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40/26833140/b_26833140.jpg)
第二节 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时序分析
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时序分析,是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全过程的时间序列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试图去发现和归纳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客观事实和基本规律。本研究旨在立足需求方视角,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方面来分析研究产业结构现代化(图1-7)。我们选择25个国家为分析样本,时间跨度约为300年(1700~2015年),分析内容包括长期趋势、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等。本节聚焦于产业结构内部的变迁,关于产业结构与其他现代化的相互关系,需要专门讨论。本章第一节介绍了时序分析方法,这里简要介绍主要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7_0055.jpg?sign=1738889889-kNzFf6uT3AbiqMWOBF7snPA4QPdyIUpA-0-b89064a10469634a80c943d7819a8bae)
图1-7 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一种分析框架
本《报告》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三个方面(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及其三个层次(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宏观结构涉及三次产业(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和三大产业(物质产业、服务产业、知识产业)等;中观结构涉及农业、工业、流通服务、其他服务、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六个集群;微观结构涉及24个经济部门(表1-16)。限于篇幅,本报告仅介绍趋势明显、特征明确、政策含义比较丰富的研究结果。
表1-16 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涉及的部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8_0056.jpg?sign=1738889889-XbrrGVj40j4nEmFwpJUqrg4BeYJz6YjH-0-31ebea9e17b48dbf6f35b04fe423fab4)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时序分析需要鉴别产业结构变量的趋势和特征。根据它们的变化趋势,产业结构变量可以分为上升变量、下降变量、转折变量、波动变量和地域变量等;根据它们与产业结构水平的关系,产业结构变量可以分为水平变量、特征变量和交叉变量等(表1-17)。其中,水平变量,反映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具有很好的国际可比性和历史可比性;特征变量,反映产业结构的地理特点,不反映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历史(纵向)可比性好,国际(横向)可比性差;交叉变量,同时与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地理特点有关,历史可比性好,但国际可比性差。有些指标具有典型意义,采用“图形”方式显示它们的变化趋势。
表1-17 产业结构变量的特点和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8_0057.jpg?sign=1738889889-6LfJLCKAg54vgB2h5Q3CAZLHr8WX4Enw-0-f09cdf50c9a80058bee5e815894c5e24)
产业结构与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紧密相关,本节选择美国等五个规模较大的经济发达国家作为分析样本。不同国家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有差别,我们选择统计数据最完整的时间段进行分析。为减少国别差异带来的影响,我们采用美国等五国的算术平均值进行估算分析。虽然这种分析方法有一定误差(国家规模差异带来的误差),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代表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变迁的前沿。
专栏1-1 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表 美、日、德、英、法五国数据链概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9_0058.jpg?sign=1738889889-UffiiDeoqWaEXql5rIYwPtypwMr4E6Uu-0-b41faff13b44a20de2feca5f7f6428d6)
一、世界产业水平的时序分析
在本《报告》中,产业水平指产业发展的人均水平,涉及许多方面和要素,我们不可能对所有方面和要素都进行分析,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方面和统计数据比较齐全的指标进行分析。下面重点讨论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虽然这种分析不完备,但可以提供有用信息。
表1-18 1700~2015年产业水平的变迁(以人均增加值、人均需求为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9_0059.jpg?sign=1738889889-vdrHdzDmdu3Bip7XxtvX62rbHkaeGU8a-0-dc52dc2e9c1f6e0ff5046cc0e3869073)
注:时序分析的历史数据来自:库兹涅茨,1999;麦迪森,2003;米切尔,2002;OECD,2017。有些指标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例如,人均采矿和采石的增加值、人均采矿和采石的需求、人均建筑业需求、人均其他个人和家庭服务的需求。有些指标没有统计数据,例如,人均国际组织活动的增加值、人均科学研发需求、人均旅行需求、人均行政和辅助需求、人均国际组织活动的需求。后同。
在2005~2015年期间:同一个国家人均GDP的变化趋势会因为计量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有时呈现相反的特点(表1-19)。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必然与各个产业的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等的变化相关,在讨论和引用这些指标的分析结果时需要谨慎对待。
表1-19 2005~2015年期间典型国家以不同计量单位测度的人均GDP变化趋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0_0061.jpg?sign=1738889889-4M26aNEctsNhUe33TXrxGnFCxYqUwnD8-0-0057bcea9855a9b0a7ea7cbf1c143fdb)
1.人均增加值的时序分析
人均增加值的变化趋势采用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这些国家大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别。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基于人均增加值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20)。在35个指标中,29个指标为水平变量,6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35个。
