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创作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广播剧的诞生与发展

一、广播剧的诞生

说“广播剧的诞生”势必从“广播的诞生”发端。苏维埃俄国在1919年建立了第一座实验广播电台,1920年秋开始试播。列宁曾以极大的热情,赞扬无线电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然而,当时的苏维埃俄国是世界上新出现的“另类”,没有任何国际组织承认它,当然也就没人给它的电台“发执照”。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第一个获得了营业许可证,并开始定时播音,它就成了世界公认的第一座正式广播电台。此后,许多先进工业国家陆续建立了无线电广播事业。

1922年11月14日晚8时,英国伦敦ZLO广播电台开始正式播音。第二年5月28日,一些评论家被请到这个广播公司,在播音室观看了一次节目试播。这个节目以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为基础进行广播化的加工,对原著进行了删节,在有些地方加了解说。这个节目播了1小时45分钟。在播出后的当天晚上,一位听众给电台发来电报,表示祝贺。《第十二夜》开了在广播里播送戏剧的先河,但它还不能算是广播剧。

1924年l月,伦敦ZLO广播电台播出了理查德·休斯撰写的广播剧《危险》,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为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广播剧《危险》主要有四个人物,一个年轻姑娘梅丽、一个青年小伙子杰克、一个老矿工巴克斯和一个工人。老矿工巴克斯带着梅丽和杰克到井下参观,但到了底层正赶上煤矿塌方,他们都被封在矿井里。被堵在坑道里的人和外面的家属都非常焦急。正在情况十分危急时,被堵死的矿井终于打开了一个小口。时间就是生命,但大家还是互相谦让着一个一个地离开了这个随时都会再次发生危险的地方。

无疑,这是一部闪耀着人性良知火花的作品。这部剧通过人物语言、音乐、音响营造了强烈的戏剧气氛,对听众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年,该剧由日本的小山内熏翻译,译名为《煤矿之中》,在朝日广播电台多次播出。《危险》所用的模拟生活的媒介——广播中的语言、音乐、音响,是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它的台词虽为戏剧的台词,表现手法却又有所不同。《危险》这个剧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从此以后,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便在世界上传播开来,并得到蓬蓬勃勃的发展。

二、广播剧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发展

广播剧诞生后,发展速度飞快。20世纪20年代,广播剧的剧目就渐渐多了起来,而且理论研究也开始启动。1928年,英国广播公司演出部部长戈登·李撰写的《广播剧及剧作法》出版,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理论研究专著。同年,由法国的加希和戈米纳合著的《广播剧是戏剧》一书也与读者见面。

戈登·李所著的《广播剧及剧作法》一书,共分九章,从剧本创作到演播技巧,一一作了阐述,并提出了语言、音乐、音响在广播剧中的重要作用。在当时广播剧诞生只有几年的时候就提出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从1930年到1932年,英国出版了三本有代表性的研究广播剧的著作。第一本是歌德匹赤的《广播剧》,第二本是泰伦恩的《松鼠笼子和其他(麦克风)广播剧》,第三本是瓦尔·吉日枫德的《如何写广播剧》。广播剧的形式在欧美逐渐完善起来。

20世纪30年代以后,广播剧已经遍及欧洲和美洲。美国于1938年10月30日晚8时,播出了广播剧《星际大战》。此节目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在全美掀起轩然大波。《星际大战》由奥森·韦尔斯根据英国幻想小说《宇宙战争》改编,CBS水星剧团演播。这个剧以插播新闻的形式出现,引起了听众的恐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意外的损失。《星际大战》造成的影响,使美国新增了一项广播政策——在广播剧中,不允许插播虚构的“简明新闻”。

中国开始办电台是在1926年,中国广播剧产生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的一部广播剧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是《恐怖的回忆》,1933年7月由上海广播电台播出。该剧的题材与内容是配合抗战的,它所写的是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通过经商的一家人的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一·二八”夜间对上海进行狂轰滥炸的暴行。全剧剧本约5000字,播出时长为30多分钟。

