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当代动画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组合与聚合的语言关系:琼·格雷兹和弗兰克的写作符号

组合与聚合是语言符号中最基本的构成方式。一方面,在动画影片中,各个镜头、段落紧密连接在一起,彼此接成了以语言符号学中线条特性为基础的语言关系,这些要素以长度为支柱结合,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影片的构架里;另一方面,在影片之外,各个镜头、段落中有某种共同点的符号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这两个方面有所不同,前者以长度为支柱,各语言单位之间的横向关系,为句段关系,即“组合关系”;后者是在人们的脑子里,依据记忆集合,功能具有共同点的单位之间的垂直关系,为联想关系、纵向垂直关系,即“聚合关系”。

琼·格雷兹和弗兰克用其独特的创造力将组合与聚合语言关系的写作符号融入了动画电影的创作中。传统的动画以叙事和抒情为主,而《下楼梯的蒙娜丽莎》和《弗兰克的电影》却打破了传统动画的叙事手法,运用组合与聚合的关系将不同的图像画面巧妙地衔接起来,形成新的价值秩序。这种新型的组合关系由拼贴及重组的多重艺术手法构成,画面灵活多变、层出不穷,令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快感。它将人们熟悉的符号重新排列,在已有的记忆中唤起新的联想,形成了一套新的聚合关系动画语言手法。

一、再现语言与载体转接:《下楼梯的蒙娜丽莎》

《下楼梯的蒙娜丽莎》是琼·格雷兹制作的黏土动画短片。与传统的黏土动画不同的是,这部黏土动画的制作是用二维平面的视角效果去呈现,而非三维立体的。琼·格雷兹用这种简单的手工材料建构了35位知名画家的代表作品,组合与聚合的语言符号带观众经历一段由19世纪末的现代主义至今的艺术之旅。

1.“梯子”与“木板”:语言线性

《下楼梯的蒙娜丽莎》将每一幅艺术家的作品以时间的关系线性组合起来,形成了一部成熟且完整的动画。一方面体现为组合关系的“邻近性”与“直线连接性”等空间性质,一方面体现为结构面上的某种逻辑关系,即不同内涵、不同艺术风格的逐帧画面之间依据合取关系组合成一个相关联的影片。换言之,通过组合关系连接起来的“语言单位”,在动画影片中呈链状整体出现,一幅画的存在必须以下一幅画的存在为前提,一个要素符号在组合关系中由于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符号相对立才获得价值。由此,这部动画可以看作是一架由“木板”构成的“梯子”,片中的“木板”之间相互关联,彼此组合成就“梯子”的价值。琼·格雷兹在7分钟的短片中向观众展示了35位知名画家的代表作品,其中涉及的艺术家有梵高、高更、蒙克、马蒂斯、德库宁、波洛克、毕加索、杜尚、达利、米罗、玛格丽特、保罗克利、马克夏加尔、莱热、安迪·沃霍尔等,流派上又涉及到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他们的代表作品都统一呈线性关系排列在一起,形成语言的组合关系。每一幅大师的作品在片中都是组合成梯子的木板,只有将每一块木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整部片子的构架才能稳定。

2.载体:链接“木板”的符号

组合关系的核心是依属关系,正是这种依属关系产生了新的、高层次的组合关系。在这部动画影片中,黏土的基本色块加上形体到画面镜头,每一个画面镜头就是一块“木板”,每一块“木板”巧妙地衔接,就需要加入过渡的载体,它是链接“木板”的重要符号。片中画与画之间本身并不具有衔接性,载体的功能便是分析、整理每幅画的主题、背景、色彩、音乐、形状的相似之处,并把它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载体符号表达出流畅、精致、自然的动画效果,需要灵活巧妙地安排画与画之间的节奏及转换。另外,每一幅画每一个流派都是独立且与众不同的,不同画之间的载体所呈现的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观众也会随着不同的转换方式有着不同的期待,这也是琼·格雷兹最伟大的地方,他将人们对于画作的隐秘欲望升华,仿佛赐予了作品生命力,每一幅画都通过载体跳出荧幕,直击观众的心灵。