表1-20 1960~2015年人均增加值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0_0062.jpg?sign=1738889889-x6EVSOW5vAnvxocqiJnPeg4KDLNcb5Pe-0-e034952a699d6a13d3127f6a66e58eba)
表1-21 2000~2015年人均增加值的变化趋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2_0064.jpg?sign=1738889889-lbkrNfkS9SoZNnplwtSe3gM5lbxwVi7i-0-6e497e1e9c45a324dbfed057bb04d95f)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3_0065.jpg?sign=1738889889-7uiPwgvwQKIZuWKnoRqmEEM06AXyohNf-0-5361224a7d0cf03c74292292486f980a)
注:*人均GDP和三次产业数据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orld Bank,2017),其他数据根据OECD产业结构数据库(OECDa,2017)整理和估算。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以数据规整的最小时间跨度为分析对象,在1980~2015年期间,三次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速:服务业>工业>农业,由此推导,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的提高速度:服务业>工业>农业。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80~2015年期间,人均增加值增速:知识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80~2015年期间,人均增加值增速:基本服务≈人类服务>其他服务>流通服务>工业>农业。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8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的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60~2015年期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人均增加值的国际相对差距都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其中,人均工业增加值和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国际相对差距较大(表1-22)。
表1-22 1960~2015年三次产业人均增加值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4_0066.jpg?sign=1738889889-tQz9XnQn2i96YaNCPPQ9ymhO8b2TNksE-0-79f4da53a0a2b5214c04303192e9e575)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的国际绝对差距均扩大;而知识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国际相对差距扩大,物质产业和服务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国际相对差距先上升后下降(表1-23)。
表1-23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人均增加值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4_0067.jpg?sign=1738889889-v3di6jQmtfS9hziZDFnt9Jn7fPOyPqUw-0-cc6997d5c94d55c9385ffaad2fe4a9fb)
2.人均总产值的时序分析
人均总产值分析选择35个人均总产值指标为代表进行分析;其中,29个指标为水平变量,6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35个。
与人均增加值的分析方法相类似,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基于人均总产值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24)。
表1-24 1970~2015年人均总产值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5_0068.jpg?sign=1738889889-ge0GgWIgIwSdFGfsyFIrYxHn2b3N1UQC-0-7c318b473a1bf534360fe6873f117e39)
表1-25 2000~2015年人均总产值的变化趋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6_0070.jpg?sign=1738889889-SZoIZTXbOA6Crx6kvjTbjm4lcqa1gVHH-0-9ca2673678eb37865c45ca37f26053be)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1980~2015年期间,三次产业人均总产值增速:服务业>工业>农业。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8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人均总产值增速:知识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80~2015年期间,六大集群人均总产值增速:基本服务>人类服务>其他服务>流通服务>工业>农业。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8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的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间,工业和服务业人均总产值的国际相对差距都为先扩大后缩小;其中,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的国际相对差距较大(表1-26)。
表1-26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次产业人均总产值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8_0072.jpg?sign=1738889889-QCU8fXR26TzkDmYk3e7dMgGqiqEvmRA4-0-76546b49d1e20333b0cfc3c7a6e9573e)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人均物质产业总产值和人均服务产业总产值的国际相对差距先扩大后缩小,人均知识产业总产值的国际相对差距扩大(表1-27)。
表1-27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人均总产值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8_0073.jpg?sign=1738889889-fRBAjH5f7xqcvK3bOcLNhrfrxK9b6Hsq-0-c787ccea5f267829bc7dc157d8a8aa63)
3.人均需求的时序分析
在经济学中,需求是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O'Sullivan,2003);而所有消费个体愿意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这里人均需求等于人均需求量,人均需求统计数据目前难以获取。基于一般均衡原理,人均需求≈人均供给=人均总产值+人均净进口。我们选择30个人均需求指标为代表进行分析;其中,26个指标为水平变量,4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30个。
这里我们仍然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基于人均需求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28)。
