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书之《韩非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9.弥子瑕的贤德和他的罪

原文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1]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2]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3]弥子矫驾君车以出。[4]君闻而贤之,[5]曰:“孝哉!为母之故,[6]忘其刖罪。”异日,[7]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8]不尽,以其半啗君。[9]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10]及弥子色衰爱弛,[11]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12]又尝啗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13]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14]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15]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韩非子·说难》)

注释

[1]弥子瑕:春秋时卫灵公宠幸的臣子。[2]窃:私下。罪:判罪,惩处。刖(yuè):古代断足的酷刑。[3]间(jiàn):私自。此人连夜入宫见弥子瑕,违反宫禁,故称“间往”。[4]矫:诈称,假托。以:连词,相当于“而”。[5]贤:以为贤,认为德行好。[6]故:原因,缘故。[7]异日:他日,另一天。[8]食:吃。甘:觉得甜美。[9]啗(dàn):使吃,给吃。[10]口味:美味,喜欢吃的东西。[11]及:等到。色:美色。弛:本指放松弓弦,引申为减弱。[12]是:代词,这个人。指代弥子瑕。固:本来。尝:曾经。[13]未变于初:与当初相比并没有变化。[14]所以见贤:被认为是德行好的原因、事情。[15]当(dàng):适合,这里指合乎君主的心意。加:更加。

译文

从前弥子瑕在卫灵公手下很受宠幸。按照卫国的法律,私自驾乘国君的车子要判砍脚的刑罚。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病,有人私自前往连夜给弥子瑕报信儿。弥子瑕接到消息,马上假托国君的命令,驾上国君的车子出城回家了。灵公听到这件事情,连声称赞弥子瑕德行好,说:“这人真是个孝子呀!一听说母亲生病,连砍脚的刑罚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又有一天,弥子瑕陪着灵公在果园里游玩,弥子顺手摘了个桃子吃,觉得这桃特别甜,于是没有都吃完,把剩下的一半给灵公吃。灵公边吃边动情地说:“弥子瑕太爱我了!吃到美味就先想到我,拿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年纪渐老,容貌衰退,卫灵公对他的爱意也就越来越淡了。有件事上弥子瑕得罪了卫灵公,灵公忿忿地说:“这个人原来就曾经谎称我的命令私用了我的车子,还拿自己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弥子瑕做的事情前后并无变化,可是前面被灵公看做是弥子贤德的表现,后来却成为灵公怪罪他的理由,这其实只是因为灵公对弥子瑕的爱憎感情发生了变化。这样看来,如果君主喜爱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无论做什么都会让君主觉得他才智不凡,因而更加亲近他;反过来,如果君主对一个人产生了憎恶之情,那么,这个人就会陷入动辄得咎的境地,越来越被疏远。所以,对于通过言谈进谏在君主那里寻求发达机会的人,首先就要搞清楚君主究竟是喜爱自己呢,还是憎恶自己,然后再选择是否进言、进言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言等等。

解说

在《说难》篇,韩非从各种不同的情形说明臣子向君主进言的困难,指出进言的困难主要在于难以准确把握君主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因此,进言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要不择手段地迎合君主的心理和要求,从而获得君主的欢心和信任。在讨得君主的宠爱之后,无论怎样的进言都将畅通无阻地被采纳。否则,进言不但不容易成功,而且会冒丢掉性命的危险。应该说,韩非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相当深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何尝不是如此呢?跟自己感情深厚的人,说什么都动听,怎么说都正确;而听自己所憎恶的人说话,则别扭、反感、挑刺的情绪经常充斥心头。普通人要真正清楚地把理智和情感分开,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情感支配认识是相当不稳定、不可靠的。卫灵公对弥子瑕的宠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他对弥子瑕的看法也就同时随着情感的淡化而发生变化,甚至对相同的一件事作出截然相反的评判。所以韩非反复强调,作为一国君主,一定要彻底去除感情和情绪对处理政务的影响,要在无情无欲的状态下看待下属的言行。

但是,明知君主的爱憎和认识是复杂多变的,韩非却天真地认为,凭借对君主的心理活动深入透辟的分析研究,自己应该有能力通过把握君主的爱憎情感,赢得君主的欢心和信任,从而为获得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打通道路,这就未免不够明智了。韩非恰恰是因秦王嬴政的爱憎之变而落得个身死异国的结局,对此司马迁为他深深地惋惜,《史记·韩非列传》特意全文收录了《说难》全文,感慨道:“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