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2.1 复习笔记
一、集体性
(一)集体性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指的是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2.对照作家文学阐述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1)作家文学是作家个体精神劳动的重要体现。民间文学则不然,它的创作活动(包括传承中的再创作)是在一些群体中进行的。
(2)作家文学一旦定型,即不再受流传时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民间文学作品则随着流传的时间变化而演变,流传越长,作品受到加工、修改的机会就越多,附着于作品中的集体意识(代表某个民族、地域或时代)的文化积淀也就越厚重。
(3)与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决定了它必然表达历史的集体意识。
3.集体性表现
在创作与流传方式上,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主要有三种形态:
(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
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在现代社会民族节日的广大民众即兴对歌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境下,集体创作是在歌唱群体之间的互相激发、歌者与听众的双向交流和配合中完成的。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民间文学在不断地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意见和情趣在内。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这类创作就其创作前期看,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但这里的“个人”是作为集体的代言人或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的身份参与创作的,吸收了广大民众的创作思路与审美理解,所以这类创作具有集体性这一特性,而且表达的是集体观念与生活情趣,很容易在集体中流传,并在流传中得到集体的认可。同时,人们在传承中也对其进行加工、修改,从而不断地丰富个人创作,成为集体意义鲜明的民间文学。
(二)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
2.发展
由于文字的产生和阶级分化引起社会的大分化,出现了作家书面创作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分野。
二、口头性
(一)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
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
2.表现
作家文学依赖书面媒介而存在。书面媒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文字媒介,二是书写、打印以及印刷系统的相关媒介。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不需要文字作中介,更不需要造纸、印刷等技术媒介来传播,广大民众直接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和传播。而且,这种创作活动诉诸于口头媒介,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
(二)关于口头程式理论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在帕里一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和以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中得到了很好地讨论。
1.口头程式理论
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于史诗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口头程式奠定了口头传统的基础。
2.表演理论
表演理论受益于口头程式理论,它将所有口头叙事活动都视为一种旨在交流的表演,这些口头叙事,除了口头语言所讲述的内容外,它所发生的整个生活情境都是表演情境,都是口头叙事活动的基本内容,口头叙事的时间、地点、参与者、讲述过程以及相关的演述方式,都构成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口头性。
3.保存
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书面保存。
4.广大民众与口头文艺的不解之缘
一方面,他们将口头语言艺术运用到极为纯熟的程度;另一方面,口头语言艺术也造就了他们特殊的艺术审美趣味。
三、变异性
(一)变异性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
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纵然有时被整理出版或发表,也非最终定稿,不过处于暂时的稳定状态,一旦回到民间,又继续处于变化状态。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征叫变异性。
2.表现
(1)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
(2)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
3.变异幅度
民间文学作品的变异幅度视具体情况而异。一般来说,较严肃的体裁,如远古神话、各民族的史诗、族源传说等,要求忠实于世代相传的原始面貌,变异幅度较小;一些短小的韵文歌谣,也因具有节奏、音律和固定的框架而稳定性较强,变异较小;一些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散文叙事作品,则因允许即兴创作、灵活创编而变异幅度较大。
(二)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1.促使变异的因素
(1)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因为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变异在所难免。传承者心理机制的差异是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在因素。
(2)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是促使变异的外在因素。
2.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变化中吸收养分、日臻完善,获得充沛的生命力;
(2)消极影响:可能由于遗忘和误传而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
四、传承性
(一)传承性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
传承性,又称“传统性”,是指民间文学作品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这一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2.表现
(1)内容上: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创业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扬勤劳致富的幸福观,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主题。
(2)艺术形式上: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代代相袭的表现异常丰富。散文体作品故事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按顺序展开,模式化、类型化结构十分普遍,韵文体作品多有固定的调式,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歌体形式。
(3)作品传承上:比兴、夸张、谐音、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从古到今沿用不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二)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
1.形成
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是集体的创作,就必然要求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广大民众的艺术趣味。又因为民间文学属口头创作,因此往往只能就眼前景、身旁事引发感慨,即兴编创。于是,适宜于口头创作的种种格式、套路就应运而生,且日积月累,表达程式和传播手段都获得了丰富的积累。
2.传承人
(1)定义
传承人,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类。广义而讲,长期直接参与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活动的人们都属于群体传承人范畴。个体传承人,即通常所说的职业和半职业民间艺人。
(2)个体传承人的共同特征
①他们都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
②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
③有固定的传承渊源。
这种固定的传承渊源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a.亲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源于有亲缘关系(直系或旁系)的家庭成员,一代一代继承下来。
b.地缘传承: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源于其所生活的特定地域。从当地传统文化氛围和自己周围民间艺人的讲唱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自然获得传承。
c.业缘传承:在自己所从事的某种行业的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传承。民间戏曲、说唱艺人的收徒传艺即如此。
④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杰出的传承人,在传承民间文学总体风格的基础上,也显示出传承者自己在传承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艺术创造。
(3)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作用
①个体传承人是传承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良好的传承素质,在传承活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个体传承人对前辈作品的大容量贮存,准确地传递、承接,使得大量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不至于在时间的长河中自然湮没,失传于世。
②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还体现为他们在传承过程中主观创造性的发挥上。他们一方面遵循着传统作品中的既成套路,另一方面又按照各自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长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