引导孩子完成这样健康的内循环成长系统,需要父母更靠近自己的心,连结生命本体的智慧,呈现生命内在的美德,并活出生命美的品质。如此,养育一个孩子必定是双赢的,孩子促使你觉醒,而你又用觉醒的力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是世界赐予你的生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