表1-28 1995~2011年人均需求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9_0074.jpg?sign=1738889889-Rgh8R4LI2KnKWAbjuwg9bssTXhN2P0mf-0-da70fa336004e213ca3c3878ba237ab7)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1995~2011年期间,三次产业人均需求增速:服务业>工业>农业。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95~2011年期间,三大产业人均需求增速:知识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95~2011年期间,六大集群人均需求增速:其他服务>人类服务>基本服务>流通服务>工业>农业。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95~2011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的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54个样本国家在1995~2011年期间,工业人均需求和服务业人均需求的国际相对差距逐渐减小(表1-29)。
表1-29 54个国家1995~2011年三次产业人均需求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1_0076.jpg?sign=1738889889-x1rwoiqaz9IUJHW556UcvmeRsRaBILA8-0-2da523fdeb200d2228f6730d9cc9735f)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54个样本国家在1995~2011年期间,三大产业人均需求的国际相对差距都在逐渐缩小(表1-30)。
表1-30 54个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人均需求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1_0077.jpg?sign=1738889889-YqC72fmOHE3QyQw0CY0xhnR6VBwcy3oj-0-0282011d63805c91ab67ff1212eac639)
4.优势产业变迁的时间差
在1970~2015年期间,优势产业的更替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优势产业指在产业结构不同层次中人均增加值或人均总产值最大的产业。一般而言,以人均增加值衡量的优势产业占据优势地位的起始时间,早于以人均总产值衡量的优势产业占据优势地位的起始时间。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演进受产业质量的影响较大。
在1970~2015年期间,五国平均基于人均增加值和人均总产值的比较,优势产业的时间差是: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成为优势产业的时间差约为20年。在三大产业中,知识产业成为优势产业的时间差约为10年(表1-31)。
表1-31 1970~2015年优势产业的时间差(基于人均增加值和人均总产值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2_0078.jpg?sign=1738889889-k29VPysZGO13TJYzMbRbAGUC2y2YYH1n-0-7595b618fa3dd447e503b486fbda1cfd)
二、世界产业结构的时序分析
产业结构涉及许多方面和要素,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方面和要素都进行分析,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方面和统计数据比较齐全的指标进行分析。在本《报告》中,重点讨论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尽管这种分析很不完备,但可以提供有用信息。
表1-32 1700~2015年产业结构的变迁(以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为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2_0079.jpg?sign=1738889889-puzjdhFBBKKmwIHcjkXalr6b14DbuOB1-0-c4aed48ab44f7bf7504547aa20dc179c)
1.增加值结构的时序分析
增加值结构的变化趋势采用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由于国家大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别。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33)。在34个指标中,25个指标为水平变量,9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9个,下降变量7个,转折变量13个,波动变量5个。
表1-33 1970~2015年产业增加值比例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3_0081.jpg?sign=1738889889-guFHHVEf7n4dX6hOHw2kstoJLnwfLCDj-0-cc053e25873e4ec2e669321d1797e3ff)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19世纪以来,农业增加值比例下降,工业增加值比例先上升后下降,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上升。
2015年,世界平均农业增加值比例为4%,工业27%,服务业69%;高收入国家平均为:农业2%,工业24%,服务业74%;中国:农业9%,工业41%,服务业50%(World Bank,2017)。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70~2015年期间,物质产业增加值比例下降,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先上升后波动,知识产业增加值比例上升。2015年,五国平均值:物质产业增加值比例约为21%,服务产业增加值比例约为34%,知识产业增加值比例约为45%。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70~2015年期间,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增加值比例下降;流通服务增加值比例和基本服务增加值比例先上升后波动,其他服务增加值比例和人类服务增加值比例上升。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7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的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70~2015年期间,农业增加值比例的世界前沿值(最小值)减小,农业增加值比例的国际相对差距逐渐扩大;服务业增加值比例的世界前沿值(最大值)上升;在2000~2015年期间,工业增加值比例的世界前沿值(最小值)下降,国际相对差距在扩大(表1-34)。
表1-34 1970~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5_0083.jpg?sign=1738889889-PNzqhdMIYaVGsOldTfRkpbfgTuFUMvJi-0-5afcdd1902fd66ce76b70f2441472f52)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知识产业增加值比例的最大值在增大;在2000~2015年期间,物质产业增加值比例的最大值在减小,而服务产业增加值比例的最大值在逐渐上升(表1-35)。
表1-35 24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84.jpg?sign=1738889889-kt7SM6BZ1scrkYN5i0uUI5HfKBuFOfW8-0-1d56b938b8bed904301c8581b66f7b72)
