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自工业化时代,人类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一批批资源型城市(镇)应运而生。这些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较一般城市存在着很多特殊性,也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和关注。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晚,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也较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大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资源型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定时期内,资源型城市为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以及资源的枯竭,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涌现。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一批知名的资源型城市先后走上了转型之路。
中国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8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布局与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时序等问题展开的;80年代以后,随着宏观背景的变化,研究重点转向了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可持续发展,并且成为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工业文明引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使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低碳”城市模式来化解。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推动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