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通发展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珠江河道与广州市区江岸的变迁

一、珠江三角洲的变迁

广州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海港城市,广州港为一东西走向的溺谷湾,在远古时代属溺谷湾的湾头河口区。1937年,吴尚时教授于广州市郊七星岗发现海蚀崖和海蚀平台,证明广州溺谷湾形成于距今至少六千年前。当时,海潮由伶仃洋汹涌而来,海浪可直拍越秀山南麓。据前人考古、测年、硅藻、历史记载等研究资料,珠江三角洲六个历史时期(石器时代、秦汉时期、唐初、宋初、明初、清代)的古海岸线变迁可见下图。

珠江三角洲历史变迁图

注:根据梁向阳《珠江三角洲海岸变迁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载《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年第4期)等绘制。

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演变主要有两个阶段:前4000年(距今6000~2000年)为缓慢淤积阶段,平均年造陆0.30平方千米,珠江三角洲仅在湾顶区域附近淤积填充。后2000年三角洲海岸线淤进速度越来越快,为快速淤积阶段,每年造陆面积由秦汉至唐初的0.55平方千米逐渐发展至唐初以来的1.78~2.41平方千米。[1]

明显的差异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秦汉以来,农业全面开发和不断围垦滩涂,引起水陆空间的突变,造陆的速度呈越来越快的趋势。

二、珠江河道与岸线的变迁

广州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整个市区形成向东南和西南倾斜的态势。在古代,山区、丘陵区、台地区面积几乎没有变化,但由于珠江平原在不断扩展,因此广州城南郊一直向珠江延伸,珠江航道也不断变窄。

西汉以前,今广州市区大部为水所淹。东汉末期,孙吴交州刺史步骘曾盛赞广州“负山带海,博敞渺目……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水经注》卷三七《泿水》)。晋以前,坡山(今惠福路)下面是江边。晋以后,岸线平均每年以0.6米的速度向南推移。晋代珠江阔1500米,唐代阔1400米,宋代阔900米,明代阔700米,清代阔500米,至今最窄处仅180米,前后相差九倍之多![2]珠江河道与广州岸线变迁的大致情况如下:

●晋代:江边渡口在坡山(惠福西路),称坡山古渡,今距岸约1100米。

●南北朝:江岸在华林寺前的西来初地,今距江面900米。

●隋代:江岸南移至杨仁里一线,今距江面800米。

●唐代:江岸在今西关泮塘、上下九路、大德路、文明路一线以南,今距江岸700米左右。

●宋代:前期岸线在西关冲和玉带濠一线,第十甫曾建有南海神庙便是佐证。宋末,大量西江水南出磨刀门,河道冲刷力减少,沙泥迅速淤积,岸线又南移至今一德路、万福路一带,距今江岸350~500米。此时期是珠江淤积速度较快的时期。

●元明:城东江岸南延至今文明路、东华西路以南,城西江岸移至和平路一带。河南沿岸有少量沙洲和边滩形成,鳖洲便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清代:江岸继续南延至十三行、西濠二马路一带。1931年江心海珠石并入北岸,至此珠江江岸基本固定下来。

城区内珠江岸线变迁图

注:根据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广州市地方志等整理绘制。


注释

[1] 梁向阳.珠江三角洲海岸变迁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4).

[2] 曾昭璇,黄少敏.珠江下游水系河道变迁.华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