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视阈下马克思货币学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150多年前马克思出版了《资本论》,提出了它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问题(阿尔都塞语),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成为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研究的绝对开端,作为所研究的对象,资本主义本身在不断地演化着,并在如影随形的周期性危机的阵痛以及工人运动的斗争和外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压力中不断变化形态。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资本主义开启了新一轮的危机进程。1971年,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美元宣布脱离金本位制,不再与黄金挂钩,而与此同时黄金和石油面临失控,世界经济在滞胀局面中又陷入了一次急剧的经济萧条,紧接着20世纪80年代高风险的垃圾债券吸引了蜂拥而至的投资银行,至90年代末,互联网行业泡沫经各大证券交易所在虚幻乐观主义的追捧下冲到顶峰,而后其于2000年崩盘。进入21世纪,新的理财项目层出不穷,高风险抵押担保债券和金融衍生品被追逐,金融投机筑起巨大泡沫,到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始料未及”的世界金融危机,这成为继大萧条以来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立即组织将数万亿美元投入货币体系中,同时将其用于购买濒临破产却“太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而另一边面对政府债务危机的压力,“经济紧缩政策”的解决方案被强行推行,其本质是削减社会服务和工作机会,上调对除富人之外的所有人的税率。聚焦今天的资本主义,一方面是经济萧条紧随的严峻的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另一方面是金融投机的力量并未减弱甚至得到加强,钱的功能似乎越来越少地行使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资本功能。一如法国学者皮凯蒂在他的经济学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所道出的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机制:“一旦财富形成,那么资本就会按自身规律增长,而且只要规模足够大,那么财富可能会连续高速增长数十年。请特别注意,一旦财富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门槛,资产组合管理和风险调整机制就可形成规模效应优势,同时资本所产生的全部回报几乎都能用于再投资。拥有这样数量财富的个人每年只要拿出总财富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部分,也足以过上极为奢华的生活,因此他的全部收入几乎都可用来再投资。这是最为基本但至关重要的经济机制,对财富的长期积累和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钱自己会生钱。”[1]从皮凯蒂所观察到的现象中不难看到今天资本家的目标似乎不再是从生产和商品贩卖中获利,而是更倾向通过金融手段来实现财富积累和代际传承。全球性的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各类交易所、债券买家等不断涌现,成为财富积累机制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者。劳动收入不平等在最近几十年出现渐增的趋势,甚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正走向“拼爹”时代,由于偏爱资本回报和对工资收入不屑,正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2]

因此,面对变化了的资本主义这一研究对象,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进行批判的研究工作,如何理解更加凸显的资本主义社会“钱越发能生钱”的问题,如何对变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现象进行分析,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的相关理论。西方主流经济学并不能提供对这一现实的本质的反映和解释,经济学的“教材里没有世界,没有传统,没有公平正义”[3],主流经济学始终深信资本主义是最自由的制度的教条,而这种自由的实质,借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伯特尔·奥尔曼在《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中用“两座城市”的比喻来说明就是,在叫作“资本主义”的城市里,“在这座其制度被普遍地看作自由化身的城市里,一切都是不自由的。所有东西都需要付钱,而大多数东西的价格都超过了需要它们的人的支付能力。对于这座城市的大多数居民而言,所谓‘自由’即拥有为他们不能得到的东西而展开竞争的权利。但没有人会阻止他们,会阻止他们想象总有一天他们(或他们的孩子)会取得成功”[4]。资本主义的自由是“资本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因是剥削,并不是自由,在资本对劳动的支配下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在财富占有上分化为对立的两极,而贫富分化只是矛盾的一方面,在危机中,资本主义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倒退、金融崩溃、社会危机、生态毁灭等弊病更为尖锐。马克思在150多年前对此已经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将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重新带回主流经济学视野的皮凯蒂却只停留于将贫富差距的根本动因归结于“资本的回报率r>经济的增长率g”这一公式表达的不平等,对照主流经济学所宣称的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将收入分配问题束之高阁,这已经是至少敢于正视现实的进步。西方经济学又是如何看待货币的收益问题的呢?西方金融学的经典教材这样描述,现值概念基于这样一个常识:一年后你收入的1美元不如你现在收入的1美元值钱,假设利率为10%,如果发放100美元的贷款,第一年末将获取110美元。再将这110美元贷出去,第二年末将获取110×(1+0.10)=121,在第n年末,你的100美元将变成100×(1+in,如果从未来收益倒推现在价值,这个值被称为收入在今天的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对未来的贴现。[5]因此,在经典金融学的教材中,资金理所当然应当按照复利增长,这被当成一个常识,仿佛时间本身就是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会自动增长,也就不难理解,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货币学说中,时间概念成为货币分析的关键,却对关键的价值问题避而不谈。

考察马克思货币学说就成为本书的研究对象。有人说,马克思货币学说已经过时,诚然,它形成于100多年以前,100多年以来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现象,但是并未脱离其本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语),依然是“还没有流逝的活水”(阿尔都塞语),它并没有过时,马克思货币学说依然是最具潜力的。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掀起一股“回到马克思”的热潮,人们再一次震惊于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当今世界之间惊人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再一次凸显出来,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的结果,而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进入金融资本垄断资本主义以来,尤其是在新自由主义政策背景下,突出表现为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关系,无疑证明了马克思的学说在理解当代资本主义货币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时仍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亦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6]

本书所要研究的马克思货币学说正是基于上述背景。马克思货币学说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分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研究的主要时期,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成果。需要提到的是,在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通力合作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出版和传播为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材料,文献的翻新对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 研究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思考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揭示资本主义发展及变化规律的认知方法,而不是死守的教条。本书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一方面,通过对马克思货币学说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挖掘马克思著作和手稿中关于货币学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运用马克思货币学说进一步分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特点,深化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关货币现象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和演变的理论认识,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重要货币和虚拟资本现象形成的根源,以期从理论上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从整体上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货币学说,从而对捍卫、继承、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马克思货币学说的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货币金融理论领域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货币学说也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对其货币学说的批判继承,从而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借鉴西方经济学,深化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迫切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从宏观层面看,在开放的社会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深入研究马克思货币学说,有利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体制的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以马克思货币学说为指导,探索克服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标本兼治的科学方法,促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我国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货币运行规律,从而对指导货币政策,以及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和国家金融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微观层面看,对于个体如何看待金钱,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种种和货币有关的经济现象,从而深化对货币拜物教的当代形态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