再次,六大集群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工业、流通服务、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四个方面增加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较大;而农业增加值比例的相对国际差距较大(表1-36)。
表1-36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六大集群增加值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6_0085.jpg?sign=1738889889-mwW0QfBrHFeDOuYORdvrIbnSO5Ss24Aj-0-0863a9467fc299ccb6fc1bae877d7578)
2.总产值结构的时序分析
与增加值结构分析方法相类似,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产业总产值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37)。在34个指标中,25个指标为水平变量,9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19个,下降变量8个,波动变量5个,转折变量2个。
表1-37 1970~2015年产业总产值比例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7_0087.jpg?sign=1738889889-nzBBjE8XhrcC3guS4en6ByGk5lDrM7wj-0-af7db1d082d693a243840ee160f3b36a)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1970~2015年期间,农业和工业总产值比例下降,服务业总产值比例上升。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70~2015年期间,物质产业总产值比例大幅降低,知识产业总产值比例大幅提高,服务产业总产值比例上升幅度比较平缓。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70~2015年期间,基本服务和人类服务总产值比例大幅提高,流通服务总产值比例上升平缓;而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比例下降;其他服务总产值比例先上升后下降。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7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的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70~2015年期间,农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逐渐缩小,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在扩大;服务业总产值比例的世界前沿值(最大值)上升(表1-38)。
表1-38 1970~2015年三次产业总产值比例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9_0089.jpg?sign=1738889889-NUiPW6y8Mckiz0EJR0DvWYxSJFpme74M-0-5019e573541ccff61da6d9d40f4a8130)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都在扩大;其中知识产业总产值比例的最大值在增大(表1-39)。
表1-39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总产值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9_0090.jpg?sign=1738889889-edCZ1fVD9E2LUxq6c7py21MhD4tAKupO-0-7387d1c9aba7aaf0087134c1f1f740c1)
再次,六大集群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工业、流通服务、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四个方面总产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较大;同时,这四个方面的国际绝对差距也在扩大,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表1-40)。
表1-40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六大集群总产值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0_0091.jpg?sign=1738889889-sk7gRf0RhRH6T6bsVJq0gOid5Mc0uWM0-0-33bd2b207452877e8e7729f7fedf1408)
3.需求结构的时序分析
与前述分析方法相类似,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产业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41)。在28个指标中,19个指标为水平变量,9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12个,下降变量6个,波动变量10个。
表1-41 1995~2011年产业需求比例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1_0092.jpg?sign=1738889889-BVETF4yzadhSavgt6IqxofgTjwPbHTAM-0-410a02b7010f51979ddb61ebbf0e019e)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1995~2011年期间,农业和工业需求比例下降,服务业需求比例上升。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95~2011年期间,物质产业需求比例降低,知识产业需求比例提高,服务产业需求比例波动。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95~2011年期间,三个产业集群需求比例上升,上升幅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人类服务、基本服务、其他服务;农业需求和工业需求比例下降;流通服务需求比例波动。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95~2011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的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95~2011年期间,农业需求比例的国际相对差距较大,而工业和服务需求比例的国际相对差距较小(表1-42)。
表1-42 54个样本国家1995~2011年三次产业需求比例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2_0093.jpg?sign=1738889889-SyurtazywoxvNZhaZzSmUSZ1A6Mgjc4W-0-38bc69b1302304f42dd7bf0ed4a5f0e3)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54个样本国家在1995~2011年期间,知识产业需求比例的国际相对差距扩大,物质产业需求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较大(表1-43)。
表1-43 54个样本国家1995~2011年三大产业需求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3_0094.jpg?sign=1738889889-4k5hQ6ZdkeJORETMZfzoUdO9TltKk0Tx-0-271937baf8ade5efa83c8a1cc2e6ca6e)