3.聚合:载体的转换形式

在《下楼梯的蒙娜丽莎》中,载体符号几乎是构建整部“梯子”质量的保障。它不仅链接了“木板”,让每一幅画形成了完整的组合关系,也让观众在探索画与画之间的语言符号时,增加了不同流派或者同一流派的联想关系,这也构成了画与画之间的聚合。在《下楼梯的蒙娜丽莎》中,聚合关系与组合相比虽然是隐性的,但它却更能够体现主体之间的关联和探索,也是整部动画的生命所在。当片中不同作品展现在荧幕时,载体会根据不同画作之间的相似性来决定聚合转换的方式。另外,黏土的材质也是聚合符号的保障,将黏土材质性能优化,做成二维的平面效果也是本片最具创意的一点。琼·格雷兹为了达到聚合画面的效果,将黏土的色彩和质感调整改良。在实际操作时,琼·格雷兹先把制作好的黏土平铺在背景上,再逐个拍摄。由于黏土的黏性较好,作者也只需要根据画作之间的相似性来逐步加减黏土,达到最终呈现的变换效果。用黏土的好处不仅仅是还原了大师巨作的油画效果,同时也使得画面之间更好地聚合起来。在《下楼梯的蒙娜丽莎》中,聚合画面的载体运用了多种转换的形式:

1)主题转换。要将邻近的两幅画形成聚合,必须思考它们之间将要形成的足够的联想关系。主题的转换主要是通过同一作者或者同一时代的流派作品来实现聚合,观众在观摩大师作品时也会很自然地将两幅画作进行对照和联系。例如在画面一开始出现的两幅梵高的作品,一幅是《普罗旺斯》,一幅是《梵高的自画像》,作者将它们安排在一起,是为了让观者对于这两幅作品的共性形成一种共鸣,在同一主题下感受大师背后的灵魂。

2)形状转接。形状转接是动画中运用最多的聚合手法,也是最直接的一种转换方式。例如在处理《蒙娜丽莎》的时候,画面通过放大蒙拉丽莎的面部,最后到一个特写的眼睛,根据形态的相似性,作者立刻让眼珠变为天空的蓝色,紧接着又出现飘移过来的云朵。最后,画面已经变成了另一幅画——雷尼·马格里的《错误的镜子》;又或者在蒙克的《呐喊》后根据形态与色彩又转变为亨利·马蒂斯的《绿线条》。形态转接也是最让观众期待的符号,由于永远不知道下一幅画是什么,所以对于聚合的画作之间充满了好奇。

3)动态转接。动态转接的冲击力是最强的。如当出现手枪的画面时,立马配上开枪的音效,再在画面出现火花四射的效果,最后转接为由安迪·沃霍尔制作的《玛丽莲·梦露》。整个画面之间的转接连贯又具有爆发力,仿佛将荧幕中的艺术带出画面,震撼观众的视觉。在整部片中,转接的方式构成了聚合的条件,但画面之间的构架又通过组合的方式组成。组合与聚合是组成整部片子“楼梯”的关键,缺一不可,也让我们看到实验动画的另一种可能。

二、重构组合与聚合:《弗兰克的电影》

《弗兰克的电影》是一部通过图片和插图拼贴而成的动画电影,它奠定了动画创作的一个新方向。此外,这部片子除了具有极高的原创精神,更难得的是它没有落入传统动画制作流程的俗套,而是从电影及视觉传达的本源性出发,让我们看到图片动画的另一种可能。对于拼贴艺术和平面设计来说,《弗兰克的电影》同样具有极强的叛逆精神,它用其特殊的视觉方式描绘了作者的个人经历。在这部影片中,没有完全遵循常识的运动规律,但却运用了丰富的符号语言来组成整部动画,将图片、插图、声音等元素通过组合与聚合的方式来实现全新的视觉传达。

(一)图像的组合

《弗兰克的电影》一共收集了50万张剪样图片,堆积如山的画面拥有不可计数的信息量,这对于消费社会的美国是一个很好的诠释。片中运用了符号组合的方式将成千上万张图片拼贴在一起,语言符号的组合是《弗兰克的电影》中整部片子的组成框架。对于图片的组合包括了元素的排列、图片的选择、声音与图片的结合。它们也被称为符号组合中的解构式、重构式、组合式。

