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中店”与实战型营销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校企合作门店营销管理人才的培养

第一节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理论解释

人才培养模式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形式、标准、范式、结构以及思想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包含目标、规格、制度、过程和评价等五个基本要素。这个内涵的关注焦点就是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式、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才培养的规格是什么,培养规格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与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人才培养规格从构成要素上来说,主要涵盖人才培养的主体,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对象,也就是学生,以及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措施途径和程序过程等。

综上所述,“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问题,既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要点所在,其他的问题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展开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教育组织体系和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以及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就是基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出发点而构建的。

为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发展要求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变化,企业用工标准的变化,以及目标就业岗位的技术变化进行形式、标准、范式、结构以及思想体系的变革。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目前,从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与深度来看,国内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五种类型:

(1)“订单式”人才培养。舒卫英认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用人需求,制定委托培养计划,专门为特定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注1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被赋予人才培养的主动权,由学校、合作企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培养方式。订单培养是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最成熟的模式之一。它能最直接地将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要求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但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仅适合在一些用人需求量较大,且用工数量比较稳定的大型企业与学校之间。

(2)“校企联合式”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是目前国内许多大企业参与学校办学的主要模式之一。何小雄认为,学生最后一年的培养从学校迁移到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也是在顶岗实习中由企业师傅指导完成注12。这种模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延伸与深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其最大的特色还是在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学生初步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

(3)“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宋旭丽认为,“工学交替”是一种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理论学习在学校,实践学习到企业,两者根据需要可以相互交替进行。注13一些高职院校关于这类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将部分学制内的学分划成学习期和工作期,工作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工作期间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完成学分并获得一定的劳务回报。同时,合作企业也可以解决短期用工问题。但是,这种模式的局限在于,学习期和工作期的时间分配难以均衡,学校指导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管理也难以保证,这对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4)“产学研合作式”人才培养。王红军认为,“产学合作”是国内最早提出的校企合作方式,企业合作的对象包括科研机构,所以有时又称之为“产学研合作”注14。企业通常是产学研合作的技术需求方,与高校或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供方展开合作,其根本目的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各种生产要素与社会资源的重新整合。产学研合作目前多被综合性、研究型的本科院校采用,由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局限性和学生学历层次不高,这种合作方式开展面比较窄,另外这种合作模式涉及学生的成分也相对较少,停留在企业和院校研究人员之间的对接与交流,因此,该模式的普适性不是很强。

(5)“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张传军认为,“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担当人才培养的主体,发挥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把企业的主体作用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承担人才培养的另一半作用,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注15在“校企互动式”培养模式下,很多企业把部分生产工艺环节搬到由学校提供的实训基地里面,企业在设备和生产原料上提供资助,并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指派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开展实训。这种模式的局限在于,一般来说适用于依托大型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比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许多行业背景不是很强的高职院校要进行“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具体落实比较困难。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产物,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体系相比,仍处于深化内涵阶段。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还未来得及解决的问题,面临很多的困境,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程设置同质化

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的原因何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认为,从高校来讲,高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造成了“千人一面”,加剧了高校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发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注16

当前许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本质上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造成的,迫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建立在充分认识人才市场、科学预测需求的基础之上。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其“人职不匹配”,与市场需要的适应性不强。因此,有学者指出:“由于当前本科教育层次的下移,加上中、高职之间同专业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区别不明显,把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之后,容易造成不同教育层次之间在专业课程、培养模式方面的雷同。”

在对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因过分依赖于市场需求,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前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很难培育出国家产业转型的适用型人才,反而还可能因调节失灵而激化供需矛盾。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既要满足社会需求,也不应完全取决于市场。近年来不少因过度强调市场配置、调节专业所导致的“热门专业变冷门”的事例再次证明,仅仅依靠对市场的预警不可能完全预测未来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状况。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大环境下,市场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职教育应尽快摒弃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的人才培训模式,真正建立起人才培育与市场需要相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的科学发展模式。

2.校企利益难以协调

校企合作表面上是一件双方受益的事情,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企业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其权益往往较难得到落实和保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投资人才培养对大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说都是讲求回报的。然而,教育投资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投资成本高,投资周期长,投资见效慢。鉴于以上限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就不太高。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的意义是为扩大或维持生产与市场推广进行的人才培养而进行的投入。校企合作基地建设需要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下,除了国家拨付的实训基地专项资金外,一般都要求合作企业对基地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另外还要从企业抽调人员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必然对合作企业资金的运作和正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从合作项目中真正获得人才,譬如“订单”合作,那么这项投资就是失败的。目前,企业能够利用学生在“订单”学习期间的劳动能力非常有限,学成以后又往往面临“订单”流失的风险。这样一来企业的投资无法确保合理的回报。鉴于以上情况,学校应在制度层面保障合作企业的投资利益。

利益共赢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校企之间保持持续稳定关系的关键所在。如前所述,当前校企合作在利益分配上还没有完全协调好,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学生能做出一点让步,比如学校能够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争取一些减税政策,就业补贴,或者降低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补贴要求,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基于专业的职业素养课程配置不足

国内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素质,即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隐性部分。另一方面则是指职业技能、职业行为等显性部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诸如“职业教育就是掌握一门技术;有好技术就好找工作、就能拿高薪;要致富,学技术,职业教育是门路”等片面强调职业技能的观点也随之而来。一方面,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专业学习任务繁重,职业素养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基本处于边缘地位,或基本依靠思想政治以及一般性人文素质课等公共课替代,缺乏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素养课程。而在专业课教学中,往往以专业技术理论和职业技能为教学重点,没有很好地将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教育穿插在专业教学中,因此,造成当前职业素养的教学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往往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综合评定。而高职院校出于办学功利性考虑,会不自觉地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职业素养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践行的知识,是一种如同杜威所讲的“通过职业进行教育”的东西。然而目前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不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职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而是把职业素养的养成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