再次,六大集群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54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农业、工业、流通服务、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五个方面需求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较大;农业需求比例的相对国际差距较大(表1-44)。
表1-44 54个样本国家1995~2011年六大集群需求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3_0095.jpg?sign=1738889889-nRDytIpETQAHGjypBHsuYt4UwJatKWTT-0-2761c3ad609c61c9b5068af973d0676c)
4.就业结构的时序分析
与前述方法相类似,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45)。在34个指标中,28个指标为水平变量,6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12个,下降变量10个,波动变量3个,转折变量9个。
表1-45 1970~2015年产业就业比例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4_0097.jpg?sign=1738889889-1yWF1FoZCjAaWhikXN8dCrlQ4rH8cC1C-0-b2524f858744e3d868fa137acbae3512)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19世纪以来,农业就业比例下降,工业就业比例先上升后下降,服务业就业比例上升。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70~2015年期间,物质产业就业比例降低,服务产业就业比例先上升后波动,知识产业就业比例上升幅度比较平缓。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70~2015年期间,其他服务和人类服务的就业比例上升,流通服务就业比例先上升后波动,农业、工业和基本服务的就业比例下降。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7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就业比例变迁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70~2015年期间,工业就业比例的最大值减小,服务业就业比例的最大值增大(表1-46)。
表1-46 1970~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比例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6_0099.jpg?sign=1738889889-qBMydWjuLp0GSjDA3ZqnqZYCPsQ2d79P-0-79a387aa146f2a07002f72722d298039)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就业比例的国际差距在扩大;服务产业和知识产业就业比例的最大值在增大(表1-47)。
表1-47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就业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6_0100.jpg?sign=1738889889-LKi22n1PJg8FLWJOyhRNnJdJnKkMNzxw-0-579a128dbb63fe0eec27a23dd06ad6ea)
再次,六大集群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人类服务、工业、农业三个方面就业比例的国际绝对差距较大;农业和其他服务就业比例的相对国际差距较大(表1-48)。
表1-48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六大集群就业比例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7_0101.jpg?sign=1738889889-STmTpbpwEdTSV15cfu5QRtbzN9LxDZAU-0-426ac974b6ddcdc9c89198def4160529)
5.产业结构变迁的比较分析
产业结构变迁的分析涉及许多变量,本节重点分析产业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似性和偏离程度、主导产业及其国际时间差。
专栏1-2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与偏离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8_0102.jpg?sign=1738889889-NJ140KJHxrPsUeS3J6UofD2PFgmDvEp3-0-0057742495743708bd07d25daad402ca)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8_0103.jpg?sign=1738889889-jMJW5rncyNkVxl0iNKKKx6Nr5uDYTRLU-0-85b54d6584c5b8d540a9d7cadf69f33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8_0104.jpg?sign=1738889889-4SwEVFKZSbLgRMjeIVQDrszETMmmCMq4-0-cb398239cf4c472c03a09fad96b7c54d)
首先,典型国家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似性。1800年以来,六个典型国家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结构和生产结构的相似系数逐渐增大,偏离程度逐步缩小(表1-49)。
表1-49 典型国家1800~201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似系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99_0105.jpg?sign=1738889889-sHyOlkZtmIVfYrEzgK1AZyqZRXT2x99V-0-98cbc56848f3f440335a9bf2fa1e666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0_0106.jpg?sign=1738889889-WH5a9474emz8hyltU7ghlWdcZSfywce6-0-6fc997910afd08f888f9f60d3031b910)
其次,典型国家三次产业的平均偏离度。
表1-50 典型国家1800~2014年三次产业的偏离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1_0107.jpg?sign=1738889889-n8QQkyhNQwl4XlOIn65cHkwLZ1DbkbEB-0-22339355ea34b969631f07e5d3673b42)
其三,典型国家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国际时间差。1800年以来典型国家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的国际时间差。以英国三个阶段的产业结构为参照,比较美、日、德、法、中五国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表1-51),当两国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或等于0.99时,可以认为两国产业结构基本一致。
表1-51 英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与美、日、德、法、中的相似系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2_0108.jpg?sign=1738889889-7aMHjRyWemM1VK672f9jCGJgGQ9u56kX-0-8fb9e3820acf4df5a99ca4109b16398f)
