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书之《韩非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勤政爱民的燕君子哙亡国记

原文

燕君子哙,[1]邵公奭之后也;[2]地方数千里,[3]持戟数十万;[4]不安子女之乐,[5]不听钟石之声;[6]内不堙汙池台榭,[7]外不罼弋田猎;[8]又亲操耒耨以修畎亩。[9]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10]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11]然而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韩非子·说疑》)

注释

[1]燕君子哙(kuài):即燕王哙,战国时燕国君主。他听信苏代和潘寿的建议,把国君之位让给大臣子之,引发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叛乱,齐宣王出兵伐燕,燕王哙、子之被杀,燕人共立太子平,即燕昭王。[2]邵公奭(shì):周文王庶子,原本的食邑在召(在今陕西省岐山西南);武王伐灭商纣后,封于燕。成王时为三公之一,去世后谥号为康。[3]方数千里:是数千里见方的意思,即每边的长是数千里。按:战国时燕国的范围包括今河北省北部和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部分地区。[4]戟(jǐ):一种长柄兵器,合戈、矛为一体,可以直刺和横击。持戟:指战士。[5]安:以为安乐,觉得舒适。子女:年轻的美女。[6]石:指磬(qìng),石或玉制成的乐器。钟石:指乐器。[7]堙(yān):堵塞;在此句中可能是衍文。汙:不流动的水。汙(wū)池:人工开挖的池塘。台:高台。按: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都建造在夯土台基上;夯土高台亦用于登高观望。榭(xiè):在高台上构筑的敞屋,多用于游观。[8]罼(bì):字本作“毕(毕)”,是一种带长柄的网,用以捕捉鸟兔等禽兽。弋(yì):射鸟用的带丝绳的箭。罼弋:捕捉禽兽。田猎:打猎。按:“田”主要指大规模的围猎,在这个意义上后来写作“畋”。[9]耒(lěi):用于耕地的农具。耨(nòu):用来锄草的农具。畎(quǎn):农田里的小沟。亩:田垄。畎亩:农田。[10]苦:使劳苦。忧民:关心民众疾苦。[11]勤身:劳苦其身,指致力于工作以致身体劳苦。忧世:为时世而忧虑。

译文

燕国的君主子哙是邵公奭的后代,统治的国土达数千里见方,拥有几十万的军队。他不沉溺于美女和音乐带来的感官享乐,不在宫里建造池塘楼台,也不到郊外跑马狩猎;并且亲自拿着耒耨等农具到农田里劳作。子哙如此亲身操劳吃苦,真诚地关心民众疾苦,即使是古代那些公认的圣贤英明的君王,在勤政爱民、心系社稷方面,也不会比他做得更到位了。然而子哙自己死于非命,燕国被齐国攻破,国君的大位被子之夺走,天下人都把他视为笑柄。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就是不懂得任用和驾驭臣子的方法。

解说

单就燕王哙的所作所为来说,必须承认他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君主。他以古代的圣王贤君作为自己仿效的榜样,努力向他们看齐。比如,圣明的君王都重用贤才,他便放心地把国政交给他认为贤能的子之;潘寿告诉他,尧之所以能成为古代的圣王,不过是虚意要把天子之位让给许由,尧也明知许由不会接受,于是就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尧得了让位的美名,又没失去天子之位。在潘寿和苏代等人的导演下,燕王哙居然真的就搞了一幕让位的闹剧,而子之也不客气地把燕国的政权收入囊中。几个宵小之徒把燕王哙忽悠成了贤名远扬的傀儡君主。

在韩非心目中,究竟怎样算是合格的君主?或者说,韩非认为理想的君主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在《韩非子》一书中,“君”“王”“主”等词语前面出现的修饰语不多,其中最常用的是“明”;明,就是明白,明白的人不一定特别聪明,但是头脑应该清楚,善于观察和分析,考虑问题有条理,合乎逻辑。所谓明君、明主,就是对做君主的道理和原则、对天下大势、对本国政局,都非常清楚,“明于圣人之术”;能够“明法令”“明公道”,做到“诛赏明(赏刑明)”;对臣下特别是身边的人,都能“明察”,做到“知下明”;一定要“明于公私之分”,做到“公私明”。关于明君之道,韩非还有许多具体的论述,由他的论述可以确定,韩非认为君主最重要的条件是明白。倘若君主“失明”,成为“不明之君”“乱君”“昏乱之君”“暴君乱主”,最终的结局可能就是“劫杀死亡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