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国学常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杂家学说的特点及代表著作有哪些?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其学说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著作有《盘盂》26篇,《大禹》37篇,《五子胥》8篇,《子晚子》35篇,《由余》3篇,《尉缭》29篇,《尸子》20篇,《吕氏春秋》26篇,《淮南内》21篇,《淮南外》33篇等。其中以《吕氏春秋》、《淮南王》(但也有人认为《淮南王》一书以道家为主,兼采众家,应属道家著作,《淮南王》在古代也曾被划入道藏)为代表著作。杂家著作现在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王》、《尸子》(原书已佚,今仅有后人辑本)三书。

figure_0163_0141
《吕氏春秋》书影
《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派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

儒、释、道浅析

figure_0164_0142
孔子
figure_0164_0143
老子
figure_0164_0144
释迦牟尼
figure_0164_0145

儒学思想的起源浅析

figure_0165_0146

儒之起源

figure_0165_0147
刘歆

《七略别录佚名》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其功能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特征是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刘歆还说,唐虞之隆、殷周之盛,儒学的功能实已获得相当的成功。

figure_0165_0148
章太炎

章太炎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实际上都是出于古代“王官”。《原儒》中说:“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私名为儒,即那些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流。”他强调,“今独以传经为儒,以私名则异,以达名、类名则偏,要之题号由古今异”。

figure_0165_0149
胡适

《说儒》中推测最初的儒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在胡适的概念中,儒的职业有点类似于基督教中的牧师。儒是古宗教的教师,治丧相礼之外,他们还要做其他的宗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