其四,典型国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国际时间差。1820年以来,典型国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国际时间差。以英国三个阶段的就业结构为参照,比较美、日、德、法、中五国不同时期的就业结构相似系数(表1-52),当两国就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或等于0.99时,可以认为两国就业结构基本一致。
表1-52 英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美、日、德、法、中的相似系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2_0109.jpg?sign=1738889889-WIZbJGeTxDmXCB6KYxFE3z8PWMLOv1wz-0-9d0105d2280b683e8613cd902cca4043)
其一,三大产业中基于增加值比例的主导产业和国际时间差。1970~2015年期间,美国和德国先后从物质产业为主导过渡到以知识产业为主导,而日本是从物质产业为主导向服务产业为主导过渡。尽管受数据获取限制,但是英、法两国都已进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
表1-53 典型国家197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变迁(基于增加值比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3_0110.jpg?sign=1738889889-uKhOd1mD8IP1xOjXnFz6IEMRpAGyGklt-0-671a4ef00fcfd405b4549a29c0d5bd66)
注:主导产业指三大产业中增加值比例最大的产业。
其二,三大产业中基于总产值比例的主导产业和国际时间差。1970~2015年期间,美国、英国和法国先后从物质产业为主导过渡到以知识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而日本和德国仍以物质产业为主导。
表1-54 典型国家197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变迁(基于总产值比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3_0111.jpg?sign=1738889889-QA8exPftF7KWlIqYxDXEnSXbIjB1JfMT-0-e65b91f997865aafe9e21c100920baf1)
其三,三大产业中基于需求比例的主导产业和国际时间差。1995~2011年期间,美国、英国和法国先后从物质产业需求为主导过渡到以知识产业需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而日本和德国仍以物质产业需求为主导。
表1-55 典型国家1995~2011年期间三大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变迁(基于需求比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3_0112.jpg?sign=1738889889-IhQ6zZjyglniR6IspUTdvUxuVnpthN7s-0-2755bc1c057bb4f647dbed4498d79d38)
其四,三大产业中基于就业比例的主导产业和国际时间差。2000年以来,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知识产业吸纳就业比例最高,而日本服务产业吸纳就业比例最高。
表1-56 典型国家197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变迁(基于就业比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4_0113.jpg?sign=1738889889-1E2as0EmnE6POOLHhJYqI7sDwQFn4BnC-0-bbc69d24d2b9b3dd01d1ccd1064e24a2)
在1970~2015年期间,主导产业的更替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用不同指标衡量的主导产业存在差异。在不同历史截面,不同国家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的结构有较大差别。
首先,基于增加值比例和总产值比例比较的主导产业变迁的时间差。在1970~2015年期间,以增加值比例衡量的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起始时间,早于以总产值比例衡量的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起始时间。
基于增加值比例和总产值比例的比较,主导产业的时间差如下:
表1-57 1970~2015年主导产业的时间差(基于产业增加值比例和总产值比例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4_0114.jpg?sign=1738889889-NCAulJG5jcF5hg6CMoi6UnrfoQ0zQREk-0-3feecbb61c415afa2cda1dd6191e308f)
其次,基于增加值比例和需求比例比较的主导产业变迁的时间差。在1970~2015年期间,以增加值比例衡量的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起始时间,早于以需求比例衡量的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起始时间。
基于增加值比例和需求比例的比较,主导产业的时间差如下:
表1-58 1970~2015年主导产业的时间差(基于产业增加值比例和需求比例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5_0115.jpg?sign=1738889889-AE4qUA15QB46CMSRfhyDyu8yz9TEYpYY-0-cefbc18f86c5a78998a99ba116b617d6)
其三,基于增加值比例和就业比例比较的主导产业变迁的时间差。在1970~2015年期间,以增加值比例衡量的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起始时间,早于以就业比例衡量的主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起始时间。
基于增加值比例和就业比例的比较,主导产业的时间差如下:
表1-59 1970~2015年主导产业的时间差(基于产业增加值比例和就业比例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5_0116.jpg?sign=1738889889-UuFaEwveQknNoDyabjf66mRbU6ElWNk4-0-dc23923a395e472c1a0e993e1e48734e)
其四,2015年五国平均主导产业的比较。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都是主导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基于增加值比例、总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的主导产业是知识产业,基于需求比例的主导产业是物质产业。在六大集群中,基于增加值比例和就业比例的主导产业是流通服务,基于总产值比例和需求比例的主导产业是工业。
表1-60 2015年五国平均主导产业的分类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6_0117.jpg?sign=1738889889-b9lJZHurV3HHPM6lZRCifTQmO6gU8QpB-0-c88937adf88a4d96cc19344e576d207e)
三、世界产业质量的时序分析
产业质量涉及许多方面和要素,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方面和要素都进行分析,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方面和统计数据比较齐全的指标进行分析。在本《报告》中,重点讨论产业劳动生产率、净利润率、增加值率、创新密度和环境压力。尽管这种分析很不完备,但可以提供有用信息。
表1-61 1700~2015年产业质量的变迁(以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为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6_0118.jpg?sign=1738889889-FsIBR7du6CWVA33jJN0EhuoeXSn1yfrZ-0-995d734b71059f7f5f89d2fe36aa1510)
