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辉《自动控制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

1.已知最小相位系统校正前和校正后的波德图如图6-1所示,试完成:

(1)写出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

(2)计算校正前和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

(3)写出该装置的传递函数,请说明该校正装置在该系统中的作用。[西安交通大学研]

图6-1

解:(1)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K1=K2=19.95。

(2)由图6-1可知:校正前的剪切频率

相位裕量为

校正后的剪切频率为

相位裕量为

γ2=180°-90°-arctan100-arctan0.75+arctan10=48°

(3)该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该装置为超前校正装置,系统经校正后,剪切频率减小,获得了较大的相角裕量,快速性虽有降低,相对稳定性提高了。

2.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6-2所示,其中,

为了减少时间常数T2的影响,提高系统快速性,现采用位置反馈的校正方式,使时间常数T2减小为原来的0.2,要求:

(1)画出校正后系统的结构图;

(2)确定位置反馈系数K;

(3)为了使校正后系统对于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保持不变,K1应作何调整?[华中科技大学研]

图6-2

解:(1)校正后系统的结构图如图6-3所示。

图6-3

(2)校正后

根据题意;校正后,

(3)为了使校正后系统对于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保持不变,应使校正前后开环放大系数不变。设K1调整后记为K1*,有2K1=0.4K1*,所以K1*=5K1

3.已知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6-4所示。

图6-4

(1)画出系统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并由Nyquist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2)若加入校正装置,试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并由Bode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华中科技大学研]

解:(1)由Bode图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开环频率特性为

极坐标曲线如图6-5所示。

图6-5

与负实轴的交点为A,A点处的频率记为ωA,有

代入

根据Nyquist稳定判据Z=p-2N=2,右半平面有两个根,系统不稳定。

(2)加入校正装置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Bode图如图6-6所示。

图6-6

可见加入滞后校正装置后,开环系统的剪切频率减小,相角裕量为正,系统变为稳定。

4.某最小相位系统结构如图6-7(a)所示,G0(s)为受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图6-7(b)所示为该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试求:

(1)写出开环传递函数;

(2)计算该控制系统的相角裕量;

(3)写出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c(s),说明是什么型式的校正。[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06研]

说明: HWOCRTEMP_ROC230

说明: HWOCRTEMP_ROC240

图6-7

解:(1)开环传递函数为

说明: HWOCRTEMP_ROC250

计算K:说明: HWOCRTEMP_ROC260

(2)由图6-7(b)知剪切频率为

说明: HWOCRTEMP_ROC270

(3)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说明: HWOCRTEMP_ROC280

滞后超前校正。

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说明: HWOCRTEMP_ROC1020,试完成:

(1)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若实施串联校正,校正装置为说明: HWOCRTEMP_ROC1030,计算校正后的穿越频率ωc和相角裕量γ;

(3)该校正装置是超前还是滞后网络?对系统动态性能指标有何改善?

(4)该校正装置对系统的静态性能有无影响?为什么?[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05研]

解:(1)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说明: HWOCRTEMP_ROC1040

由劳斯判据可知系统不稳定。

(2)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说明: HWOCRTEMP_ROC1050

穿越频率ωc满足

说明: HWOCRTEMP_ROC1060

说明: HWOCRTEMP_ROC1070

(3)该校正装置为超前网络,该装置为系统提供了正的相角,提高了相角裕量,增加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增加校正装置后,没有改变系统的型别,也没有改变系统的开环增益,不会影响系统的静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