美国广播巨星、著名广播剧作家及导演诺尔曼·考温,从1942年起出版了几部广播剧集,他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和平、民主、世界大同作过不少宣传,并曾获得过“天下一家”大奖。考温的一部童话广播剧《阮宁·琼司远征记》虽然荒诞,却表现了美国的生活背景和美国的意识形态。这部剧有七个场景,每次都用音乐转场,音乐暗示了下一场的气氛和情绪。第二次世界大战初,考温的另一部广播剧《我们掌握着真理》在美国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它生动地介绍了美国宪法的制订修正、民主政治的实现过程,最后用罗斯福总统的广播讲话作为全剧的结尾。剧中聚集了许多电影明星,演绎美国宪法史上有名的人物,如林肯、杰斐逊等。剧中大部分戏是在美国西部的好莱坞录音,而罗斯福是在美国东部的白宫讲演,剧中又穿插了美国国歌。据统计,这部广播剧的听众多达6000万人。

联邦德国广播剧《课堂作文》是20世纪50年代广播剧名作,作者是埃尔文·魏克德,1954年1月19日在西南电台播出。这个广播剧叙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某城市一个高中毕业班的七个学生,从毕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前后28年的不同经历和遭遇,由此呈现了德国近30年的社会矛盾和发展变化。这个剧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完全以剧中人盖格的回忆为线索,清楚地展现了七个同班同学毕业后所走的不平坦的人生道路。这七个人的经历不是交织在一起表现,而是一个一个地交代。这很符合广播剧的特点。它的戏剧场面不多,很多事情是靠盖格的叙述交代的,语言生活化,叙述性很强,听起来像讲故事,颇能吸引听众。音乐、音响也极少,完全靠情节抓住听众。

20世纪50年代还有德国的一部广播剧《扬子江》,作者是龚特·魏森堡。这是一部广播诗剧,通过描述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战胜1954年长江特大洪水,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作者魏森堡曾在1956年秋来中国访问,回国后写了许多关于中国的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根据我国昆曲改写的剧本《十五贯》和这部广播诗剧《扬子江》,这是专门献给中国的广播剧。《扬子江》采用拟人手法,让浩瀚的长江也说起话来,自称是“众水之父”,它要表现自己的威风,它要自由地流淌,过去从来没人能阻挡它。它的同伙风和雨也都来助威,以显示它们的力量。但它们没有想到,现在是流淌在解放了的土地上,碰上了解放了的中华民族,它们终究失败了,低头了,只能按照人们给它规定的道路去走,去为人类造福。这个剧和一般广播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广播员,有第一个讲述者和第二个讲述者,这就形成了三个解说者,他们交替着讲述自己的观点,很有特色。

20世纪50年代值得称道的广播剧还有冰岛的儿童广播剧《天鹅湖畔》,作者是奥·约·西古德逊。这个剧通过三个小孩的两段冒险经历,描写了冰岛的自然景物,以及冰岛农村儿童纯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勇敢坚强的精神面貌。苏联广播剧《走向新岸》也是这个时期有影响的作品,是由尼菲道娃根据维里斯·拉契式德的长篇小说改编的,描写1919年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革命者的革命斗争故事。在这个时期,德国广播剧创作达到了高峰,著名诗人、广播剧作家君特·艾希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从1948年到1958年的十年间,他创作的广播剧(包括短广播剧和儿童广播剧)达50多部。其中《维泰波的少女们》被听众誉为艾希最完美的一部广播剧。在这部剧里有两个空间,同时进行着两个故事——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是幻觉中的。二者在没有解说的情况下,极其巧妙地紧密交织在一起。君特·艾希的另一部广播剧《梦》,对德国广播剧的影响很大。这个剧由五个相互没有关联的梦组成,反映了联邦德国货币改革以后,在政治、经济、道德等各方面流露出的一种沾沾自喜的情绪。这个剧很富有20世纪50年代德国生活特征和气氛。