1.劳动生产率的时序分析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采用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这些国家大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别。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基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62)。在35个指标中,29个指标为水平变量,6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35个。
表1-62 1970~2015年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7_0119.jpg?sign=1738889889-gQAtiwvbWkX0NmDfYOiAzcB59Zo5bNl9-0-bab569b972b1a113e58000e40d44fb42)
首先,总劳动生产率的变化。1990~2015年期间,五国典型国家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
其次,三次产业变迁。在1980~2015年期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速:农业>工业>服务业。
其三,三大产业变迁。1990~2015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增速:物质产业>知识产业>服务产业。
其四,六大集群变迁。1990~2015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增速:基本服务≈工业>其他服务>人类服务≈流通服务>农业。
其五,24个部门的变迁。199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的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91~2015年期间,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绝对差距增大;其中,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相对差距较大(表1-63)。
表1-63 1991~2015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9_0121.jpg?sign=1738889889-AIzdobHphKWbIPEKcpUF2rqDo6BVkv7p-0-fe8332b4754fb8e5f3d14949e22f59a5)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三大产业的国际绝对差距均扩大,而国际相对差距先上升后下降(表1-64)。
表1-64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09_0122.jpg?sign=1738889889-AycVx5m1IFXZaqBz7POrABIkXq0hbzjj-0-95cba8ae732ae9ef3083cf16721be2d1)
2.净利润率的时序分析
净利润率的变化趋势采用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这些国家大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别。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基于净利润率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65)。在35个指标中,31个指标为水平变量,4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10个,下降变量6个,转折变量7个,波动变量12个。
表1-65 1970~2015年产业净利润率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0_0123.jpg?sign=1738889889-S93n71SsGktK9EOmnjLc9PF8GaYHo2gD-0-f4a43cde586b3905577fd53e4965b5b6)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在1990~2015年期间,农业净利润率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净利润率波动。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90~2015年期间,服务产业净利润率上升,物质产业净利润率波动,知识产业净利润率先升后降。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90~2015年期间,工业和流通服务的净利润率提高,农业和其他服务净利润率下降,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的净利润率先升后降。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9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70~2015年期间,农业和服务业净利润率的国际绝对差距都扩大,而工业净利润率的国际绝对差距先扩大后减小(表1-66)。
表1-66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次产业净利润率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2_0125.jpg?sign=1738889889-epXhKBpr8vOFYSCkfQS7ZDaSaSWUzk0s-0-3e87a4f92ec8fcf0004542cdbfd6820d)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服务产业净利润率的国际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扩大(表1-67)。
表1-67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净利润率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2_0126.jpg?sign=1738889889-Xrj09nVYe97KlCCOsGXiZ0AtEbqSdlo7-0-971973547433940929ee5f09c721af06)
3.增加值率的时序分析
增加值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基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表1-68)。在35个指标中,29个指标为水平变量,6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上升变量9个,下降变量10个,波动变量16个。
表1-68 1970~2015年产业增加值率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3_0127.jpg?sign=1738889889-wpaJJe3hiSdxenpuWp1vhAoujt30HSU3-0-d683b8a5f123db3b7f68e464b56bb6f5)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以数据规整的最小时间跨度为分析对象,在1980~2015年期间,三次产业增加值率增速:服务业>工业,农业增加值率下降。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1980~2015年期间,增加值率增速:物质产业和服务产业增加值率提高,知识产业增加值率下降。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1980~2015年期间,工业增加值率上升,农业和基本服务增加值率下降,人类服务、其他服务、流通服务的增加值率波动。
