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遐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8章 赠书

采风寻访是件美事,可要是有任务,四处奔波,连口热饭都吃不上,那就不是一件美事了。

资石县一案公开审理,首要的便是要确定同类案件数量和收集证据。

控弦司的探子都忙飞了,更闹心的是还要带着这群大爷。

一帮大小伙子,办事的时候还有个人样,其他时候简直就是类人型生物。

不过第二天的时候就好了,没力气折腾了。

连马都是控弦司的人帮忙控制的,到地方再把他们叫起来干活。

也托这群大爷的福,文书卷宗这方面他们不用操心,只要保护证人安全就行。

“资石县上下官吏犯下的罪,就是正常官吏都会犯得罪,这种事要是彻查,全国上下能有百十人清清白白,其他的都要下狱。”

严勇看着控弦司不断送过来的文书,也是无奈,这些事大家都在干,要真因为这种事清算,那可真是自绝于仕林,这也是为什么严勇两次提醒肃国公要慎重的原因。

伍桐听了这番话,微微一笑,“有些事不上称抵不上四两,可上了称,千斤都挡不住。要怪就怪他倒霉,因为这事撞到我手上了。”

“也是,明知道裁军是国公爷的政绩,多少眼睛都盯着此事,还为了那点小利硬杠,这是把人当成傻子了。”

“也是你们不成文的规矩?”伍桐问道。

“多少有点吧,他或许以为肃国公您和那些人一样。”严勇想了想说道,“下官也是从裁军那时候才醒悟的。”

“哦?”伍桐顿时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蜀州和大周交恶,下官见肃国公行事雷厉风行,原以为您会...嗯...发展军事...”严勇刚想施展一番,开个头立马就刹住了。

伍桐轻笑一声,“你想说穷兵黩武,是吧?”

严勇急忙起身,“肃国公明鉴,下官...”

“坐下吧,继续说。”

“是,三国侵蜀,肃国公率兵抵抗,下官那时候对您的观感并不好,以为肃国公利用蜀州百姓保全自己。”严勇自嘲的笑了笑,“不曾想下官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从蜀州胜利到提拔下官为郡守,短短数月时间,蜀州已然成为中原核心,三国商贩来往不绝,下官也统计了年报,单是这三个月的税收,就已经超过蜀州半年的收入,天下雄富,在扬在蜀,现在的蜀州可不是靠着折腾粮草富庶的了,商税也冠绝天下。”

“蜀州的变化下官看在眼中,自然对肃国公心怀敬意,当然也充满好奇,下官就寻了这三年的邸报,细细看去,这才发现肃国公爱民之心从未改过,开民智使民富。”

严勇再次起身向伍桐拜道,“若是肃国公真能解决百姓的问题,当为圣人!”

伍桐闻言沉默良久,“圣人我谈不上,百姓的问题我也不可能都解决,我泱泱中华上下千年,天下在变,民心在变,可人心不变,贪嗔痴三毒不改,百姓的问题就不会真正解决,假若世上真出了一世圣人,也只是三五十年太平人间,之后洪水滔滔也无从得知了,更何况,那三五十年也只是表面上的太平,背地里的暗流可不会断绝。”

“表面的太平也是太平,最起码还能护佑住一些人,不是说不能保全所有就不去保全,尽人事听天命而已,能多庇佑一个也是圣人。”严勇施施然道。

伍桐看向严勇,这个胖乎乎的看着就有奸臣模样的郡守,入官以来风评极好,不是吏部考核,而是赵二爷推荐后,伍桐派人去平泉县暗访,“你治下百姓对你的评价很好,你就不想做个圣人?”

“下官不行,说到治下,下官也只是多低头了几次,说起来也害了许多百姓的生命,劣迹斑斑啊。”严勇苦笑一声。

伍桐沉思片刻,“人随大浪走啊。”

严勇忽然想起什么一般,“肃国公可读过三国?”