我国广播剧发展的初期,不仅不乏佳作,理论上也并不幼稚。我国的广播剧早期分属于若干营垒,一个营垒是国民党统治区,再一个就是解放区。在国统区,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由于革命作家及其他爱国人士的努力,有相当多剧目从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是可取的。有许多著名专业作家参与创作剧本,如《七·二八的那一天》是夏衍的作品,《开船锣》是洪深的作品,《以身许国》是于伶的作品,都是专门为电台写的广播剧。这些剧作家的戏剧构思技巧纯熟,他们的作品显示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上面提到的这几部广播剧,以强烈的戏剧性及深刻的社会性、思想性取胜,即使在今天重播,也具有相当的魅力。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是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广播剧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台、上海台播出了不少广播剧新作,如中央台1950年的《一万块夹板》(为纪念“二七”铁路大罢工而作,陈开编剧,胡旭导演),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台播出的第一个广播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有49座广播电台,生产广播剧的电台当然并不仅只中央台一家,但从数量和质量上看,当时中央台的广播剧具有代表性。这一时期在广播剧事业上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台、上海台、天津台及某些大省市台的广播剧团或广播文工团都先后成立。成绩比较大的是中央广播剧团,1954年2月成立。这些剧团承担着广播剧的演播任务。1960年以后,由于经济困难,很多广播剧团都解散了,中央广播剧团改为广播电视剧团。1954年北京广播学院成立,广播剧课走上了大学讲坛。由北京广播学院编辑出版的《广播业务》杂志促进了理论研究的活跃。

1979年以后,另一种大众传播的艺术形式——电视剧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不再是空中的唯一主角,广播剧的听众大量被电视剧争夺。时代审美心理也在发生变化,向广播剧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中央台统计,1981年全国生产广播剧370多部,1982年达到600多部,1983年是500多部。“文化大革命”前全国能生产广播剧的台限于部分省台和少数市台,而此时已有70多家电台。广播剧的繁荣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的普遍提高,多侧面地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歌颂新人新思想。如《真与假》这部中央台根据曲艺节目改编的广播剧,运用细腻的笔法刻画了两个同样美丽可爱的女青年的不同心理。陈云赞扬这部剧有时代气息,有现实意义。这个时期的广播剧对从城市到农村,从知识阶层、干部阶层到工农兵等各方面的生活都有反映。以对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刻思索与回顾为题材的广播剧,在这个时期也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历史题材的作品,也力求脱离陈旧的讲故事的老套子,而以新时期的思想认识在历史的长河里攫取有益的经验。被评为全国优秀剧目的黑龙江台的《将军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三、“新广播剧”实验探索

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有人开始实验“新广播剧”,这种实验主要是想在表现内容上有一个新的突破。它不追求有头有尾的故事情节,要实验的是如何用声音表现周围世界和人物的内心。曾在1979年获奖的美国广播剧《翅膀》就属于这一类。美国不是一个广播剧发达的国家,但也有勇于探索的剧作,也有佳作出现。《翅膀》写一位年老的斯梯尔生太太,年轻时曾是飞行员,由于中风,脑子受了伤。该剧就表现她犯病时的混乱心情,没有一个清晰的情节。1978年6月1日,英国BBC广播公司第三电台播出了一部20分钟的没有任何对话的广播剧《复仇》,也属于“实验性”广播剧。

和“实验性”广播剧差不多同时兴起的另一种广播剧,称作“原素材”广播剧,它的素材都是生活中的实录(即原素材),是真人真事。不仅人物的谈话如此,就是剧中的音响也是实录,后经电台编辑组合而成。例如广播剧《一个拉琴,一个吃草》,表现的是一个精神病人。这个人写了许多信给电台,希望把她得病的情况介绍给听众,或许对治疗别人的病有好处。电台的编辑访问了她,录了她和她的母亲、房东、丈夫、雇主等人的谈话,共20多个小时,后经过剪辑,形成一部没有解说的广播剧,为这位患者提供了一个说话的机会。它没有故事情节,只是一段段谈话拼成的,使听众对患者有所了解,并能使人思考一下,社会应如何对待这些人。