其四,24个部门的变迁。1980~2015年期间,24个部门变迁情况如下: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70~2015年期间,农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率的国际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在扩大(表1-69)。
表1-69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率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5_0129.jpg?sign=1738889889-QpyYlW5sdF9o22MT3o5unrcqCXRkM90n-0-494157a10d9712551125dd419e5681ed)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服务产业和知识产业增加值率的国际绝对差距扩大(表1-70)。
表1-70 25个样本国家1970~2015年三大产业增加值率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5_0130.jpg?sign=1738889889-w3v3Er0uRSbh3G9Nigo1UByRxKI05Rjm-0-9d8b9748a4b5d670ecef5ce9ca5f1111)
4.创新密度的时序分析
创新密度的变化趋势采用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这些国家大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别。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基于创新密度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71)。在13个指标中,13个指标为水平变量;上升变量13个。
表1-71 2005~2015年产业创新密度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6_0131.jpg?sign=1738889889-Clm4T4pjrtWAw0Y6TncGY0NYji6C8RAh-0-8f7c6993441808f4c7e35fb86a7a83a4)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2000~2015年期间,三次产业创新密度增速:工业>服务业≈农业。
其次,三大产业变迁。2000~2015年期间,创新密度增速:物质产业>知识产业>服务产业。
其三,六大集群变迁。2000~2015年期间,创新密度增速:工业>基本服务>人类服务≈农业>其他服务>流通服务。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2005~2015年期间,农业创新密度的国际相对差距扩大(表1-72)。
表1-72 2005~2015年三次产业创新密度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6_0132.jpg?sign=1738889889-96RcHENwW3I9inATO9VJLFTrEu9w0b1s-0-f0350ee24e6b821340e9916ff7d1f134)
其次,三大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25个样本国家在1970~2015年期间,物质产业创新密度的国际绝对差距扩大,国际相对差距减小(表1-73)。
表1-73 25个样本国家2005~2015年三大产业创新密度的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7_0134.jpg?sign=1738889889-NHTwkvIBnSGIydRntc34IlDziqBzR9GL-0-4363c7ee447498d011a1765e5bae5426)
5.环境压力的时序分析
环境压力的变化趋势采用25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这些国家大小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别。这里采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的发展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代表,分析基于环境压力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表1-74)。在9个指标中,8个指标为水平变量,1个指标为交叉变量;下降变量8个,地域变量1个。
表1-74 1990~2015年产业环境压力的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8_0135.jpg?sign=1738889889-WeNcMYXgn2JlAq2DGkWM5cQdKdklo3JK-0-3c729c407ddb7444259651b4e16d24d1)
首先,三次产业变迁。在1990~2015年期间,三次产业环境压力降低速度:工业>服务业>农业。
其次,典型部门变迁。1990~2015年期间,环境压力降低速度:交通>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
首先,三次产业的世界前沿和国别差异。在1990~2015年期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环境压力的国际差距均呈现波动状态(表1-75)。
表1-75 1990~2015年三次产业环境压力的世界前沿和国际差距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8_0136.jpg?sign=1738889889-iN0gwiTCdb7BKAjy67XEFXCauSWEmFnk-0-4544ed3e38520fe401b121b8f13b970d)
6.优质产业变迁的时间差
在1970~2015年期间,五国平均的优质产业更替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优质产业指在产业结构不同层次中劳动生产率、净利润率或增加值率最大的产业。
其一,基于劳动生产率和净利润率衡量的优质产业变迁的时间差。
在1970~2015年期间,基于劳动生产率和净利润率比较的优质产业时间差是:在三次产业中,工业成为优质产业的时间差大于5年。在三大产业中,物质产业成为优质产业的时间差大于15年(表1-76)。
表1-76 1970~2015年优质产业的时间差(基于劳动生产率和净利润率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9_0137.jpg?sign=1738889889-zCsDjaSQ8t3UDWAxGkaYcChQLMVZNREW-0-dfca785742efdf8e0f2017c6d9d4b655)
其二,基于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衡量的优质产业变迁的时间差。
在1970~2015年期间,基于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比较的优质产业时间差是:在三次产业中,工业成为优质产业的时间差大于5年。在三大产业中,物质产业成为优质产业的时间差大于15年(表1-77)。
表1-77 1970~2015年优质产业的时间差(基于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19_0138.jpg?sign=1738889889-AgfNalWnMaMaQ7S87exwo5FQpOz3XMIx-0-453453ecf2fcb34c5c30df4abf0e9cfe)
其三,基于净利润率和增加值率衡量的优质产业变迁的时间差。
在1970~2015年期间,基于净利润率和增加值率比较的优质产业和时间差如表1-78。
表1-78 1970~2015年优质产业的时间差(基于净利润率和增加值率的比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76042/15279438904183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120_0139.jpg?sign=1738889889-CqkXcN9PetkJtjC2jx309AFJHiBEhgy7-0-513dbdfec55058f5e8e7b46b145a91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