1.解构式:拼贴元素的类别与排列

解构式包含了图片中的大量“元素类别”与“元素排列”,是对于语言符号组合最直接的诠释。其中“元素类别”代表着组合中的“词语属性”,而“元素排列”则是代表“词语的组合”。“元素类别”是作者在创作之初对于拼贴动画素材的选择,这种类别的选择整体比较宽泛,是对图片素材的一个概括的选择。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大量图片元素切换,用极快的节奏向我们展示了图片中的生活:有商品社会中的电视机、沙发、化妆品、食物、洗衣机、杯子、金属等等;也有人类的器官如眼、嘴、手等;还有所有消费文化中的事物如飞机、汽车、建筑、植物、动物;由于类别的广泛,也促进了动画强烈视觉的艺术效果。另外,有了类别的选择,组合的解构式还需要将其元素排列。其类似于将不同词性的“词语”用正确的语法排列出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但片中的排列并没有绝对的规律,作者通过图像与图像之间的重叠将复杂丰富的图片串联起来。这种排列的方式在片中遵循了两个规则:1)《弗兰克的电影》是一部类似于自传故事的动画,片中也出现了大量旁白,图片的内容也会与旁边相对应;2)片中没有切镜头,但其组合关系通过不同图片中的相似处串联在一起。其中的相似处包括了图片与图片之间的色彩、形状、类别等。

2.重构式:图像符号的选择与含义

重构式是在原有解构式的基础上将语言符号的组合进行更精致细微的排列。主要包括图像符号的选择与含义,“选择”在于图片画面表达的“能指”,而“含义”则是“所指”。片中对于图片符号的选择是建立在静帧画面的平面设计之上的,对于图像含义则是镜头画面的内涵诠释。为了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又不会让单帧画面过于零乱,导演需要考虑到每一格画面的设计美感。例如在片中,作者在做图像符号选择的同时结合了图片物件的形状、颜色、数量、背景形态、背景色调、画面布局等。这是在解构式图片选择类别后的再一次筛选——选择合适的图片拼贴到画面中。这些“能指”的图片选择最终也会呈现给观众最直观视觉的“所指”,如片中出现的由多张眼睛贴图组成的灰色画面,画面中色调统一,但不同大小的眼睛图像却犹如千万支利箭,直击观众的心灵;又如片中拼贴起来的不同沙发,它们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沙发,作者挑选了红色、蓝色、浅灰色等不同的色调将它们井然有序地分布在画面中,极具设计美感。这样的重构式组合让观者从另一面了解到了我们周围的生活。

3.组合式:图像与声音的视听结构

组合式是图片与声音结合的形式,《弗兰克的电影》没有传统动画的运动规律,但作为完整的艺术短片,它也有极富感染力的视听语言。片中的声音主要是由双重旁白构成,并伴随着相对应的贴图,如片中旁白提到“animal”时,镜头中就会立刻闪烁出现各式各样的动物,这样的组合式会带给观众极其特殊的视觉冲击,它并不仅仅是将声音与画面融合,也加入了图像与声音的交错感,加深对片子视觉和听觉的想象,观众在声音和图片的快速交替下,感受到了画面和声音组合式的深度力量。

(二)消费的“聚合”

1.联想:消费文化与拼贴图像

在动画的语言符号关系中,组合与聚合几乎同时存在。在图片选择时除了考虑组合结构,对聚合的构思也不能少。相比组合,聚合在片中更注重图片之间的联想。它更强调镜头与导演自我情感的关联,也是最能反映导演思维逻辑的符号语言。在《弗兰克的电影》中,作者的观念与画面设计之间形成聚合的关系。该片除了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之外,也体现了20世纪美国的消费生活和文化,也是对于时代精神的诠释和反思。另外,精神的传达需要图片的语言方式去实现。所以,“拼贴的图像”与“消费文化”形成了纵向的聚合关系,在动画中,画面符号一波一波涌入观众的视野,这些符号大多都是杂志或平面设计、报纸中拼贴出现的社会潮流文化。它的“拼贴图像”中有生活用品、消费商品、动物、人物等,这些画面图片中却与“消费文化”产生了不可分离的联想关系。从这些图片可以联想到作者自身及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及价值取向、艺术审美、宗教信仰。

2.消费聚合:“镜子”与“生活”

消费文化是《弗兰克的电影》中通过联想得到最多的符号,几乎每一幅出现的画面都能够映射出社会的消费理念。这种聚合关系更像是“镜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首先,决定这种联系的是“生活”的真实性。图像本身就具有反射现实的作用,片中的每一幅图片都是取自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所以当我们观察《弗兰克的电影》中出现的图片时,也是在观察真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出现的生活用品、安迪·沃霍尔的汤罐、宗教图像等。它就像“镜子”一样,将生活的符号剪切出来,然后无限地放大,重复多元化地出现在荧幕中,使其更接近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