伍桐一怔,神色古怪,“自是读过的。”

“魏王曹操性格多疑,晚年神情恍惚,曾经的汉室忠臣,最后却成了汉贼,肃国公觉得曹操临死前会看到什么?”严勇表情严肃,让伍桐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见肃国公看着自己不做声,严勇也不卖关子,“下官以为,曹操临死前会看到汉征西将军曹操。”

“哦?”伍桐诧异的看向严勇,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想法,他饶有兴趣的接道,“有点意思,确实有点意思,魏王曹操看到汉征西将军曹操,你想说失了本心吗?”

“是,肃国公明鉴。”严勇点头正色道,“曹操被历史裹挟失了本心志向改变,昔日的汉室忠臣变成了汉贼,我等为官之前无不想着平定天下澄清玉宇,可当着官之后,上下掣肘,难免成了贼人,勉力支撑,心中不安啊,肃国公年轻气盛,锐气尽显,下官希望肃国公不要忘记今日下官言语。”

伍桐点点头,盯着严勇良久,伍桐忽然转身从桌案下拿出一本书,“这是我入蜀之后写的一些东西,对于你来说或许惊世骇俗,我那几个学生也是挑挑拣拣的教着,你拿回去读一读,记得还我。”

这本书从伍桐手中传给严勇,严勇看着上面的几个字有些茫然,看顶头上司的表情就知道他也不知道是对是错,心中疑惑之下却也接过书籍,“下官一定用心研读。”

“读...”伍桐顿了顿,露出一个古怪笑容,突然间,他将手按在书上,严勇一惊向上托举感受到肃国公的气力,诧异的抬头看去,只见伍桐眼神逐渐坚定,“读过之后,无论你是怎么想,我都是要这么做的,若那时你要反对,可就要试试我的宝剑是否锋利了。”

严勇再低头看向这书,心中惊疑不定,最后他沉下心,“下官定会仔细研读。”

伍桐又看了他半晌,这才泄了劲,“现在资石县的问题整理的差不多了,涉及官吏、氏族、地痞流氓百余,我现在的意见是,凡有品级的官员杀,凡是吏员的论罪依法处置,地痞流氓也是论罪处置,有人命在身的杀,无人命在身的服刑,刑期间迁到南疆开垦,刑期结束在南疆给个户籍。就不要回来了。”

严勇听罢沉思,“这么处置倒也不错,以律法论罪,也能提升民众对律法的依赖。”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伍桐干脆说道。

“嗯,那个杀人的士卒要怎么处置?”严勇问道,这种事还是要问问上司的想法。

伍桐又沉默了,“这我也想问问你的意见,按律来说,杀人偿命,而且他是当街杀人,情节恶劣。不过我想起大周律似乎父仇弗与共戴天这么一说,年幼时看到父母被人杀害,长大之后为父母报仇,可谓孝,或可赦。”

严勇闻言可是皱眉,“或可举孝,发至军中备用。”

伍桐深吸一口气,举孝是一个好方法,而且没有人会说律法问题,自己要维护律法,这么做倒是可以。

伍桐举棋不定,严勇继续说道,“肃国公是觉得与律法不妥?”

“是有些。”伍桐拿起卷宗,看着那士卒李闯的杀人细节,口供与旁人无异,揉了揉眉心道,“我更怕之后再有人模仿,世上冤屈何止千万,都以私仇相报,快意恩仇,轻蔑人命。可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官绅勾结,百姓上告无门反倒被害,说到底都是官府无能,官吏造孽。想要百姓好,还真就得约束官府,吏治清明。”

伍桐摇头,“吏治首要整治,其次要讨论一下,法律武器,要不要弃法律而用武器。”

“肃国公,这干系甚大啊。”严勇无奈,这肃国公怎么净出难题呢,千万年都整不明白的问题难道他还想着解决吗?

“让我再想想。”

伍桐摆摆手,紧蹙眉头。

这一想,就到了资石县开衙审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