在广播剧发源地英国,仍是“传统”广播剧占统治地位。英国广播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每年生产500部左右广播剧,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传统”广播剧,代表性作品有《古堡幽怨》(也有人译成《记住我》),于1978年5月20日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首次播出。该剧被评为1978年英国最佳广播剧之一,作者是吉尔·海姆。这个剧的故事有头有尾,结构紧凑流畅,引人入胜。全剧深刻地展示了一个曾遭遗弃的女性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强烈的复仇心理。另外,1978年英国广播公司六部最佳广播剧之一《我说了什么吗?》也写得妙趣横生,充满英国式的冷冷的幽默,揭示了英国社会中年夫妇之间的矛盾与生活中的苦恼。

进入20世纪80年代,广播剧创作更加活跃。其中,被介绍到我国、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超级市场》、联邦德国的《奥立佛》等等。随着广播剧的发展,广播剧的社会宣传、社会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如广播剧社会性的评奖活动开始出现。瑞士广播剧《深秋夜话》(作者杜伦马特)曾获意大利广播剧大奖。

中国的新样式广播剧在探索中佳作迭现,较早迈出这一步的是1986年中央台播出的系列广播报道剧《普通人》。这部戏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般掀起了听众的情感热潮,电台很快就收到两千多封来信。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他们又很快推出了京味很浓的系列广播报道剧《大碗茶》和连续广播报道剧《我们是中国农民》。这些剧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借鉴了新闻报道的结构手法,二是无明确空间环境,三是使实录人物和塑造人物统一起来。此时地方台也佳作迭现,令人耳目一新,如上海台的《刑警803》、广东台的《西关人家》等等。

四、研究与评奖对中国广播剧发展的推进

广播剧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艺术形式。广播剧艺术的发展历史,天然地要受到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如果把广播剧的发展看作一条长河,直播期只是它的上游源头的一个小段落。转入录制期,广播剧的表现手段与直播期的重要区别,是对声音因素的使用调动更为灵活和自由。声音因素是广播剧的艺术语言基础,现代录制技术使广播剧的艺术语言摆脱了原来比较拘谨的状态,更为自由灵活,表现力增强了。从技术上说,是录音、复制、合成等手段,使广播剧有了声音素材自由综合的可能。

我国的广播剧事业,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其力度空前加大。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居里夫人》是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台的第一部广播连续剧(共8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台和各地方台连续剧不断涌现。1982年4月,第一次全国优秀广播剧评奖会议举行,有15部广播剧获奖。此后,全国性的评奖活动不断。

1984年开始举办广播剧“丹桂杯”大奖赛,设有剧目综合奖、编剧奖、导演奖及演播、音乐、音响、录音合成、立体声效果、编辑等单项奖。黑龙江台的《序幕刚刚拉开》在首次“丹桂杯”大奖赛中名列前茅。1986年的“丹桂杯”,参加评选的有53家电台的60部作品(475集),《瓜棚风月》等20部获奖。广播连续剧发展较快的原因,一是反映生活的需要,连续剧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二是大众传播形式的戏剧适宜连续的形式。在这一点上它比剧场艺术、影院更有优势。中国听众是有在广播中听长篇故事的习惯的。1988年,广电部党组批准开展广播文艺国家级政府奖的评奖活动,广播剧的这一奖项从1990年的“蜀秀杯”就开始了,要比其他广播文艺节目的评奖早四年。每年一次的政府奖评选,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播剧的发展。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将广播剧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掀起了精品生产的热潮。“五个一工程”奖创办于1992年,主办单位是中共中央宣传部。自199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评选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生产、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这五个方面是: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电影。对组织这些精神产品生产成绩突出的有关部门,授予组织工作奖。对获奖单位与入选作品,颁发获奖证书与奖金。1995年度起,中宣部将“一首好歌”和“一部好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五个一工程”的名称不变。这一届就有《孔繁森》等13部广播剧作品(其中含连续剧和单本剧)获奖。到第十三届(2014年)为止,共有159部广播剧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这些代表着“五个一工程”实施十几年来丰厚收获的精品力作,凝聚着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血。“五个一工程”推出了大量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形成了一种以作品带人、以人促作品的生动气象。“精品迭出,人才辈出”的“五个一工程”,发挥着激励、导向、示范、精品、育才五大作用,在构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大厦、建设和谐文化、繁荣文艺创作的进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广播剧的从业者无不为之欣慰,并愿投身其中,奋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